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处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处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处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处理【精品文档】第 6 页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摘要】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手术引起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也明显增加。由不当的生产方式造成的健康损害是严重的,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防治剖宫产术后并发症,达到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是每位妇产科医生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关键词】 剖宫产 术后并发症 防治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逐年升高,WHO对亚洲的母儿健康调查显示,在我国剖宫产高达46.2%,有个别城市甚至达6080%,其中无医疗指征的剖宫产占11.7%,成为了世界之最。剖宫产率的不断
2、上升,并不能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反而增加了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同时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产妇死亡的危险性上升。同时,手术引起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也随之增加,严重威胁着母儿的健康,防治并发症,是妇产科医生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对母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1、剖宫产术后对母体的近期影响1.1产褥感染1.1.1产褥感染与剖宫产的关系 剖宫产是产褥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研究表明,剖宫产促进了产褥感染的增加。Spiandorello等对147例产后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剖宫产引起的产褥感染是正常的5.5倍,剖宫产引起的子宫内膜炎是正常分娩的2030倍,剖宫产是造成盆
3、腔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程度也较阴道分娩者严重。据统计,剖宫产术后继发生殖道感染者高达38.5%,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也远高于阴道分娩者。1.1.2相关因素 主要原因是剖宫产后产妇抵抗力降低,增加了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机会;Guimaraes等研究发现,产程延长是剖宫产引起产褥感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为2.16;其余胎膜早破、妊娠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胎盘早剥、ICP等,这些不利因素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为病原体浸入机体创造有利条件,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1.1.3预防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率是减少产褥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孕期保健,预防胎膜早破,治疗贫血,产程中加强监测,
4、及时缩短产程,防治产后出血,是预防产褥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时,术后合理有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降低产褥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措施。1.2晚期产后出血近年来,由于剖宫率的上升,由剖宫产所致的晚期产后出血亦屡见不鲜,且有上升趋势。文献报道剖宫产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为1.26%。1.2.1相关因素 感染:感染影响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局部蜕膜脱落出血;感染导致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甚至裂开;子宫内膜炎。子宫切口缝合技术问题:术中止血不彻底,形成局部血肿或缝合过多、过密,局部组织感染坏死致使伤口不愈合,在肠线溶解后,血管重新开放,引起大量流血。子宫下段横切口过低,接近宫颈、宫颈部组织主要组成为纤维组织,肌细胞只占10
5、%,愈合力差,而且易有局部缺血,组织坏死及感染发生,而致最后切口裂开出血。4胎盘、胎膜残留出血。1.2.2治疗 在全身支持治疗的同时可使用宫缩剂,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凝有胎盘、胎膜残留时可在治疗3-5天后,在B超引导下进行清宫术。出现大量阴道流血,甚至引起休克,保守治疗失败可能性大,可作血管栓塞术或剖腹探查,若子宫切口周围组织坏死范围小,炎症反应轻,可作清创缝合。若组织坏死范围大,酌情作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1.2.3预防 晚期产后出血是较严重的剖宫产并发症,以子宫切口裂开最多见。预防其发生应注意 以下几点: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对试产病例,应严密观察产程,尽量在宫口扩张
6、的活跃期内作出头盆关系的正确判断,防止产程过长;若行剖宫产术,应合理选择切口,避免子宫下段横切口两侧角部撕裂,切口按解剖层次缝合,不宜缝合过多、过密;术中止血要完全;仔细检查胎盘完整性;注意围手术期用药;防止产褥感染。1.3子宫切口愈合不良1.3.1相关因素 全身因素:如组织再生能力、存在引起子宫切口感染的因素、合并影响切口愈合的慢性全身疾病等。切口部位:子宫下段横切口优于子宫体部各类切口,子宫下段与体部交界处切口也妨碍切口愈合。缝合技术:过密缝合增加局部的缝线异物反应。手术操作粗暴。术中止血不彻底。1.3.2治疗 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在抗感染、用宫缩剂基础上应用中药活血化瘀,纠正营养不良,保守
7、治疗无效,则剖腹探查,清除坏死组织后再缝合,对瘘已形成致大出血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1.3.3预防 子宫切口选择恰当,避免撕裂。提高手术技巧:根据子宫肌层及血管解剖特点来缝合子宫切口,疏密恰当,减少组织创伤及缝线反应。动作轻柔,彻底止血。预防及抗感染治疗:术中扩宫颈后注意消毒宫颈内口:如合并胎膜早破或宫腔感染时,用甲硝唑冲洗宫腔;及时选用广谱抗生素及抗厌氧菌药物。加强观察、早期诊断;加强应用,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1.4肠梗阻1.4.1相关因素 多见于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前者由于手术麻醉及镇痛影响肠蠕动恢复或进食过少,发生低钾血症所致;后者则为增大的子宫影响肠管正常排列位置或术后粘连
8、所致。也有人认为精神因素亦可引起一定作用。1.4.2防治 处理应从预防开始,医生应向产妇耐心解释手术经过,使之密切配合,心情舒畅,保持正常的肠胃功能。术中尽量避免触摸压迫肠管。并在剖宫取儿时,快速吸尽羊水,避免刺激腹腔器官。另外,术后禁用产气食物,动员产妇早期活动及饮食,促进肠蠕动,是减少肠粘连的有效方法。治疗应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控制炎症和胃肠减压。保守治疗无效,并且严重,应尽早剖腹探查,解除机械性肠梗阻的原因。1.5盆腔、下肢静脉血栓1.5.1相关因素 国外报道产科病人静脉血栓病率孕期与非孕期相同,而产褥期发病率较非孕期高3-10倍,剖宫产进一步增加发生产后静脉血栓病的风险
9、,妊娠期血液本身多是高凝状态,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升高;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阻碍静脉回流,使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易形成静脉血栓;剖宫产麻醉时,下肢静脉扩张,肢体活动少,静脉输液时间长;手术引起大量组织破坏,释放凝血活酶,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这些因素均可导致盆腔、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5.2防治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深静脉血栓史及其他高危因素,纠正贫血、脱水、心脏病及糖尿病,术中减少组织损伤及对盆腔血管的刺激,术中、术后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病人早日下床活动,预防产褥感染,及时发现小腿部不适等早期症状。一旦确诊下肢静脉血栓应积极治疗。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后血栓脱落,防止肺栓塞发生。1
10、-2周后炎症消退可起床活动。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和消肿。绷带加压,使用到血栓彻底吸收为止。湿热敷,用25%硫酸镁加温至50C左右,将纱布蘸湿放在肢体患处,反复多次,有消肿和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作用。消炎止痛,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同时,在无抗凝治疗禁忌症的情况下,主要采用抗凝治疗,可配合溶栓、抗血小板疗法及中药等治疗。2、剖宫产术后对母体的远期影响2.1子宫内膜异位症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于腹壁切口疤痕处,其他部位如泌尿道、盆腔内少见。随着剖宫产率增加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断增多。2.1.1发病机制 目前主要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血管播散学说和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等理论,腹壁切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剖宫产 术后 常见 并发症 处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