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共11页.doc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共11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精品文档】第 10 页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2001年11月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贸易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中国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之列。在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如果站在全球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对外贸易,则会发现中国的对外贸易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现状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一、 中国对外贸易成就。中国目前出口贸易世界排名第一,进口贸易世界排名第二,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贸易大国。在加入WTO以后,中国出口和进口
2、分别以年均183和176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89和90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中国GDP的增长速度。货物贸易在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呈现出较快增长,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增长和大宗资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贸易稳步提升,服务外包成为新增长点。在对外贸易的拉动下,中国GDP快速增长,国民经济加速发展。2010年,中国名义GDP为58786亿美元,超越日本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突破50%,2005年已经高达63%,2006年更是达到67%的高点。之后因为受到经济转型、内外需结构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
3、2007年开始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回落,2008年为60.2%,2011年为50.1%。在中国国际贸易额迅速增加的同时,外汇储备也在飞速增长。2003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量就超过1,000亿美元,在2004年2008年间,每年的外汇储备增长都在2,000亿美元以上。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达到了36,000亿美元,高居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二、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比例失调问题,其中显著问题之一就是外汇储备过大。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的背后,对外贸易比例失调的问题正在逐渐显现。问题主要有:贸易顺差过于巨大。2008年进出口差额达到2955亿美元,2010年进出口差额为1831亿美元。过大的贸易顺差会为他国带来长期
4、逆差,从而产生国与国只见的贸易摩擦。外汇储备过多。中国外汇储备达到了36,000亿美元,势必面临外汇储备运作成本高昂的风险。受美元贬值的影响,中国外汇储备绝对值和国在收益正在减少。于此同时,中国还面临流动性明显过剩,出口贸易结构明显比例失调等诸多问题。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
5、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持有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可以包括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中国外汇储备中币种结构比重为美元65%,欧元26%,英镑5%,日元3%左右,与全球情况基本一致。外汇储备是反映一国经济、金融实力的重要宏观经济变量之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当今开放经济条件下保护一国经济金融等全方面,其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外汇储备过少则难以保证经济金融的稳步发展,储备过多则会带
6、来高成本、低效率的占用货币资源,以及可能引起经济的结构性失衡等负面影响。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中国外汇储备的国情是,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迅速。从1994年汇改时
7、的516.2亿美元,到1996年的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除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两到三年间,均保持了较快增速。进入本世纪,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与贸易的快速发展,外汇储备保持了高速增长,2003、2004、2007年增速超过40%。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6月突破2万亿美元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上涨了1万亿美元。2011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 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基于这样的现实,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问题已经成为宏观经济研究热点,引起社会各界和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三、 中国外汇储备激增的原因。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两个主要原因
8、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增大和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和人民币汇率制度。国际收支顺差是外汇储备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来源。从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全面落实入世承诺,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改善投资环境,建立了较为稳定、透明、有效的市场环境,增强了投资着的信心,外商直接投资幅度增大。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增大的同时,带来的持续增长的经常项目和资本及金融项目的“双顺差”,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外汇储备的大规模增长。可以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国际收支表只要项目中看出,经常项目从2001年开始出现了明显增长,成为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最大推动力。由外商直接投资主导的资本及金融项目差额增长对外汇储备规模增
9、长的贡献不断增大。从其来源结构上看,由于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中国以货物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起到积极成效,但同时也创造了负面影响;资本项目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除去稳定的外商直接投资外,相当部分增量是由具有不稳定因素的短期资本或“热钱”,通过贸易、贷款等多种途径的净流入而导致形成的被动外汇存储。出口创汇数量考核和货物贸易不平衡,也是外汇储备增长的诱因。中国延续20多年出口外向型经济增长战略、国家既往的产业政策,使投资过度向贸易部门集中。国家的相关政策维护了地方出口积极性,出口创汇数量作为地方政绩考核局面依然存在。出口配额的取消,出口退税的支持,促进了相关行业出口扩大。
10、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导致产能过剩,国内市场无法消耗所有产出。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在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扩张的情况下,生产产品的类型也以满足国外需求为主,进而由于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双重因素下,造成中国外汇储备多度增长。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和人民币汇率制度,也是中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中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使得居民和企业所创造的外汇必须按同期汇价出售给国家。外贸企业多年来积累并营运周转的外汇,在短期能通过结汇以人民币加以替代。银行在短期内无法对外汇起到吸纳和缓冲作用,促使外汇储备量激增。这种制度下中国所有的外汇资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对外贸易 政策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