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诊断报告 .pdf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诊断报告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诊断报告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诊断报告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2016 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达到 3 个班级共 100人,2016 年招生为 35 人,2017 年招生 65人。目前共有专任教师 8 名,兼任教师 7 人。一、专业存在的必要性和新背景下专业定位和发展思路中国目前的建筑业正处在传统的粗放式劳动密集型向信息化、工业化、装配式、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时刻。随着国家提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建筑业的发展态势渐趋明朗走信息化、 工业化之路。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出台,建筑业也肯定会走出去,服务于更多的国家市场。1、建筑信息化( BIM技术)的新背景为建设创新驱动体系,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党
2、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深化体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2015 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 +”行动计划,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要求各地加快创新转型发展。2016年上海市住建委发布了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BIM技术推广应用的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作为“十三五”时期本市实施 BIM技术应用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依据。可见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已经在十三五期间要将BIM技术落地生根,推广开去。2、建筑工业化(产
3、业化)的新背景湖南远大集团、万科集团等大型集团已经在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3 天一栋五层楼、 15 天一栋三十层楼、 30 天一栋 90 米大厦等等,已经在一个个的成为现实, 建筑工业化已经迫在眉睫。 整个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将实现由繁重的手工操作转型为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从而大大提高建筑生产率及建筑工程质量。3、专业定位和发展思路通过参加各种行业会议、培训、交流会、研讨会等,以及参观新技术发布会、软件发布会等,并且深入学习了相关软件并在企业进行了软件的应用。同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4、-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上海市、广东省在已经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规定至2017 年,所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建设项目, 必须应用 BIM技术。由此,我们得出了目前行业发展趋势是建筑信息化( BIM技术)和建筑工业化。通过进入企业和项目基层进行调研。我们发现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定位方面需要调整。企业现在紧缺的是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服务于一线的技术人才,尤其面对各种工艺复杂、 难度高的项目, 没有信息技术辅助几乎无法完成。 为适应建筑企业在新技术方面用人的需求,我们将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在建筑信息化(BIM技术)基础上的
5、建筑技术人才。我们改变传统教学内容,适应产业变化,早行动、早突破,实现弯道超车。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 “看懂图、会测量、能计算、懂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我们要结合“施工员、质检员”和“二级建造师”两个层次人员的技术岗位需求, 积极探索符合行业新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解, 工作任务驱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企合作实现专业目标的准确定位,重建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方面进行改革; 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实现教学方法的改变,让任务驱动、 项目教学落到实处,以模块化教学、 教学做一体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将学生的能力分解为若干个模块群,围绕目
6、标,随着任务的逐一完成,学生能力逐步提升、扩大,最终达到专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二、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效果1、专业社会影响力专业在校生数为 100 人,2017年招生 65 人,比 2016年增加了 85% ,增长趋势明显; 2016届无毕业生。 2018 年计划报名参加技能高考的中职学生人数突破100 人,预计 2018年招生将实现更大的增长,前景喜人。2、专业人才培养与资源建设(1)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总课时: 2610 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 47:53 公共、专业基础、专业课时比例:29:11:60 A类、B类、C类、D类课时比例: 422:1036:720:432=1:2.5
7、:1.7 :1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2)教学资料建设课程标准数量: 10 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 10(建立了数字化教学资源, 专业课程均能够使用资源平台上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率:100% (3)教材建设建设省级及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数量:0 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数量:10 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率:100% 开发适应性强的校本教材数量:0 3、专业教学团队目前共有专兼职教师15 名。其中,专任教
8、师数量8 人,平均年龄 26岁。兼职教师 7 人,平均年龄 36 岁。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为1.1 :14、专业实践教学团队(1)校内实践教学团队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00万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 万企业捐赠设备值: 35万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1 个生均校内实践场所使用时间:150 学时(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地接待学生数量: 50 人基地接受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0 人年生均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实训时间:10 天顶岗实习参与人数比例:0 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 05、校企合作(1)协同育人企业订单学生数及所占比例:15 人,占 15%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诊断报告 2022 建设 工程 管理 专业 诊断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