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程(简)word资料83页.doc
《中医内科学课程(简)word资料8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课程(简)word资料83页.doc(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医内科学课程(简)【精品文档】第 82 页中医内科学课程第一部分总论:一、中医内科学的的定义、学科属性、任务及地位 二、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简史1阐述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任务及地位。 约30分钟。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同时又汲取了现代中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在中医学尤其临床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
2、。他的学术水平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对其他临床学科具有指导意义。2介绍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以朝代为线索简述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充实和发展。(1)殷商时期为中医内科学的萌芽阶段(殷商时期)(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为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3)魏晋至金元时期为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学术理论的创新:金元四大医家的在内科学术方面的独创。(4)明清为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明清医家对内科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薛己、王纶、王肯堂、张介宾、李中梓均有建树,温病学家的成就,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涵,使中医内科学术体系更加完善。 约60分钟。 1重点:中医内
3、科学基本概念;中医内科学的学科属性、任务及地位;中医内科理论体系形成和完善。 2难点: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3思考题: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怎样理解中医内科学的学科属性、任务及地位?明清时期中医内科学术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医内科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是什么?总论:三、中医内科病证的分类及其依据 四、中医内科发病学、症状学 1介绍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分类内科疾病的范围很广,可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其分类方法不同。常用的内科疾病分类
4、法主要有病因分类、病机分类、脏腑分类等。以病因作为分类的依据,可将内科疾病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两大类。以病机作为分类依据,可把疾病分为热病和杂病两大类。其中杂病又包括两类:一类是内伤所致,另一类是外感所致。以脏腑作为分类的依据,可将内科疾病按脏腑病位进行系统分类。本教材是在病因病机分类基础上,按脏腑分类法,将外感病证以外的内伤杂病分为七大类。如按病因病机分内科疾病为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视为第一级分类,那么按脏腑学说分内伤杂病为七大类则可视为内科疾病的第二级分类。约20分钟。2中医内科发病学是研究内科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及其发病规律的一门学科。介绍中医内科疾病在发病过程中邪正双方以及二者关系对疾
5、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疾病的发生与否及发生的形式,取决于邪气的盛衰以及邪正相互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内科疾病的发病还与体质因素、病邪因素、情志因素、行为因素、时间因素、地域因素等有关。约40分钟。3内科疾病的诊断和辨证皆从分析症状入手,其主症与具有特征的兼证常常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内科疾病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气喘、口渴、腹痛、胸痛、饮食异常、汗出异常、头晕、乏力、呕吐、大便异常、小便异常、水肿、神昏、抽搐、出血等。对上述各个症状,应仔细分析辨别,以区别不同的性质。约30分钟。 1重点:内科疾病的分类方法;中医内科发病学的特点;内科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 2难点:内科疾病分类的依据;中医内科疾
