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含答案.doc
《最新《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含答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资料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含答案.15.古代诗歌四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诗词有关知识,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理解诗歌意。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情感目标: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重点难点】 1. 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2.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方法手段】 1.诵读法 2.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一新课导入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
2、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二 讲解观沧海 【知识链接】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他在北方屯
3、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 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慷慨悲壮,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和蒿里行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求贤若渴之心,或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苍劲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后人对其评价,尤其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乱世奸雄形象,与历史颇有出入。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乐府,是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
4、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课文。 (一)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 临;到,登上,登临;何;多么;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二)自主学习,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三)研读与赏析4,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学生想像画面。展现
5、一幅怎样的图景?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讲解次北固山下作者介绍: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 (一)疏通文意,作朗读指导并齐读。划出节奏。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二)自主学习,感悟抒情1,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
6、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3. 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4.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5. “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6.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7.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的诗句? (三)研读与赏析8.想像“潮平
7、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四新课总结1. 观沧海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2.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五达标检测1填空:观沧海一诗中的想象之句是: 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 2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乡音何处达?
8、归雁洛阳边3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次北固山下(次:)客路青山外(客路:)乡书何处达(乡书:)海日生残夜(残夜: )5诗中的千古
9、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6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检查课文背诵二讲解钱塘湖春行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邽(今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它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
10、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一) 自主学习, 1.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2b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二)研读与赏析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3.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 4b诗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这
11、种感情? 三讲解天净沙秋思 【知识链接】 作者和元曲介绍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提,称为“元曲四大家”。元末明初的贾仲更称他是“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凌波仙吊词)。所作杂剧现知有十五种,存世的仅六种。他的散曲意境优美,语言清峻流畅,近人辑为东篱乐府一卷。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
12、秋思。散曲,是金元时期产生于我国北方的一种可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新诗体,是元代韵文的主体,它主要形式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又叫叶儿,是独立的一支小曲。每首曲都有一个曲牌名,根据曲牌的不同,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也不一样。马致远的秋思就是小令。套数,又叫套曲、散套,其体制特点有:一是由两首以上同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每篇套数的曲子,可多可少。二是同一篇套数的各支曲子押韵必须相同,即要一韵到底。三是每篇套数一般都有“尾声”,表示内容和乐曲的终结。散曲的兴起,促进了古典诗歌形式的解放和发展。曲和词体式相近,完整的标题由曲牌名和题目组成。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诗歌四首 最新 古代 诗歌 导学案含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