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与乐舞文化1.doc
《唐代诗歌与乐舞文化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诗歌与乐舞文化1.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唐代诗歌与乐舞文化1唐代诗歌与文化乐舞文化姓名:金敏 学号:141206207 班级:1412062唐代诗歌与文化乐舞文化大唐盛世是唐以后的古人以及今人对唐代的一个总体印象,那个年代对于今天的我们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十分神往的时期,雄厚的国力,平稳的环境,开放的政策等等都可以用来形容当时的唐朝,从而这些有利的条件也催生了唐朝繁荣的文化面貌。世人皆知唐朝灿烂的诗歌可以傲视后人,然而唐朝的乐舞文化这块瑰宝也是十分璀璨夺目。因此不少的唐代诗人就将此融入到他们的诗歌创作之中,因而如今的我们虽然没有机会亲眼观看欣赏到唐人旖旎的舞姿,但是透过这些诗人笔下绝妙的诗歌,也能
2、够助我们窥得这块瑰宝的一角。唐代的诗人们因为其所处的大唐王朝优越环境,因而唐朝的诗人有着同后世不同的博大胸怀和骄傲与自豪。因而他们创作的诗作包罗万象,想象奇特,所想所看在其手下皆能着墨成诗。这当时在唐朝十分盛行的乐舞,自然能够十分容易的被这些诗人们纳入诗歌创作的素材之中。况且唐朝乐舞本身就种类繁多,因而自会应运而生出许多关于乐舞的诗歌。根据有关文献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中初步统计来看,唐朝的乐舞诗有915首之多,其中描写声乐的有254首,描写器乐的有238首,描写舞蹈的有423首。如若加上与乐舞细枝末节相关的其他诗歌那就更加不胜枚举了。再说,这乐舞诗的庞大创作群体中,无论是从人数还是从阶层来看都是
3、十分令人叹为观止,在这群人中,上至有帝王将相、后宫妃嫔如唐太宗、唐高宗、张九龄、宋璟、武则天、杨玉环、谢阿蛮、张云容等,也有我们现今还能耳熟能详的唐代诗歌的名流大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岑参、刘禹锡等,下至许许多多歌姬舞姬如关盼盼、薛涛、刘采春,盛小丛、王苏苏、张窈窕等等。正是有这些乐舞诗人笔耕不辍的创作,才将这盛唐的诗坛装点了这个斑斓的纹饰。当时盛极一时的唐朝乐舞以其表现形式来看可分为软舞和健舞。按其表现内容来分则可分为宫廷乐舞,边塞乐舞,游宴乐舞,西域乐舞,民间乐舞等。我们何以说明诗歌与乐舞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从他们所共同表现的内容可以看得出来。诗歌在宫廷之内以及市井之间能够得到更广
4、泛的流行,乐舞无疑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传播途径,同时当时有些西域等外来乐曲进入中原时,只有曲调没有内容,诗歌正好填补了这个没有唱词的空缺,当时许多乐师就是直接以诗入乐。二者互相推动,相得益彰。谈到唐朝的宫廷乐舞,如今我们立即就能回想起来的莫过于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舞因其优美婉转的舞姿是软舞的一种。其由来传说不一:有的说,唐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归而作之;有的说,此曲是婆罗门曲之别名;有的说,唐玄宗凭幻想写成前半曲,又将西域乐曲婆罗门曲加以改编成后半曲合而制之。这个作品算得上是唐太宗的得意之作,开始时只在宫廷之内演出,大臣张说在华清池有幸得意观赏到杨玉环表演的霓裳羽衣舞后,有感而作华清宫中说
5、道:“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然而如此璀璨的明珠却由于后来的动乱没有得以完整的保存,只留下了一些残譜,虽有幸被南唐后主的到,并由周娥皇和乐师加以复原,但是却也难复其原貌。如今的我们更是没有机会领略到这个旷世乐舞的姿态,我们仅仅得以在当时亲眼观赏过的诗人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中领略其美,此诗开篇便发出“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这样的赞美之词。其乐队通过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可看出霓裳羽衣曲伴奏采用了磬(唐代指铜钵)、筝、箫、笛、箜篌、筚簟、笙等金石丝竹,乐声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宫廷乐舞的另一个如今也十分有名的便是惊鸿舞,关于惊鸿舞的来源又和唐
6、太宗和他的另一个妃子梅妃有关。梅妃早年因一曲惊鸿舞而得盛宠,得太宗亲自为其奏曲。然而和霓裳羽衣舞一样,惊鸿舞现今也已经失传。在唐朝也有诗人李群玉为其作诗一首,名曰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诗中表现出此舞的飘逸柔美之感,这跳起惊鸿舞的舞者定然也是身姿优雅轻盈。唐代的诗人的常常也在他们的诗作中用“惊鸿”二字来形容乐舞的优美柔和飘逸,诗人刘禹锡也曾在泰娘歌并引一诗中,描写歌舞伎泰娘,云:“长鬓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
7、步。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因此惊鸿舞显而易见也是软舞的一种。唐朝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里无疑是最无与伦比的一个朝代,她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后市没有一个 朝代能够企及的开放态度。无论是与在当时被称作胡人的少数民族还是与外国人的交往之中,唐人都是保持着一种开放的态度与之相处,因此来唐留学甚至当朝为官的外族外国人也是屡见不鲜。这样不仅对外使得大唐盛世的威名以及大唐的当时先进的文明得以传播四方,对内也大大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唐朝的乐舞文化也在这股融合的浪潮中逐渐分支出西域乐舞。这些西域乐舞的受众十分广阔,涵盖了从当时的街头市井到宫廷之内。在唐代的乐舞十部之中,就有七部是与西域乐舞有着联系
8、的。不少从西域来的舞伎甚至能够在宫廷之中的太常寺,梨园,教坊之内任职。在玄宗期间设立了“太常四部”:胡部、龟兹部、大鼓部、顾笛部,在这之中大量的使用了来自西域的乐器,如羯鼓,箜篌,琵琶等。在全唐诗之中也记载着不少描写这些乐器的诗篇,最为著名的莫属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云: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几句诗形象的描摹了演奏琵琶这种乐器时的演奏者的情态以及该乐器独有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代 诗歌 乐舞 文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