6、病在发病过程中邪正双方以及二者关系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疾病的发生与否及发生的形式,取决于邪气的盛衰以及邪正相互作用的结果。内科疾病症状学研究的重要性。3思考题:内科疾病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常见内科疾病分哪几类?内科疾病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认识内科疾病症状学研究的意义?绪论:五、中医内科病证的治疗学特点六、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学习方法及要求1从以下方面介绍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治病宜早:一是早期治疗,即在早期及时予以治疗,防止病情发展。二是先证而治,既病防变。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扶正即补法,用于虚证;祛邪即是泻法,用于实证。脏腑补泻:虚则补
7、其母,实则泻其子;壮水制阳和益火消阴;泻表安里、开通表里和清里润表。异法方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约30分钟。2常用治法有解表法、清热法、攻下法、和解法、温里法、补益法、消导法、理气法、理血法、固涩法、开窍法、镇痉法等。约10分钟。 3介绍中医内科对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中医诊断和辨证的发展概况,对疾病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约35分钟。4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包括系统理论学习和毕业临床实习两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应经常复习和联系中医内科学的前期课程。实习阶段要通过临床实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奠定良好的中医内科临床基本功。约10分钟。 1重点:内科疾病的治疗
8、原则与常用治疗方法。 2难点: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中医内科学治则治法的层次关系:中医学的治疗总则,中医内科疾病的病类治则,具体疾病的治则;应对某一具体证候的则是治法,治法也可分为两个层次:证候治法与具体的加减法;正确理解治则、治法对临床辨证论治是十分重要的。3思考题:如何理解中医内科学常用的治则、治法?中医内科学对病因的研究有哪些新进展?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是什么?第二部分各论:第一章:外感病证 概述1 介绍中医外感病证的一般概念及其在内科学科的地位。阐明本章所述外感病证的内容。约5分钟。2 介绍外感病证所属病证的共同证候学特征及互相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病邪性质不同、脏腑受损有
9、别,其证候特征各异。约10分钟。3 阐述外感病证的基本病机与病机特点。外邪侵袭,正邪相争,脏腑功能失常是外感病证的疾病病机。约10分钟。4 外感病证的辨证纲领: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其应用范围不同。约10分钟。5 外感病证的治疗要点。首先是及时有效地祛除邪气,其次要调理脏腑功能。约10分钟。 1重点:外感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学特征。2难点:外感病证的基本病机与病机特点。外邪侵袭,正邪相争,脏腑功能失常是外感病证的疾病病机。外感病证的治疗要点。首先是及时有效地祛除邪气,其次要调理脏腑功能。3思考题:何为外感病证?其证候特征有无区别?外感病证的基本病机是什么?各论:第一章:外感病证第一节:感 冒
10、1感冒概念、时行感冒的概念。约10分钟。2感冒的源流。约10分钟。3感冒的证候特征:感冒、时行感冒不同。约5分钟。4感冒的病因主要是风邪。感冒的病因以风邪为主,冬春秋季感冒以风寒、风热为主,夏令感冒多属暑湿致病。病机重点为卫表不和。时行感冒的病因为时行病毒;病邪自上而下,内舍于肺,病机为卫表失和,肺气失宣;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卫。四时六气不同,人体体质有差异,故感冒的发病以及病情轻重、虚实有别。约30分钟。 5感冒的诊断,除证候特征外,应结合兼证、病程、发病季节及有关实验室检查以确诊。约10分钟。6临床需与风温早期相鉴别。约5分钟。7辨证要点是:辩明感冒的表寒、表热,主要从症状上区分。辨别普通,时
