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工作制度 .pdf
《急救工作制度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工作制度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院前急救工作制度1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物品及常用急救器材(简易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心电图机等设备)完好率必须达到100% 。2 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 不得擅离职守,接到呼救电话后在3 分钟内出诊。3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动作迅速,处理果断,病情允许搬运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治疗。转送过程中,出诊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随时采取救治措施。 如遇危急情况应送就近医院抢救。4如病人在现场确已临床死亡,应详细询问病人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通知其家属。院外非正常死亡,应立即通知公安部门到现场处理。5急救出诊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
2、对象,若有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 120 指挥中心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驶时,应及时向120 指挥中心汇报,请求另派救护车。6急诊科医护人员出诊后,由院内相应科室值班医师负责增援急诊。人员安排有困难时,白天报医务科、夜间报院总值班协调。7病人送至医院后应向院内值班人员进行详细交接,同时写出院前急救病历,病历要完整、清楚、准确。8 完成急救出车任务后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报告,并及时补充抢救药物、更换物品等。9遇突发公共事件(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程序上报医院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由医院立即组织足够的技术力量进行抢救,
3、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120 指挥中心。必要时与公安、消防和防疫等部门进行联系,尽力完成院外救护任务。院外与院内急诊交接制度1院外急救医护人员必须向院内急诊值班人员详细交代院外急症病人的病情:包括主要病史、生命体征、现场检查中的阳性体征和阴性体征、心电监护情况及初步诊断(危重者床边交接) 。2详细交代院外急救经过,包括所用药物、剂量、用药后的病情变化,以及病人或家属的心理状况。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3对创
4、伤病人必须详细交代受伤时间、部位、失血量、骨折是否开放、伤口深度及处理情况,有无重要脏器损伤等。4院内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听取病情汇报,并做好记录,对危重伤病员的交接与抢救应同时进行。无主病人急诊抢救登记报告制度1 对无主急诊抢救病人, 急诊科应按要求填写 无主病例急诊抢救登记表并及时上报医务科或院总值班。2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接到有关无主病人的报告后,应协助科室进行积极救治,并通知院保卫科协助急诊值班人员尽快查明病人身份、住址等情况,及时通知病人家属来院协助救治。3对护送无主病人的人员,应详细登记其姓名、工作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等,以备查询。4无主病人的各种检查申请单、处方、治疗单,应由医院
5、总值班或医务科签字,其欠费由急诊科统一登记,报财务科。急诊抢救工作制度1急诊抢救人员在医院抢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程序进行抢救工作。2一般情况下,抢救工作由急诊科在场的最高职称医师指导抢救,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 治疗、技术操作等困难时, 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迅速予以解决。3重大抢救由急诊科主任或副主任参加,或由相应专科副主任医师以上者指导抢救,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人员共同抢救。有关科室和人员必须积极、及时地给予配合。4遇到特大或群体伤害时,抢救由院抢救领导小组指挥。急诊科主任、护士长或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及时向医务科与主管院长报告。各级人员应听从指挥,按岗定位,各负其责,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救工作制度 2022 急救 工作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