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711矿山体滑坡群的治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711矿山体滑坡群的治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湖南711矿山体滑坡群的治理【精品文档】第 4 页湖南711矿山体滑坡群的治理毕忠伟1,2 丁德馨2 杜震球2 张志军1 (1 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2 南华大学 建筑与资源环境工程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摘要:711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北11km的许家洞镇。滑坡主要发生在711矿主矿带斗岭组地层,由5个滑坡体组成滑坡群。斗岭组地层上覆第四纪残坡积层,斗岭组地层为隔水层。该文通过对发生在711矿山体上的滑坡群的勘探及降雨和堆石的调查情况,结合对边坡角的演化、渗入坡体水的软化作用等因素的分析,阐明了该滑坡群发生的主要
2、原因是废石堆置超荷、降雨通过第四纪土层的垂直入渗后在斗岭组和残坡积层之间形成软弱带。同时采矿中经常性的爆破震动也是诱发滑坡的原因之一。最后对滑坡群提出了刷方减重、埋设抗滑桩等治理方案。关键词:滑坡成因 滑坡治理 山体滑坡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a landslide in 711 mineBI Zhongwei1 DING Dexin2 DU Zhenqiu2 ZHANG Zhijun1 (1 School of Resources & safety Environmen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2
3、 School of Architecture Resources &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Nanhua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1)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a landslide is analyzed after detailed survey on the debris for the runoff and infiltration on the slope boundary due to erosion by rainfall and the foot of the
4、slope had been continuously eroded by the water-flow down from the up-reach during rainfall. The existence of the deep gully also provided well geological condition for continuing slid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on the slope after slide to prevent large hazard from happening, especially for the se
5、curity of the local residents. A primary plan has bee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t should note that these measures are identical with the scheme for treatment of whole 711miner a landslide group, which has been proposed in existed literature.Key words: security engineering soil slope mechanism analy
6、sis landslide treatment0 引言由于滑坡地质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整治工程设计必须在对滑坡性质、滑面位置、滑带土强度参数确定的基础上进行。只有查明滑坡体工程地质条件,方可充分发挥滑坡岩土体的自稳能力,依据滑坡性质、主控因素、滑动面位置与形状及滑带土强度特征等情况提出经济、合理的治理方案。本文根据711矿滑坡群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滑移现场检测,对滑坡群提出了刷方减重、埋设抗滑桩等治理方案16。1 滑坡的位置与地质1.1 滑坡的位置711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北11km的许家洞镇7,滑坡主要发生在711矿主矿带斗岭组地层,由5个滑坡体组成滑坡群。滑坡体上存在“马刀树”,稳定状况
7、较差,滑坡平面位置见图1。图1 711矿山体滑坡群平面图1.2 滑坡的工程地质1#、2#、3#滑坡均分布于金银寨东麓。地层从上往下依次为:(1)坡积物,岩性为第四系浅棕红色粉质粘土夹碎石及采矿倾倒的废石。(2)灰白色、浅黄色粉质粘土夹碎石的残积层(3)灰黑色二迭系斗岭组泥质砂岩、页岩、板岩。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同。5#滑坡为水冶厂污水库岸坡。地层从上往下为:(1)第四纪浅棕红色粉质粘土夹砾石坡积层。(2)白色、浅黄色粉质粘土夹碎石残积层(3)灰黑色二迭系斗岭组泥质砂岩、页岩。2 滑坡特征1#滑坡位于金银寨东麓的500千瓦风机房一带,1976年春开始滑动,500千瓦风机房地板及墙壁开裂,1983年开
