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提纲-10页精选文档.doc





《《统计学》复习提纲-10页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复习提纲-10页精选文档.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统计学复习提纲【精品文档】第 10 页第一章绪 论第一节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一、统计的产生:源于人类的计数与统计实践活动。二、统计的发展1、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17世纪)【“有实无名”的统计学】创始人:英国的威廉配第(政治经济学之父)代表作: 政治算术统计学诞生的标志; 文中针对英、法、荷兰的国情,利用数字、重量、尺度的方法,并配以朴素的图表(现代统计学广为采用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三国国力的比较,但没有使用“统计学”一词。2、德国的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18世纪)【“有名无实”的统计学】代表人物:康令、阿亨瓦尔康令在大学开设“国势学”课程,以文字技术和比
2、较为主,反映各国的国情国力;阿亨瓦尔继承和发展了康令的思想,并于1749年首次使用“统计学”代替“国势学”,认为统计学是关于各国基本制度的学问,但缺乏数字和内容。3、 数理统计学派(19世纪)代表人物:凯特勒(比利时)(古典统计学的完成者,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代表作: 社会物理学他将概率论引进统计学,完成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结合。第二节 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一、 统计的三个含义: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资料(成果)和统计学(理论)。二、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大量社会现象(主要是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三、 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第四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
3、念一、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1、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统计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所包含的单位数有限的比如人口数、企业数,反之比如大海里的鱼资源数。2、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注: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随着统计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变化而相互转化。二、 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1、统计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字来表示的,如性别、籍贯、工种等;数量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可用数字来表示的,如年龄、身高、收入等。2、 统计指标:综合
4、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是说明总体规模、总数量的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结构、比例、强度等质方面的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又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分为总量指标(绝对数)、相对指标(相对数)、平均指标(平均数)。指标与标志的联系和区别:区别: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指标都能用数字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是用文字来描述的,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一般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而标志值一般是经过测量、观察直接取得的。标志一般不需要说明时间、地点、条件,但完整的指标必须说明时间、地点、条件等
5、。联系:大多数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综合而来;例如,某企业的工资总额是由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汇总而来;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三、变异与变量1、变异:是指品质标志在总体单位上的不同表现。2、变量:是指数量标志在总体单位上的不同表现。变量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离散变量是指只能取整数的变量,如人数、企业数等;而连续变量是指可以在整数间插入小数的变量,如身高、资金等。变量又可根据其所受因素影响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四、流量与存量1、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测算的量。如一定时期的产值、产量、销售额、收入、支出等;2、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测算的量或状态。如一定时点的人口数、
6、资产、负债、面积等。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第一节 统计调查方案一、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要进行调查(why)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向谁进行调查(who)调查对象=总体;调查单位=总体单位(项目的承担者);三、 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调查什么(what)四、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何时调查和调查何时数据(when)五、制定调查组织实施计划:如何开展(how)调查组织分工、调查员选择(年龄、性别、经验)与培训、费用预算与宣传;六、选择调查方法:什么方法(which)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和网络调查法等。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一、 统计调查的五种组织形式1、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
7、的全面调查。作用:可以用来搜集不宜用经常调查的全面准确的资料。具体方式:自上而下的登记和自下而上的填报。2、 统计报表制度:是按照国家或上级部门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程序和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方式,比如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等。3、 重点调查:选择部分重点单位搜集统计资料的非全面调查。 4、 典型调查: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典型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5、 抽样调查: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结果推断总体的非全面调查方法。第三节 统计分组一、 概念: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总体的内在差异,按照某一标志将社会经济现
8、象总体区分为若干部分或不同的类型组。二、 类别:1、 按照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数量分组【数量分组又分为单项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和组距式分组(适合于连续变量)】;2、 按照分组标志的个数不同分为: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和分组体系。第四节 分配数列一、 组距数列的编制例:按百分制计分,某班40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如下:89 88 76 99 74 60 82 60 89 8693 99 94 82 77 79 97 78 95 9287 84 79 65 98 67 59 72 84 8556 81 77 73 65 66 83 63 79 70(一) 先按照数值大小排列56 5
9、9 60 60 63 65 65 66 67 7072 73 74 76 77 77 78 79 79 7981 82 82 83 84 84 85 86 87 8889 89 92 93 94 95 97 98 99 99(二)计算全距(R)R=最大值最小值=99-56=43(三)确定组距(i)和组数(K)1、组数:一般应依据总体内部情况的定性分析来确定组数(K=5)2、组距:每个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3、上限和下限:在组距数列中是用变量的一定范围代表一个组的,每个组的最大值称为组的上限,每个组的最小值称为组的下限。4、组距和组数之间的关系:组数多,组距小;组数少,组距大。(四)确定组限组
10、限:组距两端的数值称为组限。组距的上限、下限都齐全的叫闭口组;有上限缺下限,或有下限缺上限的叫开口组。原则:“上组限不在内”(五)形成分配数列并绘制曲线图(图略)考分人数(人)比重(%)50-6025.060-70717.570-801127.580-901230.090-100820.0合计40100.0(六)组中值的计算1、闭口组:2、开口组:(七) 计算累计次数:表示总体在某一标志水平以上或者以下的次数或者比率总和。成绩次数向上累计向下累计50-60224060-70793870-8011203180-9012322090-1008408合计40累计次数分布的一个应用洛伦兹曲线。二、 次
11、数分布主要类型(一)钟型分布(二) U型分布 (三)J型分布xf(b) 反J型xf(a) 正J型xf第三章综合指标第一节 总量指标一、概念: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如国内生产总值、产品产量、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按反映内容分xf(a) 对称分布xf(b) 左偏分布xf(c) 右偏分布为:总体标志总量(某数量标志的总和)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中个体的数量);按时间状态分为:时期指标(流量):特点连续性、累加性、与时间长度直接相关; 时点指标(存量):特点间断性、不可累加性、与时间长度无直接相关性。第二节 相对指标一、概念:相对指标是两
12、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的比值,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可以是绝对数之比,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之比。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1、计划完成相对数: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相对指标。一般用%表示。2、结构相对数3、 比例相对数4、 比较相对数(类比相对数)5、 动态相对数6、 强度相对数第三节 平均指标一、概念:是对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某数量标志的差异进行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是总体内各单位参差不齐的标志值的代表值,也是对变量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定。二、算术平均数总体标志总量1、基本公式平均指标=总体单位总量2、 简单算术平均数:应用于未分组资料3、加权算术平均数:应用于分组资料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学 复习 提纲 10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