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提纲-6页精选文档.doc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提纲-6页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提纲-6页精选文档.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提纲【精品文档】第 6 页1、诗词填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洛神赋)所谓达则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刘琨重赠卢谌)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左思咏史)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种豆南
2、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谢灵运登江中孤屿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鲍照代白头吟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鲍照拟行路难其六)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西洲曲)楚歌非取乐之方,唯别而已矣。(庾信哀江南赋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庾
3、信寄王琳)2、名词解释题1、七体:赋的体裁之一,其特点是通过虚设的主客反复问答,按“始邪末正”的顺序铺陈七事,这种赋体由枚乘首创。(枚乘的七发奠定了新体赋的体式,促进了汉赋的发展。引起后世作者的效仿,在赋中形成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号为“七体”。新体赋首先在内容上改变为对君主的赞颂,劝百而讽一;形式上改变楚辞句中多用虚词,句末多用语气词的句式,进一步散化,成为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2、乐府:乐府是中国秦汉至隋代的宫廷音乐机构。后世亦指有关音乐文学的体裁。“乐府”一词,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乐府原来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掌管宴会、游行时所用的音乐,也负责民间诗歌合乐曲的采集。作为诗
4、体名的“乐府”最早即指后者,后来也用以称魏晋到唐代可以配乐的诗歌和后人效仿的乐府古题的作品。3、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巨著,对中国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史记诞生于公元前1世纪中国西汉时候,它记载了从中国上古开始到西汉时期,长达300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4、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
5、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5、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
6、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6、“永明体”: 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3、简答题一、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1、汉初的赋家,继承楚辞的余绪,这时流行的是所谓“骚体赋”(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枚乘的七发等);2、其后则逐渐演变为有独立特征的所谓散体大赋,这是汉赋的主体,也是汉赋最兴盛的阶段,(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扬雄的甘
7、泉、河东、羽猎、长杨,班固的两都赋等);3、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等)。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有贾谊吊屈原赋, 枚乘七发等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赋”,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 班固的两都赋和杨雄的甘泉赋等。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有张衡二京赋,蔡邕述行赋等。二、何谓“建安风骨”?1、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2、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
8、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3、“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大体上“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三、陶渊明及其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陶渊明与他开创的田园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文学作品 选读 复习 提纲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