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十篇-15页精选文档.doc





《大班科学教案十篇-15页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教案十篇-15页精选文档.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大班科学教案十篇【精品文档】第 15 页不倒的奥秘导读: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玩玩、做做、说说等多种活动,寻找不倒娃娃不倒的原因,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2、通过让娃娃不倒的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引导幼儿体验不倒玩具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不倒娃娃和不倒娃娃外壳若干,沙子、棉花、木活动目标:1、通过看看、玩玩、做做、说说等多种活动,寻找不倒娃娃不倒的原因,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2、通过让娃娃不倒的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3、引导幼儿体验不倒玩具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各种不倒娃娃和不倒娃娃外壳若干,沙子
2、、棉花、木块、彩泥、圆形金属、胶带、剪刀若干。活动过程:(一)发现问题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玩不倒娃娃。孩子们有兴趣的玩了起来,一会儿向不同的方向把不倒玩具推倒,一会儿把玩具拿在手里摸来摸去,一会儿在手里掂来掂去.师: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小朋友争先恐后的举手,有的说不倒娃娃头小脚大;有的说娃娃没有脚,娃娃下面是圆的;有的说不倒娃娃永远倒不了;还有的小朋友感觉不倒娃娃有点重。)(二)进行比较(发肚子里没有东西的不倒娃娃外壳给幼儿)师:小朋友再来玩一玩老师刚才发给你的不倒玩具。(幼儿自由的玩)师:小朋友你现在发现了什么?(有的小朋友发现两个娃娃一模一样,有的小朋友发现不倒娃娃站不住,有
3、的小朋友发现后发的不倒娃娃很轻。)(三)开动脑筋师:两个娃娃看起来一样,为什么前面发的不倒娃娃能不倒而后面发的不倒娃娃却站不住呢?(小朋友再次讨论起来。有的小朋友说不倒娃娃肚子里有东西 ,有的小朋友说因为前面发的不倒娃娃重。)(四)动手尝试师:那给娃娃肚子里放什么东西才能让娃娃不倒呢?请用老师给你准备的东西试一试。(幼儿打开后发的娃娃,有的先用沙子放到娃娃的肚子里,结果发现娃娃倒了还是起不来;有的小朋友用木块放到玩具的底部也不行;高兴小朋友先用橡皮泥团成一个圆球放到玩具的底部,发现娃娃倒了站不起来,他又取了一大块橡皮泥团圆压扁固定在娃娃底部,这次他发现娃娃不容易倒了。他高兴的让周围小朋友看;有
4、的小朋友试用了几种材料后发现用比较重的金属材料能使娃娃不容易倒;更有的小朋友发现放在底部的东西必须在中间不动,娃娃才会倒了再站起来。)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探讨,并进行再次尝试。(五)交流结果师:现在请你们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让娃娃不倒的?(小朋友争先恐后告诉我他们的实验过程。有的小朋友告诉我他先用棉花和木块,发现太轻了,娃娃照样倒下去起不来;他又用沙子放在里面,沙子在娃娃肚子里动来动去,娃娃倒了还是站不起来;最后他用厚铁圈放在娃娃底部,娃娃能站起来却是个歪的。)师;谁发现了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让大家讨论)(六)看看构造,打开不倒娃娃的肚子,幼儿观察内部结构。师:小朋友不倒娃
5、娃的肚子里到底有什么?(七)发现秘密师:小朋友现在你发现娃娃不倒的秘密了吗?幼儿总结:应在娃娃肚子的底部放重一点的东西并固定住。延伸活动:1、修一修坏了的不倒玩具。2、把不同形象的不倒玩具放在科学角,让幼儿继续探索。3、准备蛋壳、橡皮泥、胶水、彩笔、彩纸供幼儿自制不倒翁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各种洗涤用品活动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各种洗涤用品的外形、特征。2、在尝试、操作中了解各种洗涤用品的作用。3、对日常生活洗涤用品有观察兴趣。活动准备:1、请幼儿自带23种洗涤用品,并请家长告诉幼儿洗涤剂的名称。2、儿带一块脏手帕。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4、在每一张桌子上放3个碗,肥皂,洁厕灵,84消毒液,
6、衣领净等。活动过程:1、猜谜语,引出洗涤用品。四四方方一块糕, 像糖不是糖,不能吃来不能咬, 能用不能尝,帮你洗衣又洗澡, 见水吐泡泡,讲究卫生少不了, 去油又去脏。教师:肥皂、洗衣粉有什么用处呢?早日常生活中,除了肥皂、洗衣粉,还有哪些洗涤用品?2、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洗涤用品。让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洗涤用品,并向大家介绍洗涤用品的名称以及用途。3、进一步感知各种洗涤用品,了解洗涤用品的状态、颜色气味。指导幼儿在碗里倒入3种洗涤用品(粉状、固体、液体),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说:他们是什么状态的?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味道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觉?4、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几种洗涤用品:洁厕灵、衣领
7、净、消毒液。(幼儿没有带的洗涤用品)。告诉幼儿洁厕灵可以冲洗厕所,衣领净专门用来清洗衣服领子等等。5、幼儿用洗涤剂清洗手帕。请幼儿用肥皂、洗衣粉清洗手帕,感知洗涤剂去污的作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亲子游戏,增加孩子对各种洗涤用品的进一步认识。具体玩法为:l、家长将这些物品混放,请孩子试着按照用途为它们分类。2、家长请孩子说出哪些东西是用来洗涤的。3、家长和孩子一起将洗涤用品放回原来的地方,请再次孩子说出它们的名称。4、家长讲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事情。5、和孩子一起画出几种洗涤用品。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颜色对对碰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2、引
8、导幼儿通过玩色,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一些新变化。3、鼓励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活动准备:清水三瓶(瓶盖内有红黄蓝各色颜料抹布、红黄蓝各色小标签、一次性塑料杯。活动过程: 一、 变魔术猜猜会有什么变化。1、教师拿三瓶清水用力摇晃后变成有颜色的水,吸引幼儿参与活动。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三瓶水,这三瓶水还会变魔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会变出什么呢?2、这三瓶水还要和它不一样的颜色做朋友呢,哪请小朋友猜猜看,它与另一种颜色合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幼儿讲述)二、幼儿进行第一次尝试活动。1、介绍材料2、每人取两种不同的颜料,放在杯子中轻轻摇晃,看看有什么变化。3、和身边的朋友说说自己的发
