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公开课教学设计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敕勒歌》公开课教学设计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敕勒歌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品文档】第 6 页敕勒歌教学设计襄城县双庙一中 王世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理解草原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导语由歌曲美丽的草原是我家引入新课。(一首优美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北方美丽的大草原,仿佛让我们看到蓝蓝的天,青青的草,洁白的云,成群的牛羊。在古代同样有一首歌,它写尽
2、了北方草原的富饶壮丽,写尽了草原人对家乡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敕勒歌)2、板书二、朗读课文导语:诗歌重在朗读和品味,有的同学已迫不及待,下面同淡们的自由朗读,扫清诗中的文字障碍。1、学生自由读2、字词检测敕勒川 ( ) 天似 ( ) 穹庐( ) 笼盖 ( ) 见牛羊( )3、学生再读4、找两名学生读每名学生读完之后,由学生点评,说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并由点评的学生再读。5、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要注意节奏(划出节奏)、重读的字(找出重读的字)以及音调的高低起伏(最后一句的读法)6、师范读7、生再读8、男女生PK9、师生齐读(过渡语:读这么多遍,你感受如何?很美,就像歌曲一样,在古
3、代它就是一首歌)三、背景介绍敕勒歌是我国在南北朝时流传在敕勒族的民歌 ,主要反映北方人的尚武精神、人民疾苦、风光景色等,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四、整体感知读了这么多遍,相信同学们各有所获,下面根据诗歌的内容思考1、敕勒歌都写了 等景物, 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 的图画,抒发了敕勒人 的感情。2、想象敕勒歌所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把这幅画面描绘下来。五、语言赏析过渡语:诗歌虽短,描绘的画面却如此丰富,情感如此真挚,可见这首诗歌的艺术魅力,下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具体喜欢的
4、句子,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赏析方法:从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句子包含的意境、句式等方面分析。1、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赏析:此句运用比喻,写出了草原的天高地阔、一望无际、浩瀚无边的特点,表达了敕勒人对家乡的热爱。2、天苍苍,野茫茫此句运用叠字,“苍苍”“茫茫”把草原的辽阔无边、人烟稀少的特点形象的表现出来。给人一种旷远迷茫的感觉。3、风吹草低见牛羊此句写出了草原的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特点,看到这样的景色,人们不免生出一种喜悦感、生机感、悠闲自得感。过渡:我还有一个问题,“诗中为何选择穹庐?诗中见到人了吗?为什么不写人?”介绍敕勒族敕勒族是北方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
5、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答案:用此比喻,更能表现出草原人对家园的热爱;其次,草原特点的反映,草原辽阔极目远眺,天地混一,目之所及的天地相接处,天空好像垂下来,抬头所见的顶部天空又变得隆起,天空显得高又亲近,充满着对草原的赞美。诗中不写人而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为了突出大草原辽阔无边、浩瀚自然的特点。六、写作特色1、句子短小,语言简练2、运用比喻的修辞,亲切自然3、动静结合,由远及近.4、寓情寓景,借景抒情5、画面开阔,色彩鲜明七、课堂练习1、这首诗歌选自 ,是 时期的一首民歌。2、文章描写景物的特点非常鲜明,请根据课文内容在每种景物前面加一个恰当的形容词。 天空 草原 牛羊 家乡八、拓展提升导语:谁不热爱自己的家园,用你的眼睛发现家乡的美,激起你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欣赏家乡的优美风景九、布置作业选取家乡的一两处景点,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十、板书设计敕勒歌苍苍茫茫静 (辽阔无边) 草低见牛羊动(茂盛肥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