11、行,从病因、起病上区别。区分体虚感冒的气虚、阴虚,主要从体质、症状上进行。约15分钟。8治疗原则:感冒病变有肺、卫之分,着眼于卫表和肺系,是本病治疗的关键。解除表证,祛除表邪,宣通肺气,照顾兼症,是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时行感冒需重用清热解毒。约10分钟。1重点:感冒、时行感冒的概念、病因、病机;感冒、时行感冒诊断、鉴别诊断;感冒、时行感冒的治疗原则。2难点:感冒、时行感冒的病因不同,临床表现有别;感冒病情轻重差别极大,关系到正邪两方面。3思考题:如何区分感冒与时行感冒?感邪轻重、体质差异对感冒有何影响?感冒的辨证要点有哪些?为什么说解除表证,祛除表邪,宣通肺气,照顾兼症,是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12、各论:第一章:外感病证第一节:感 冒1 感冒风寒证的症状特点,舌脉特点,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治法,方选荆防败毒散治疗。约15分钟。2 风热感冒突出重点为有咽痛,治法为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方选银翘散加减。并讲述银翘散的配伍特点。约15分钟。3 感冒暑湿证有明显的季节性,症状上兼见热象与湿象,治法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方用新加香薷饮。约10分钟。4 感冒表寒里热证,寒热并见,治以解表清里,宣肺疏风,方选双解汤治疗。约10分钟。5 时行感冒以高热为主时的证治用药。约5分钟。6体虚感冒分为气虚感冒与阴虚感冒。讲解二者病机的不同,症状表现的区别,治疗重点有补气、养阴的差别,用药均应扶正祛邪同施。约25分
13、钟。6感冒的调护与预防。约15分钟。 1重点:感冒的证治;时行感冒的防治 。2难点:感冒风寒、风热证的辨别;解表方剂的组方规律;虚人感冒的防治。3思考题:感冒应如何区分风寒证与风热证?感冒风寒证为什么会入里化热?虚人感冒治疗上应注意什么?感冒的调护与预防需要注意什么? 时行感冒高热的治疗特点是什么?各论:第一章:外感病证 第二节:外感发热 1 介绍外感发热的一般概念。本节所述外感发热以罹患杂病复感外邪所致的发热为主。15分钟。2介绍古代对外感发热病因病机的认识,感冒与西医学的联系。证候特征。约10分钟。3外感发热的证候特征。约5分钟。4 讲解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病因,外感六淫、感受疫毒;病机,
14、外邪入侵,正邪交争于体内,或热、毒充斥于人体而发热,及“阳胜则热”。外感发热的病机变化多端,预后不同。约25分钟。5 外感发热的诊断。约10分钟。6 外感发热的鉴别诊断。与内伤发热、真寒假热的鉴别。约10分钟。7 外感发热的辨证要点,注意不同的热型,常见的热型有恶寒发热,壮热,寒热往来,潮热,不规则热等。了解各热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约10分钟。8 外感发热的治疗原则:外感发热的主要治则有清热解毒,通腑泻下,养阴益气,其中清热解毒是治疗外感发热之主法,适用于本病各个阶段。约10分钟。1重点:本节外感发热的范围以及病因病机、鉴别诊断、治疗原则。2难点:本节“外感发热”的界定是有条件的,即在内伤杂病
15、的基础上复感外邪所致的发热,与一般通常所说的外感发热有所不同。要求必须阐释清楚。3思考题:外感发热的病因有哪些?其发病机理和病机变化有哪些方面?如何诊断外感发热?怎样区别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外感发热常见的热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外感发热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如何应用?各论:第一章:外感病证 第二节:外感发热1外感发热的证治:卫表证,肺热证,胃热证,腑实证,胆热证,脾胃湿热,大肠湿热证,膀胱湿热证的主证、治法与方药。各证候之间的区别以及可能出现的联系。约65分钟。 2 外感发热中高热的急救处理。 约10分钟。3 外感发热的调摄护理以及预后、转归。约5分钟。 4 外感发热的疗效评定标准。约10分钟。1
16、重点:外感发热的证治方药、各证候之间的区别以及可能出现的联系,高热的急救处理。2难点:各证候的特征,治法方药的区别。证候间的转归、预后。高热的急救处理。三种湿热证候的发热机理与发热特点。3思考题:外感发热卫表证与肺热证有何区别?外感发热胃热证与阳明腑实证的区别是什么?试述外感发热脾胃湿热与大肠湿热的区别。外感发热运用通腑法的适应症。八正散中木通有何毒性作用? 各论:第一章:外感病证 第三节:湿 阻1 湿阻的概念、范围;说明湿阻的季节性,地域性。讲述湿阻的病因病机。约10分钟。 2 湿阻的源流。约5分钟。 3 讲解湿阻的证候特点:重、闷、呆、腻、濡。约5分钟。4讲述湿阻的病因病机:4.1 病因:
