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13章内能复习教案.doc
《最新【整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13章内能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13章内能复习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资料【整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13章内能复习教案.第十三章 内能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本章利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知道什么是内能,能简单的描述内能于温度的关系。直到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既完成了本届重难点教学,又锻炼和培养了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实验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以便以后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内能是热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教材从物体分子热运动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在此
2、基础上讨论内能的改变,进而引出热量的概念。从宏观的机械能拓展到内能,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本章又为下一章学习内能的利用打下基础。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了解热量的概念及单位。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2)通过对生活事例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2)通过分
3、析事例,逐步形成用能量的观点看世界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难点: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到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必须掌握数学法、分析法、比较法和归纳法仪器材料学案教学流程设计一、知识回顾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由分子构成。(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特点:(1)任何温度下的物体都具有内能;(2)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3.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4、做功和
4、热传递的区别热传递做功联系区别 5、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比热容表示物质吸热放热能力。(设计意图: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二、典型例题例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A、扫地时,灰尘满屋B、炒菜时,满屋飘香C、洒水时,水雾飞舞D、煮饭时,米粒翻滚例2、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
5、收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例3、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B两液体比容热c的大小关系是cA cB.(填“”或 “=”) 例4、10g的冰从-10升高到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由从5降到0(水未凝固)的水来提供,需要多少克的水?已知c冰=2.110 J/(kg ),c水=4.210 J/(kg )例5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合 最新【整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13章内能复习教案 最新 人教版 初中 物理 九年级 13 内能 复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