9、现,相互间比较一下各自变出的新颜色。三、集中交流:我的发现。1、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刚才把两种不一样的颜色放在了一起,那谁来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四、幼儿再次进行尝试活动。1、幼儿再次玩色,并在杯子外面贴上与颜料水相同颜色的标签。那你们变出的颜色水到底由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呢?怎么才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来,等会儿请小朋友在加颜色的时候在杯子上贴上同颜色的标记,你用了哪两种颜色 就在杯子上贴上那两种颜色的标记。 五、集中讨论。1、根据标签说说自己杯子里的新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现在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新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2、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发现红颜色和黄颜色合在一起可以变出橙色,红颜
10、色和蓝颜色合在一起可以变出紫色,黄颜色和蓝颜色合在一起可以变出绿色。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案:油和水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搅拌后分离的现象,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2、了解生活中油水分离的相关现象,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每人一瓶水、一瓶油、一根筷子、一张用油画棒画过的图画;各色颜料水若干;海鸥头饰一个;图示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小海鸥:小朋友们,昨天海上有一艘油轮漏油了,漏下的油都留在了海水里,同时出示油和水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油、水的颜色,他们的共性流动性。 2、出示图片请幼儿进行猜测,油到了水里会出现以下那种现象:油在水上面 油在水下面 油
11、和水混在一起 二、感知油和水相互倾倒后分离的现象 1、请你去试一试:把油倒在水里或者把水倒在油里看一看,会出现什么现象?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你把什么倒入什么?发现了什么? 4、出示图示并用海鸥的口吻小结:不论是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们是分离的,不会混合的。小朋友们,你们猜对了吗? 三、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搅拌后分离的现象 1、小海鸥:可是海上经常会有大风大浪,当风浪来的时候油和水不会混在一起呢?请幼儿进行猜测 2、两名幼儿上前示范,用力搅拌油和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搅拌时的现象和停止后的现象。你们发现了什么? 3、请所有幼儿操作:你也去试一试,到底是不是这
12、样? 4、 出示图示并用海鸥的口吻小结:用筷子用力的搅拌(就像海上风浪来的时候),油和水还是分离的,不会混合。这次你们猜对了吗? 5、小海鸥:这些浮在水上的油把我们住的海水都弄脏了,保护海洋环境的叔叔阿姨们现在把这些油都打捞起来了,海水又变干净了,现在我该回家去了! 四、延伸 请幼儿玩一玩“油水分离画”,想一想为什么颜料水不会和油画棒混在一起呢?感受油水分离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活动目标: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
13、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兴趣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 二、 尝试活动:装空气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4、总结。 三、 尝试活动:手帕的变化 1、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
14、2、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讨论:手帕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4、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幼儿观察手帕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5、讨论: 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 第二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 6、总结。 四、 活动延伸 将一只昆虫和一盆花分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蛋壳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蛋壳(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设计意图 本设计试图借
15、助蛋壳这样一个孩子们熟悉的物品作为媒介,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操作活动中,让孩子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活动结果的获得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学习探索的方法,并享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简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勘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壳(分成两半)、铅笔、水、吸管、透明胶带纸、纸条(三条,长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纸条)、小积木若干。
16、 2、教师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记录表、投影仪,有关桥梁、隧道、圆屋顶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1)故事小鸡出壳引出问题:小鸡是怎么啄破蛋壳的? (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发现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时,蛋壳很容易被啄破的现象。 (3)师:试试用笔尖啄蛋壳的另外一面,看看会怎么样?引导幼儿通过操作,验证相同力分别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产生的不同现象。2、实验: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1)将水分别滴落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引导幼儿观察两种不同的现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2)幼儿操作:将水滴落在蛋壳的凸面,再次感受力的分散
17、现象。 (3)教师出示图l,作简单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变小。3、知识迁移,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像“”的物体? (2)运用实物投影仪,向幼儿介绍有关拱桥、圆屋顶、隧道等的图片,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4、幼儿继续探索,并学习用简单统计魄方法记录探索的结果。(1)给幼儿一个河流模型和三张纸条,启发幼儿尝试建造不同弧度的拱桥,用小积木代替拱桥所受的力来进行测量,并记录观察的结果。(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2)帮助幼儿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科学教案 15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