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_群落的结构__学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3节_群落的结构__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节_群落的结构__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第3节_群落的结构_学案【精品文档】第 6 页第四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学案制作人:宋正路 周红彦 审核人:殷宪科一、学习目标1、 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3、 群落的结构特征。(重难点)4、 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二、学习过程(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 内聚集在 中 的集合体。2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 组成、优势种群。 (2) 关系 。(3)群落的演替。(4)群落的 结构(5)各种群的占据位置(6)群落的 和边界。当堂训练1生物群落是指:( )在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
2、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A、B、C、D、(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物种组成是区别 的重要特征。2.物种丰富度:群落中 的多少称之为丰富度。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 ,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三)种间关系 1.捕食: (1)定义: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_. (2)举例:如_捕食_;_捕食_.兔吃草、狐吃兔等.(3)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甲.其中物种_是捕食者,_是被捕食者,依据:在某一周期内,先增加者先减少,是被捕食者.2.竞争 :(1)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和_等.(2)结果:竞争各物种相互_,或者
3、一方占优势,另一方一方处于_甚至灭亡.(3)举例: 草原上的牛和羊、水稻和稗草。(4)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上图乙.3.互利共生(1)定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_,彼此_.(2)举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白蚁及其肠内的鞭毛虫。(3) 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上图丙。4.寄生:(1)定义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种生物(寄主)的_或_,摄取寄主的_以维持生活。(2)举例:蛔虫与人,豆科植物与菟丝子等 .(当堂训练2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C.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D某培
4、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当堂训练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内斗争发生在种群内 B种间斗争发生在群落 C种群内会发生捕食关系 D群落内会发生共生关系当堂训练4一个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关系很复杂,其中主要的是A共生关系 B寄生关系 C竞争关系 D食物关系当堂训练5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间的关系依次为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 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规律方法: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 ”的同步性变化
5、地衣、大豆与根瘤菌 对寄主有一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 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如图b。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 ,后增加者后 ”的不同步性变化羊和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1)两条曲线“同升同降”为互利共生关系。(2)两条曲线“交替消长”可能为竞争或捕食关系。若两曲线最高点相同为竞争关系,不同为捕食。(3)两曲线“一升一降”,则为寄生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群落 结构 _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