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剪梅-公开课-教案.doc
《最新一剪梅-公开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一剪梅-公开课-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资料一剪梅-公开课-教案.一 剪 梅 教 案 设 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品评意象,感受意境,感受李清照词作细腻深婉的风格2、 背诵词作,提高诗词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运用联想法、比较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价值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感受诗歌作品的韵律美、意象美、意境美【教学重点】把握诗歌借物抒情、融情入景等艺术表现手法,学习词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来表现心境方法【教学难点】分析词人炼字炼句技巧及诗歌意境情感【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因为有诗仙、诗圣、诗鬼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出
2、现,中国的诗歌到唐代已经发展到了巅峰阶段。于是宋代文人独辟蹊径,创制、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样式,使得诗人的情感抒发有了更多的空间。提到宋词,我们会想到苏轼、辛弃疾,但我们也不得不想到一位杰出的女性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她以其细腻深婉的词风给被男性话语占据的中国诗歌史带来了一份女子独有的细腻与灵气。在初高中阶段,我们已经接触了不少李清照的诗词,请大家回顾一下。(生:如梦令二首、醉花阴、武陵春、声声慢、夏日绝句等)在这些词作中,我们发现,李清照工于造语,善于推陈出新,善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来表达情感、营造意境,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
3、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清照另一首婉约词作一剪梅,感受李清照的女儿情怀。二、知人论世1. 知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今山东济南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其闺中生活,风格婉转轻快,在经历了亡国丧夫之痛后,后期词作常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凄凉。后人有漱玉词辑本。2. 论世:元代伊世珍琅嬛记卷中载:“易安结缡(l,古代妇女出嫁时所系的佩巾)未久,明诚即负笈(j,书箱)远游。易安殊(很、特别)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
4、词以送之。”从这里看,这首词是一首闺情词,主要表达的就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 三、 深情吟咏,感受词作的音韵美1. 请一位学生范读,教师点拨:单句应读得缓慢悠长,双数句应读得轻快短促,这样音韵美就更突出了。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2.学生齐读问题设计:在朗读过程中,我们都体会到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大家想想,这首词的音韵美得益于哪些方面呢?明确:音韵美的形成一是因为本词的押韵,一韵到底并且都押平声韵,造成舒缓委婉的艺术效果;二是
5、因为词人擅用对仗,使节奏明快、和谐、上口。 四、 理解诗意,赏析意象,感受意境美1.诗意解读,学生展示预习时根据预习修改的短文。2.概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情绪?明确:词眼:闲愁甜蜜的相思之愁意象:红藕香残、兰舟、锦书、雁、圆月、西楼、落花、流水 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直抒胸臆 3. 赏析上阕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这一句“精秀绝伦”在哪里?请大家结合意象和诗歌主旨分析。明确:“红藕香残是以点带面的写法,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一剪梅 公开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