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一、【而】(一)用作连词。(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又”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并且”或或“而且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就”“”“接着接着”,或不译。,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但是”“”“却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表示假设关系。
2、可译为“如果如果”“”“假如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表示目的关系, (二)通(二)通“尔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你”。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罢了了”。 【而后】才,方才。【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而况】即“何况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思。 【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不久,一会儿。
3、二、【何】二、【何】(一)用作疑问代词。(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哉”“”“也也”,可译,可译为为“为什么为什么”“”“什么原因什么原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哪里”“”“什么什么”。译。译时时“何何”要后置。要后置。 3作定语,可译为作定语,可译为“什么什么”“”“哪哪”。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为什么么”“”“怎么怎么”。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怎么”“”“多多么么”“”“怎么这样怎么
4、这样”。 (三)何:通(三)何:通“呵呵”,喝问。,喝问。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怎么样么样”“”“怎么办怎么办”“”“为什么为什么”。 【何以】即【何以】即“以何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根据“以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拿什么”“”“凭什么凭什么”等。等。 【无何】译为【无何】译为“不久不久”“”“没多久没多久”。 【何乃】译为【何乃】译为“怎能怎能” 三、【乎】三、【乎】(一)用作语气助词。(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表疑问语气。
5、可译为“吗吗”“”“呢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吗”、“呢呢”。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啊”“”“呀呀”等。等。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于”,在文中有不同,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的翻译。 (三)可作词尾,译为(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的样子”“”“地地”。四、【乃】四、【乃】 (一)用作副词。(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
6、为“才才”“”“这才这才”“”“就就”等等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却”“”“竟(然)竟(然)”“”“反而反而”等;等;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只”“”“仅仅”等。等。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是”“”“就是就是”等。等。 (二)用作代词。(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你的”;也作主语,;也作主语,译为译为“你你”。不能作宾语。不能作宾语。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这样
7、” 。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若夫”、“至于至于”“”“如果如果”等。等。【无乃】表猜测,译为【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恐怕”。 五、【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五、【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他的”,“它的它的”(包括复数)。(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他”“”“它它”(包括复数)。(包括复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的”“”“我(自我(自己)己)”或
8、者或者“你的你的”“”“你你”。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那个那个”“”“那那些些”“”“那里那里”。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这个这个”“”“这这些些”。 6指示代词,表示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副词。(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可”、“还是还是”。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恐怕”、“或许或许”、“大大概概”、“可能可能”。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难道”、“怎么怎么” 。
9、 (三)用作连词。(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是还是还是” 。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如果”。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何其】译为【何其】译为“多么多么”。六、【且】六、【且】(一)用作连词。(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3让步关系,尚且,还。让步关系,尚且,还。 4并列关系:又,又并列关系:又,又又又,一面,一面一一面面 (二)用作副词。(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将,将要。 2暂且,姑且。
10、暂且,姑且。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况且”,“再说再说”。 【且如】就像。【且如】就像。 七、【若】七、【若】 (一)动词,像,好像。(一)动词,像,好像。 (二)用作代词。(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你们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表近指,相当于“这这”“”“这样这样”“”“如此如此”。 (三)用作连词。(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如果”“”“假设假设”等。等。 2表选择,相当于表选择,相当于“或或”“”“或者或者”
11、。 3至,至于。至,至于。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要说那”、“像那像那”的意思。的意思。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若何】怎么样。【若何】怎么样。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几许”、“多少多少”。八、【所】八、【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一)名词,处所,地方。 (二)助词(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所”字结构,表示字结构,表示“所所的人的人”、“所所的事物的事物”、“所所的情况的情况”等。等。 2“所所”和动词结合,后面
12、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为【为所】所】“为为”和和“所所”呼应,组成呼应,组成“为为所所”的格式,表示被动。的格式,表示被动。 【所以】【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用来来的方法的方法” “是用来是用来的的”“”“等。等。 2.表示原因。相当于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的原因(缘故)”。 【所谓】所说的。【所谓】所说的。 【所在】【所在】 1.到处。到处。 2.所在之处,处所。所在之处,处所。 九、【为】九、【为】 (一)动词。(一)动词。 1有
13、有“做做”“”“作为作为”“”“充当充当”“”“变成变成”“”“成为成为”等义等义 。 2以为,认为。以为,认为。 3判断词,是。判断词,是。 (二)介词。(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表被动,有时跟“所所”结合,构成结合,构成“为所为所”或或“为为所所”,译为,译为“被被”。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4对,向。对,向。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当”“”“等到等到”等。等。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呢”。 十、
14、【焉】十、【焉】(一)兼词。(一)兼词。 1相当于相当于“于之于之”、“于此于此”、“于彼于彼”。 2相当于相当于“于何于何”。译为。译为“在哪里在哪里”“”“从哪里从哪里”等。等。 (二)代词。(二)代词。 1相当于相当于“之之”。 2哪里,怎么。哪里,怎么。 (三)语气词。(三)语气词。 1.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也”。 3作词尾,相当于作词尾,相当于“然然”,译为,译为“的样子的样子”“”“地地”。 十一、【也】十一、【也】(一)句末语气词,(一)句末语气词, 表示判断语气。表示判断语气。 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虚词 意义 用法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