最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科研课题实施计划.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科研课题实施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科研课题实施计划.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资料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科研课题实施计划.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科研课题实施计划金山镇小学课题组一、课题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问题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求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每年春节一过,大批农民背着铺盖,离开家乡,致使农村家庭“老、弱、病、残、妇、幼”留守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根据第五次
2、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统计的结果表明:早在2000年,全国“留守儿童”的规模就已经达到了2290万人。这些正值生理发育、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的孩子们,由于缺少亲情关爱,心理上极易出现偏差。有的逃学、旷课,不交作业、参与社会小青年团体,沾染打架、赌博、酗酒、偷盗等不良习气;也有的出现了性格缺陷:任性、冷漠、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等,祖辈的溺爱,也形成“留守儿童”我行我素、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还有的孩子因得不到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在学校,“留守学生”几乎等同于了“问题学生”,甚至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已成为我国农民的心头之痛,成为
3、我们的民族之痛,社会之痛,成为农村学校教育的一大顽疾,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校的高度重视, “留守儿童”现象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话题,关注留守,守望未来,“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势在必行。二、课题的提出:1、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近几年,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分问题学生的群体,他们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尤为突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打架、偷窃抢诈、通宵上网、外宿不归屡教屡犯,引起了学校和老师的关注。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后我们发现,这些学生中大多数的家庭状况有想似之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打工,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人进行抚养与监护。经过一个阶段的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本课题组成员初步发
4、现:在这些留守子女身上明显存在着监护权缺失,安全无保障,情感缺乏,性格缺损,道德教育出现真空等问题。大家达成共识:父母的关爱、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指出: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依然严峻,由于这些学生流动性大,一些大中城市难以提前做好学校规划和相应准备,农村流出的对本应就学的当地适龄儿童的去向和是否继续就学不甚了解,出现监管上的真空。农村留守子女现象是人口城市化过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是这一代打工家庭不得不承受的社会代
5、价。3、我校德育工作发展的需要我校是一个农村初级中学,现有14个教学班,721名学生,经调查显示,其中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133人,占在校学生数的16.4%。其中女孩62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46.6%。在学校寄宿的学生有58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43.6%。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这些“留守学生”由于缺乏家庭教育,他们在诸多方面均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监护行为浅层化。“真空时段”,自我监护,“留守学生”道德失范。我校2007年12月被甘肃省妇联授予“甘肃省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称号,2008年5月受省、市、区三级妇联委托,在学校成立了“留守
6、儿童之家”。为了全面掌握我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找准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教育这些“留守儿童”寻求策略措施,学校决定把这一问题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三、课题研究的设计:1、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课题界定:农村留守儿童:在我们农村,一些学生的父母为了生计出外打工,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但大多数的子女都留在了农村家里,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一起生活,成为儿童中的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温暖、管理,他们大多数成绩下降,出入游戏厅、网吧,有的走上犯罪的道路。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给他们温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快乐
7、成长。支撑性理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指导我们研究各年龄段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便于正确地把握和确定教育策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导我们根据学生的生理、安全等需要来关爱他们。 2、课题研究的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会越来越大。本课题研究从黄羊镇特殊地域出发,样本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研究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积累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经验,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提供一些素材、案例。四、课题研究目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最新 农村 留守 儿童教育 问题 研究 科研课题 实施 计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