8、始滑动。滑坡平面形态不规则,其后段分离成两个滑体,即5000千瓦风机房滑体和2000千瓦风机房滑体。两个滑体在滑坡中部会合变窄,宽仅140m,往下呈扇形展开,最宽250m,形成前段滑体。滑坡东西长400m,总面积90000m。根据勘察,滑体厚度平均10m,总土方量约90万m,该滑坡主滑坡方向91该滑体中的8#观测点在19761988年滑移距离为7719mm,滑速为56mm/月,其中1987年8月1988年5月滑移距离为630mm,滑速为70mm/月。2#滑坡位于1#滑坡北面的同一山坡,1984年6月开始滑动,一产生便活动剧烈。其后段陡,前段缓,平面如扇形,东西长100m,南北宽4080m,面积
9、约为6000m2,滑体厚度平均5m,总土方量约6040mm,滑速为147mm。2#滑坡直接威胁到6#材料库和1#机修房,潜在威胁其坡下100mm号工业场地。1#、2#滑坡性质基本相同,表面特征相似。滑坡周围裂缝成圆椅状,滑坡后壁为陡坎,前缘滑舌十分明显。3#滑坡位于2#滑坡坡下,水平距离100m,面积约7000m2,滑体厚度不详。滑坡裂缝明显,土体、护坡、水沟开裂,临近绞车房等建筑物开裂,地板鼓翘,其地形三面开挖到基岩而形成陡坡,一面未开挖的是向下的陡坡。其坡下为11#坑口,如果滑动可能引起基岩滑移。根据观测,大多数观测点变化较小,只有32#和74#点变化较明显,其中32#点1984年1988
10、年水平位移39.6mm,下沉10.3mm,74#点1987年3月1988年1月水平位移34.2mm,下沉17.6mm。5#滑坡位于水冶厂污水库岸坡呈马刀状。面积约800m2,滑体厚度不详,滑体成圆椅状,后壁陡坎,滑舌十分明显,滑体上树木呈刀马状。3滑坡成因分析3.1 1#、2#、3#滑坡成因分析(1) 地层岩性:上部为第四纪坡残积层,下覆地层为二迭系泥页岩。基岩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降水长期垂直渗入坡积层,而下覆的二迭系泥页岩为不透水层。其结果是不仅增加了坡体重度,还在泥页岩与残积层间使粉质粘土浸泡软化,其抗剪强度降低形成软弱层。(2) 711矿30多年来采矿活动中,约有60000m3采矿剥离的
11、土与废石堆积于该滑坡体一带,加大了负荷,增强了下滑趋势。(3) 60000m3的废土、废石随意堆积破坏了原始地貌与植被、阻滞降水、地面片流的速度,增强片流垂直渗量,并且垂直入渗的水遇泥页岩改变为沿基岩层面径流,浸泡残积层使之泥化、软化,从而减少其摩擦角与粘聚力,形成软弱层。3.2 5#滑坡成因分析地层岩性与1#、2#、3#滑坡相同,岩层面上有一软弱夹层。在开挖污水库施工中,人们希望增大污水库的容量,将污水库挖的太深,坡角太陡,减少抗滑力,破坏了原有的岸坡平衡而产生滑动。4 滑坡的治理及效果根据滑坡体的工程地质和地形特点,整治治理方案拟采用以排水和支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治。主要工程措施包括: (
12、1)为防止地表水入渗,依据坡体的走向,充分利用天然冲沟在坡顶砌筑排水沟,将降水引离滑坡体。(2)对于坡面很陡的地方,为防止该处经常的垮塌或被雨水冲刷,砌筑挡土墙,挡土墙基础建在原滑动面以下的二迭系泥岩中。(3)刷方减重,2#滑坡刷方减重3000m3,滑坡基本停止。(4)埋设抗滑桩。根据下滑力的大小,施工抗滑桩,抗滑桩进入滑动面以下的长度与滑动面上的滑体厚度相当。1#滑坡在风机房周围施工5根抗滑桩,选取11截面尺寸的的抗滑桩。滑动基本趋于停止。5结论滑坡的变形和失稳从根本上说是滑坡自身求得稳定状态的自然调整过程,而协助它趋于稳定的作用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类的活动因素。对于滑坡的治理而言,要遵循顺应
13、性准则和协调性原则。本文在处理滑坡问题的时候就首先分析了滑坡失稳的主要原因是废石堆置超荷和降雨通过第四纪土层的垂直入渗后在斗岭组和残坡积层之间形成软弱带,降低了抗剪强度。因此,该滑坡的滑动机制是清晰的,其边界也非常明了。由此提出的治理方案也是非常有效的和可行的。同时经过几个雨季的考验,没有发生任何病害,说明对滑坡的治理措施是安全可靠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参考文献1 张均锋,丁桦,白金泽奉节白衣庵老苍屋新滑坡成因分析J岩土力学,2004,25(11):184118442 刘传正,李瑞敏,李铁峰等三峡库区白衣庵滑坡防治工程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1):48543 吴宝和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及防渗措施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3)1401414 尉希成.支挡结构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27136.5 文浩雄,田军,刘晓明岩质边坡滑坡整治中锚杆加固的设计应用J中南公路工程2004,29(1):786 王志旺,张保军,马水山台子上滑坡深部位移监测及成因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3,(1)26287 段仲沅工程地质实习教程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3003通讯地址: 湖南衡阳南华大学建筑工程与资源环境学院 毕忠伟 421001Email:bizhongwei1976电话: 131072468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