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word精品文档2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word精品文档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word精品文档24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精品文档】第 23 页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时间2012年8月25日8月26日出席教师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全体成员缺席教师记录无中心发言人(主备人)备课内容识字 4教材分析通过了解成语故事进行识字。学生很感兴趣,可以采用讲成语故事进行教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开火车的形式,由“小老师”带读灯形式会认“寸、益、彰、豹、障、泰、徒、功、渠”等九个生字,能够准确书写“寸、补、功、取、落、拔、助、所”等8个字。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情感目标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
2、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2. 结合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感知成语所特有的表达优势,鼓励他们在平时多积累、多运用。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辅备人补充总结反思 第一课时: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二、初步朗读课文。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3、听示范朗读。4、学生自己
3、朗读,读准字音。三、资料交流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我知道XXXX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我能讲XXXX这个故事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第二课时:一、读词识字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2、自愿读,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二、课外阅读指导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三、指导写字: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
4、。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所:左边的笔顺是。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教学反思:四、作业设计一、我会拼,我会写。 cn n b lu尺( ) ( )劳 ( )课 ( )下b zh q ( )苗 帮( ) ( )得 二、我能给下面得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井( ) ( ) 羊( ) ( ) 京( ) ( )工( ) ( ) 目( ) ( ) 其( ) ( )三、
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加上标点符号。1、( )和( )在( )2、小红买了( )3、( )可不可以( )4、你( )吗5、( )多么( )6、有一只蜻蜒在( )【拓展运用】 我还知道其它成语 学生自读小组合作学习练习背诵。加强对课文朗读。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利用动作、绘画、语言情境等方式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质量。发挥家庭教育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愿展示学习收获,充分发挥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多种形式感悟读文,利于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拓展课外学习资料,促进语言积累,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性。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时
6、间2012年8月25日8月26日出席教师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全体成员缺席教师记录无中心发言人(主备人)备课内容13 坐井观天教材分析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力目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情感目标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教学难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7、,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辅备人补充总结反思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三、指导写字。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
8、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第二课时一、导入;复习生字后继续学习。二、朗读感悟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3、感悟第二次对话。(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
9、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5、感悟第三次对话。(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朗读提示:青蛙的话
10、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6、分角色朗读。(三)实践活动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2、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作 业一、比一比,组词语。坐( ) 言( ) 另( )座( )信( ) 别( ) 喝( )渴( ) 二、结合课文内容,给下面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没有边际;)看;)夸口的话;)里边。 )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景象或样子 )坐在井底看天;)没有。 1
11、、观( )、际( ) 3、无( )4、无边无际( ) 5、坐井观天( ) 6、大话( )三、读句子,说句子。 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一( )就( )。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口头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12、在浓郁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引导发现,畅谈收获,使学生体验到“发现学习”的快乐。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利用动作、绘画、语言情境等方式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质量。结合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初春的特点,体会课题中的“找”字,初步感受发现的乐趣。发挥家庭教育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愿展示学习收获,充分发挥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时间2012年8月25日8月26日出席教师缺席教师记录无中心发言人(主备人)备课内容14 我要的是葫芦教材分析这是篇寓言,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事。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
13、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到头来,葫芦也长不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情感目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识字。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提高认识能力。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辅备人补充总结反思第一课时一、引入: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4课,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我要的是葫芦。二、读课题。指名读课题。大家有没有注意:这个字(芦)他读的是
14、第几声?(轻声)对了,这个字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板书:lu)其实这个字还有两个读音:l、l。(板书)常用的读音是:l,芦苇的“芦”,芦花的“芦”,芦席的“芦”。在什么情况下读“l”,请同学们课后查一查字典。请同学们再读这个词:(葫芦)谁见过葫芦?给大家介绍一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画简笔画)相机简介“葫芦”:“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简笔画)花是白色的,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嫩时可做蔬菜,长成后硬壳可做器皿。(简笔画)请同学们再读课题。大家读得很准确。可是,你们知道吗,读句子的时候,强调不同的词,会表达不同的意思。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请大家强调“我”字:我要的是葫芦
15、。这样读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我要的是葫芦,别人要的是什么不清楚。)下面请你们强调“葫芦”一词:我要的是葫芦。这样读,表达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要的是葫芦,不要别的。板书:不要别的)这两种读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得看看课文写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来听听课文录音。三、听课文录音。你们说哪一种读法才是正确的呢?(我要的是葫芦)那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读法再读一遍课题。按照这样的读法,那么我们学习这篇就必须弄清楚哪些问题呢?1、他不要的是什么?2、他要的葫芦得到了吗?四、自学课文。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课文读通、读顺。下面就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读课文,大家要注意做好三件事:1、标清自然段;2、圈出生
16、字,读准字音,牢记字形。3、读通课文。第二课时一、检查自学情况。1、按自然段读课文。刚才几位同学读课文的时候,读得还不是很流利。原因就是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大家还没有记牢。下面老师就帮助大家再记一记。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1)指名拼读,全班跟读。(2)全班拼读。(3)以开火车的方式认读课件上的无音节生字。如有读不出来的,请其他同学给推荐一个记忆方法。(4)读词语。生字我们过关了,我相信同学们这回一定能把课文读好。3、齐读课文。二、理解课文。1、大家读得真好,相信同学对黑板上的两个问题已经有答案了。大家说“我”不要的是什么?(叶子,板书:不)那么你们是从哪几个自然段知道他不要叶子的?(2、3自然
17、段。板书)2、谁愿意把第二自然段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把书平放在桌面上,拿出笔来,把你认为最能说明他不要叶子的句子画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大家一起来读这个句子。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一个句子更能说明不可怕呢?(第一个句子)请大家再把这两个句子读一读。3、谁愿意把第三自然段给大家读一读?大家把这个自然段中最能说明他不关心叶子的句子画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指名读这个句子。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这两个句子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个句子能更加肯定地告诉我们
18、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请大家再把这两个句子读一读。 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第2、3自然段,要注意读好这两个句子。这个人真是太不关心叶子了。那我们来看看他对葫芦是什么态度。(关心)你们从哪里知道他非常关心葫芦?(第一自然段)4、谁愿意读第一自然段?你认为哪些词语能说明他关心葫芦?(每天、几次)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还从哪里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葫芦?(第二自然段)5、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他这么关心小葫芦,结果他得到葫芦了吗?(没有)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第四自然段)6、请同学们齐读第四自然段。(板书:画向下的箭头)为什么会这样呢?你们知道吗?(生答)也就是说,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画葫芦藤)种葫芦
19、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生答)三、创编一个新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各小组派代表到前面讲自己创编的故事。这回他为什么这样做了呢?(生答)师总结:也就是说他注意了叶子和葫芦之间的联系。四、作业:把这个故事和你们自己编的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我 要 的 是 葫 芦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作 业1、填空,再读一读。( )的小花 ( )的蚜虫( )的葫芦藤 ( )的小葫芦让学生先自己练习填写,然后再订正,最后读一读。( )的小花 雪白 美丽 可爱 红艳艳( )的蚜虫 害人 讨厌 可气 ( )的葫芦藤 细长 美丽 绿色( )的小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教案 word 精品 文档 2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