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doc





《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精品文档】第 11 页坝顶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1一般规定1.1适用范围本节规定适用于坝顶道路工程施工,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和12%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1.2引用标准(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上述技术文件均在不断修改,执行过程中采用由监理人指定的有效版本。2路面结构(1)路面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细粒
2、式(AC13C)沥青混凝土厚50mm。(2)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厚15cm(6:14:80质量比)。要求按重型击实试验法压实度97%,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0.6MPa。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上设置透层沥青和乳化沥青下封层。(3)底基层底基层采用12%石灰土15cm。要求按重型击实试验法压实度95%,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0.6MPa。3路基路基即本工程围坝的坝身,要求压实后顶面横坡与路拱横坡一致。4底基层(1)材料土:土的塑性指数以720(100g平衡锥测液陷7,搓条法测塑限。相当于76g平衡锥测液限和搓条法测塑限的714)的粘性土为宜。硫酸盐含量超过0.8%的土和有机质含量超过10%
3、的土不宜用于石灰稳定。石灰:使用的石灰质量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规定的级以上消石灰或生石灰的技术指标。水:凡符合人或牲畜饮用的水源均可用于石灰稳定土施工。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鉴定。(2)底基层施工1)石灰稳定土结构应在气温高于+5和非雨天时,才可进行施工。2)洒水、拌合必须均匀,无夹心现象。石灰稳定土混合料洒水拌合后,宜在当天完成碾压。碾压时应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或略小于最佳含水量12%。灰土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块不得超过10,最大土块粒径不得超过50mm,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颗粒。3)石灰稳定土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禁止开放交通。若需临
4、时开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4)在铺筑底基层之前,应从填好的路床上把所有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整形压实。5)路床上的车辙松软部分或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部分都应翻挖、填筑新料、重新整型和压实。6)石灰稳定土基层可采用路拌法施工。要求石灰应过筛,并铺摊均匀。开始路拌时应使石灰翻至土中间,要防止将石灰落到底部。最后路拌深度应达到底层,不得留有素土夹层,同时要防止破坏下承层的表面。7)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再现场摊铺土和石灰、机械拌合、整平和压实。8)分段施工时,段间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形式,并处理好纵横向接缝的质量。施工方法、质量管理与验收均应符合公路路
5、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的规定。5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厚15cm。石灰粉煤灰碎砾石的压实度97%,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0.6MPa。(1)材料石灰:石灰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石灰等级宜高于级,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的有关规定。粉煤灰:粉煤灰不含有团块、腐植质或其他杂质,其中SiO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大于20%,比表面积应大于2500cm2/g,0.3mm筛孔通过率90%,0.075mm筛孔通过率70%,湿粉煤灰含水率35%。碎石: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级配范围应符
6、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表6.1.9的要求。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5%。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宜为68。(2)技术准备及要求各种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已获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数据。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已完成。根据设计文件校核平面和高程控制桩,复核和恢复路床路面中心线、边线等全部基本桩号。按基层施工要求加密坐标点、水准点控制网。大面积施工前应完成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碾压遍数、施工含水量、虚铺厚度以及生产能力等工艺指标。(3)作业条件1)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的下承层表面要平
7、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宽度、高程、平整度、压实度符合要求。2)新施工的石灰稳定土下承层,应确保其养生7d以上。3)路肩填土已完成。(4)二灰碎石拌合二灰碎石的施工采用厂拌方法及摊铺机摊铺方法施工,将碎石、石灰、粉煤灰用装载机装入料斗仓。石灰粉煤灰碎石配合比采用6:14:80(质量比)。应经常目测二灰碎石混合料拌和的均匀性,使出厂的混合料色泽均匀,无离析、成团块现象。试验人员应重点进行二灰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灰剂量及含水量的检测。(5)混合料摊铺1)采用摊铺机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1%2%,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2)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粗
8、集料窝或粗集料带应铲除,并用拌和均匀的新混合料填补或补充细混合料并拌和均匀。3)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每天的工作缝应做成横向接缝,先将摊铺机附近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再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等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4)路幅较宽时,为消除纵向接缝,一般用两台摊铺机双机作业,摊铺时,采用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10m20m同时进行。两个施工段纵向应有300400mm的重叠。5)摊铺机前宜增设橡胶挡板,橡胶挡板底部距下承层距离宜不大于100mm。(6)混合料碾压1)应设专人指挥碾压,严禁漏压和产生轮迹。2)压路机不得停在未压实的基层上,并不准在其上急刹车、急
9、转弯和调头。3)振动压路机前进、后退换档时,应先停振再换档;若需停机时,应先停振再停机。4)在碾压过程中出现软弹现象时,应及时将该路段混合料挖出,重新换填新料碾压。5)终压前应检测一次标高,若发现高程超过规定时,应用平地机刮至规定值,再整平碾压。6)二灰碎石材料层宜在当天碾压完成,最长不超过4d。(7)养生及交通管制二灰碎石层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及时用洒水车喷雾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并宜延长至上层结构开始施工的前2d。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和小型通勤车辆外严禁其他车辆通行。养生期间洒水车和小型车辆行驶速度应不大于40km/h。养生7天后,施工需要通行重型货车时,应有专人指挥
10、,车速应不大于30km/h。(8)季节性施工二灰碎石基层施工应选择适宜的气候环境,针对当地气候变化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1530d之前停止施工。2)宜避免在雨季雨期施工,且不应在雨天施工。(9)检测表面应平整、坚实、无粗细骨科集中现象,无明显轮迹、推移、裂缝,接茬平顺,无贴皮、散料。基层厚度、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压实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本技术要求规定。材料检验、铺设试验段、施工过程检测和完工后质量检查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的要求。对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级 公路 沥青 混凝土 路面 技术 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