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_4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_4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_4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_4答案【精品文档】第 6 页习题四答案1、模拟式传感器信号处理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对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测量,并进行放大、运算、转换、记录、指示、显示等处理2、试简述光电式转速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是一种角位移传感器,由装在被测轴(或与被测轴相连接的输入轴)上的带缝隙圆盘、光源、光电器件和指示缝隙盘组成,如图所示。光源发生的光通过缝隙圆盘和指示缝隙照射到光电器件上。当缝隙圆盘随被测轴转动时,由于圆盘上的缝隙间距与指示缝隙的间距相同,因此圆盘每转一周,光电器件输出与圆盘缝隙数相等的电脉冲,根据测量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N,则可测
2、出转速。3、试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工作原理都是利用惯性质量受加速度所产生的惯性力而造成的各种物理效应,进一步转化成电量,间接度量被测加速度。最常用的有应变式、压电式、电磁感应式等。4、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什么?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的数值处在稳定状态时,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称为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率和零漂5、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敏感元件 是一种能够将被测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物理量的预变换装置传感元件 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如电阻、电感、电容等)形式。基本转换电路 将电
3、信号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等。6、热电偶回路中的热电势的组成。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热电偶,其接点温度为T1和T2,两者之间的热电势E(1,2)等于热电偶在连接点温度为T1和T3的电势与T3和T2的电势之和。即E(1,2)=E(1,3)+E(3,2)7、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方法?热电偶参比端(冷端)处理。实际使用中给出的分度表里,热电势和温度的对应值是以冷端为零度时来制定的。但在实际中冷端往往不为零度,这就要对冷端进行处理。1冰点法精度最高,将冰水混合物放在保温瓶中,再把细玻璃试管插入冰水化合物中,在试管底部注入适量油类或水银。热电偶的参比端就放在这里。2热电势修正法在没有条件
4、实现冰点法时,可以设法把参比端置于稳定的恒温条件中,再根据中间温度定律公式,来计算实际温度。3冷端补偿器法许多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以上两个条件都无法满足,所以在电偶回路中接入补偿器来自动补偿。冷端补偿器是一个不平衡电桥,其中多数电阻温度系数都趋于零,有一个电阻为热敏电阻,随温度改变阻值改变。实际上补偿电桥与热电偶回路的热电曲线不同,所以在任意温度下都完全补偿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实际上只有在平衡点温度和计算点温度下可以得到完全补偿。其它温度下都只能得到近似的补偿。即附加误差。4补偿导线法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移到离被测介质较远温度比较稳定的场合8、电位器式传感器绕组的电阻为8K,电刷最大的行程为5m
5、m.。若允许的最大功耗为40mw,传感器所用的激励电压为允许的最大激励电压。试求当输入位移量为1mm时,该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是多少?1.6mV9、某光栅传感器,刻线数为100线/mm,设细分时测得莫尔条纹数为400,试计算光栅位移是多少毫米?若四倍细分后,记数脉冲仍为400,则光栅的位移是多少?测量分辨率是多少?光栅此时的位移细分前4mm, 细分后 1mm 测量分辨率:细分前0.01 mm/线 细分后:0.02510、采用阻值为120 ,灵敏度系数k=2.0金属电阻应变片和阻值为120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供桥电压为4V,并假定负载电阻无穷大。当应变片上的应变分别为1和1000时,试求单臂工作电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一体化 系统 设计 试题 _4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