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doc





《最新《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资料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题中国法制史张晋藩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31元 客观题请见在线作业题一、名词解释 法律答问(2.1) 折杖法(5.3) 枷号(8.4) 春秋决狱(3.2) 领事裁判权(9.6) 廷杖(8.4) 九卿会审(8.5) 五听(1.7) 五权宪法 (11.4) 六法全书(11.4) 八议 (4.2) 三司推事 (5.6)二、简答题 1.简述北齐律的基本内容。(4.1) 2.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原则和立法特点。(11.3) 3. 简述唐律中老少废疾犯罪减免处罚的原则。(5.3) 4.简述法经的基本内容。(1.8) 5. 简述汉代文景时期的刑罚改革(3.1)
2、 6. 简述元代刑事立法的基本特色。(7.4) 7. 简述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和基本内容。 (10.5) 8. 简述西周实行同姓不婚的原因。(1.5) 9.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11.1)三、论述题 1.试述明初重典治国成效和后果。(8.1) 2.学习中国法制史有哪些历史和现实意义?(本书未涉及) 3.试述汉代刑罚制度改革的原因、内容及意义。(3.1) 4.试述古代中央司法体系的特点。(本题综合) 5. 试论明朝初年的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8.1) 6. 试述汉代刑罚制度改革的原因、内容及意义。(3.1) 7. 试论唐律的特点与影响。(5.4) 8. 试述唐律的主要特点。(5.4)
3、 9. 试述清末法律制度变革的原因。(10.2) 10. 试述唐律中有关违律为婚的规定。(书中未涉及) 封建法律规定:同宗共姓不准通婚。唐律规定:“诸同姓为婚者,各徒二年,缌麻以上,以奸论”。封建婚姻制度明、清律都有同样的规定。严禁良贱通婚。封建社会的所谓贱民名称历代并不划一,唐代主要包括部曲、客女、乐人、杂户、官户、奴婢。清代以士、农、工、商四民为良,“奴仆及倡优隶卒为贱”(清会典户部)。良贱通婚为违律婚。按唐律,“诸与奴娶良人女为妻者,徒一年半。女家减一等离之,其奴自娶者亦如之。主知情者杖一百,因而上籍为婢者,流三千里。即妄以奴婢为良人,而与良人为夫妻者,徒二年,各还正之。”良贱不能通婚,
4、是封建等级制度在婚姻关系上的反映。 11. 清末法制改革评析。(10.2) 12. 试述唐律中对贵族、官吏的等级特权保护制度。(5.3)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法律答问 (2.1) 秦简中的一种法律文书,是对秦律某些术语及律文的立法意图、诉讼程序中某些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说明。 折杖法(6.3) 宋朝的刑罚制度,是用决杖来代替笞杖徒流四刑,体现了省刑从轻的精神,但不适用于死刑及反逆、强盗等犯罪。该法纠正了刑罚越来越严酷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枷号 (8.4) 明代增加的刑罚种类,即将犯人颈套木枷,置于监狱门口或指定的官府衙门门口示众羞辱。其执行时间有一至三个月,甚至永远枷号。木枷重量规定
5、二三十斤。春秋决狱 (3.2) 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等人提倡的一种断狱方式,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断狱指导思想,要求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用儒家经典,特别是春秋一书的“微言大义”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并按经义的精神解释和施用法律。 领事裁判权(9.6) 鸦片战争之后订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在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列强们无不要求享有领事裁判权。对于这种领事裁判权,开始清政府并没有认识到是什么屈辱,然而,随着列强的军事渗透和领事裁判权的扩大,西方人的傲慢使中国人感到极大的耻辱。一些蛮横的西方人,利用军事力量和领事裁判权来欺侮中国人,向清政府的权威提出挑战,而清政府迫于列强的势力,只得顺从列强,上下