17、湿阻的病因是湿邪伤人致病;湿邪伤人,与气候季节、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湿邪致病有内外之分,不论外湿、内湿致病,均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4.2 湿阻的病机主要在于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湿邪仲阻,随脾胃功能状态而有寒化、热化的不同。约25分钟。5 湿阻的诊断、鉴别诊断。约10分钟。6 讲解湿阻的辨证论治:6.1 辨证要点: 湿阻的辨证要点重在分清寒热。约5分钟。6.2 治疗原则:祛湿,运脾是主要环节;化湿、燥湿、利湿是本病的重要治法。约8分钟。6.3 分证论治:详细解决湿困脾胃、湿热中阻、脾虚湿滞证的症状、治法、方药。约20分钟。7湿阻的调摄护理。约3分钟。1重点:湿阻的病机及其转归、湿阻证治。2
18、难点:湿阻发病的季节性,地域性;湿邪的致病特点与湿阻的病机转化规律:以脾胃为病位所在,随脾胃功能状态而有寒化、热化。祛湿,运脾是治疗湿阻的主要治疗环节。3思考题:湿阻的发病有哪些特点?如何鉴别湿阻的寒湿证与湿热证?湿阻有哪些病机转归。为什么说湿阻发病,不论外湿、内湿致病,均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试述之。各论:第一章:外感病证第四节:痢 疾 1介绍痢疾的概念与范围,说明其传染性和流行性。约10分钟。2 简述痢疾的源流。约5分钟。 3 讲解湿阻的证候特点。5分钟。 4阐明痢疾的病因为外感时疫毒邪和饮食不洁,病机在于邪毒与气血搏结于肠腑,大肠传导失司,脂膜和血络受损,化为脓血而成。病位在于大肠,与脾
19、、胃的关系较密切。痢疾的病机转归与邪气性质、人体阴阳盛衰有关,并且会出现寒化、热化的不同,日久可转为慢性。30分钟。5讲述痢疾的诊断要点。约10分钟。6 详细介绍痢疾与泄泻、霍乱的鉴别诊断。约10分钟。7 重点介绍痢疾的辨证论治:7.1 痢疾的辨证要点:辨实痢、虚痢,识寒痢、热痢。约10分钟。7.2 介绍各类痢疾的治疗原则:热痢宜清,寒痢宜温,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详释“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的含义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约15分钟。 7.3 痢疾的分证论治:讲解痢疾的证治:湿热痢治以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方选芍药汤;疫毒痢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方选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寒湿痢治以温中燥湿,
20、调气和血,方选不换金正气散;虚寒痢治以温补脾胃,收涩固脱,方选附子理中汤或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休息痢治以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方选连理汤。45分钟。8介绍痢疾的调摄护理及预防措施。5分钟。1重点:痢疾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湿热痢、疫毒痢、休息痢的定义与证治。2难点:痢疾的病机:邪毒与气血搏结于肠腑,大肠传导失司,脂膜和血络受损,化为脓血而成。治疗原则:热痢宜清,寒痢宜温,初痢宜通,久痢宜涩。湿热痢、疫毒痢、休息痢的证治。痢疾与泄泻的鉴别诊断。3思考题:何谓疫毒痢、休息痢?试述痢疾的病机、病位。临床如何区别痢疾与泄泻?你对“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是怎样理解的?试述痢疾的辨证论治。各论
21、:第一章:外感病证第误节:疟 疾1介绍疟疾的概念与范围,疟疾的源流,说明其流行情况。10分钟。2 介绍疟疾的证候特征: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多发于夏秋季。周期性与间歇性是本病临床表现的重要特点。约5分钟。3 病因病机:3.1病因为感受疟邪。疟邪具有的特点是:舍于营气,伏藏于半表半里;随经络而内搏五脏,横连募原;盛虚交替;与卫气相聚则引起发病,与卫气相离则病休。引起瘴疟的疟邪又称为“瘴毒”或“瘴气”。瘴疟与一般疟疾的区别主要是症状严重,发病周期不明显,多有高热、神昏谵语,病情较重。3.2 病机: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阴阳相移,而引起疟疾症状发作。疟邪与卫气相离,则发作停止。疟邪具
22、有盛虚交替的特性,疟气之浅深,其行之迟速,决定着与卫气相集的周期,表现病以时作的特点。约25分钟。 4 介绍正疟、温疟、寒疟、瘴疟、疫疟、劳疟、疟母的概念。 5分钟。 5 介绍疟疾的诊断条件;疟疾应与其他有寒热往来表现的病证如感冒、伤寒、下焦湿热、肝胆湿热、痨瘵、外科疮毒等疾病相鉴别。5分钟。6 疟疾辨证论治:6.1辨证要点:瘴疟与一般疟疾的区别;辨寒热之偏盛;辨正气之盛衰。6.2治疗原则:祛邪截疟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6.3分证论治:介绍正疟、温疟、寒疟、瘴疟、疫疟、劳疟、疟母的证治方药。30分钟。7 简要介绍疟疾的预防与调护。5分钟。1重点:疟疾的概念,疟邪的特点;疟疾的病机;疟疾的治疗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内科学 课程 word 资料 8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