6、官吏唯洋人马首是瞻,列强在与中国的冲突中,西方的民族、国家和主权的观念也影响中国,领事裁判权变成了中国国家和民族的耻辱,各阶层的顽强抗争遂无可避免。 廷杖 (8.4)是明朝皇帝处罚大臣的一种特殊刑罚。明律中并无廷杖的规定,但从朱元璋开始,经常于殿廷之上,由太监监刑、锦衣卫行刑,对冒犯皇帝的大臣施以笞杖。轻者血肉模糊,重者立毙杖下,这种极其残忍的的刑责羞辱朝臣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九卿会审(8.4) 九卿会审”是中国古代一种会审制度,明朝称其为“九卿圆审”,清朝称其为“九卿会审”。 是由六部尚书及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都察院左都御使,大理寺卿九人件会审皇帝交付的案件或已判决但囚犯仍翻供不服
7、之案,但判决仍须奏请皇帝审核批准。 五听 (1.7) 中国古代在审讯过程要求尽量应用技巧,“用情讯之”,使用“五听”之术。“五听”:辞听,观其出言,不直则烦;色听,观其颜色,不直则赧然;气听,观其气息,不直则喘;耳听,观其听聆,不直则惑;目听,观其眸子,视不直则眊然(周礼秋官小司寇郑玄注)。这种原则还写入法律。 五权宪法 (11.3)在孙中山的思想体系中,五权宪法与三民主义经常处于并列地位,孙中山之所以独辟蹊径提出五权宪法,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他始终希望中国能在政治上“驾乎欧美之上”。五权宪法乃指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各自独立运作并互相监督制衡。 六法全书 (11.3)南京国民政
8、府初期以制定各项法典为主,逐步形成了“六法”体系。所谓“六法”,一说是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法院组织法。一说是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前者是根据六法全书勒定以后,后者是根据六法全书制定之前的说法。可以说六法全书是以六法为体系,把所颁布的一切成文法和判例和解释例汇编的法律全书,但它没有包括300余种单行的法规,尤其是由党务、行政、军事机关颁布的,具有很高法律效力的法规。 八议(5.3)唐代沿袭曹魏以来的“八议”之制, 对八类特权人物犯罪作了减免处罚的规定。“八议”一指“议亲”,即皇帝的亲戚;二指“议故”,指皇帝的故旧;三指“议贤”,即品行达到封建道德
9、最高水准的人;四指“议能”,即有大才干的人;五指“议功”,即功勋卓著者,六指“议贵”,即封建大贵族大官僚;七指“议勤”,即勤于为封建国家服务的人;八指“议宾”,即前朝皇室后代被尊为宾者:按照唐律规定,上述八类人犯罪,如是死罪,官吏必先秦明皇帝,并“议其所犯”,交皇帝裁处。按照通例,一般死罪可以降为流罪,流罪以下自然减刑一等。但犯有“十恶”罪的,不包括在此范围。三司推事(5.6)这是唐朝审理大案时的一种审判制度。唐以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以上案件,和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核及州县审判的案件,发现可疑,徒流以下案件驳令原机关重审,或迳行复审;死刑案件,则
10、移交大理寺重审。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的司法活动,也参与某些案件的审判。每逢大案,常常由皇帝特诏,会同、共同审理,叫做“三司推事”。由于案件情况不同个,三司组成人员可以变化,审判地点可在京城,也可在地方。二简答题 1.简述北齐律的基本内容。(4.1)北齐代东魏后,便着手制定律令,制成齐律,史称北齐律。与律同时修定颁行的还有令、格等,但以北齐律对后世影响最大。北齐律共十二篇,其篇目为:名例、禁卫、户婚、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及杂律。北齐律集北朝立法经验之大成,校正古今,锐意创新,确立了“重罪十条”,为后世改为“十恶”所本;北齐律合刑名、法例为名例篇,置于律首
11、,将律典的篇目减为十二篇,这种体例也为隋、唐、宋所沿用;还确立了死、流、徒、杖、鞭五刑,为隋唐笞、杖、徒、流、死的五刑体系奠定了基础。北齐律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著称,是一部上承汉魏律之精神,下开隋唐律之先河的重要法典。 2.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原则和立法特点。(11.3)孙中山关于政权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其主要原则体现(一)从“以党治国”到“一党专政”(二)从“权能分治”到“五权宪法”(三)从“建国三时期”到“训政保姆论”。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频繁,法律法规数量繁多,体系庞杂,表现出“二重性”特征:1.从法律内容上看,是继受法与固有法的混合。2.从立法层次上看,普通法与特别法并存,而且特别法优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法制史 最新 中国 法制史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