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简答题(带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简答题(带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简答题(带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简答题(带答案)【精品文档】第 8 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简答题(带答案)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桌上备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块,为了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必须先从中选出凸透镜,请你帮他设计两种挑选方案。答(1)太阳光聚焦法:把透镜正对太阳光,能会聚太阳光得到最小最亮光斑的就是凸透镜, (2)近看法:把透镜靠近书报,看到的字迹放大的就是凸透镜。 (3)远看法:用透镜看远处物体能成倒立像的是凸透镜。 (4)观察法: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2)如何粗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说出你的方法。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
2、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这个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和光心之间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节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到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4)请你简要说出实验探究前应怎样合理摆放和调整器材。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 一高度。(5)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
3、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作的轨道(是为水平直线)_垂直_。(6)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为什么?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7)在实验时,她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请你帮她写出一条检验三者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的方法:_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让光源、光屏在透镜的两侧向透镜靠拢然后调整光源、光屏和透镜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8) 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找不到蜡烛的像,可能原因是什么? (1)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蜡烛、凸透镜、光屏不放在同
4、一直线上; (3)蜡烛放在焦点上 (4)蜡烛放在焦点以内 (5) 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但离焦点过近,成像较远,光具座不够长, 光屏呈接不到像。(答案合理即可)(9)实验中怎样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 左右移动光屏,反复比较像的清晰度 (10)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的清晰的像,如果他想使光屏上成的像变大且清晰,该如何调整?答:凸透镜不动,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并使光屏远离凸透镜(11)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像距(填“物距”或“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_在通过移动光屏确定像的位置时可能有误差(12)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
5、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5cm和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答: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 (13)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使结论具有普遍性。(14)随后她将光源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0cm的位置,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像小静由此得出:“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时,凸透镜不能成像”的结论你认为通过这一过程得到的结论是否可信?_不可信 ,理由是:因为小静应透过凸透镜观察
6、是否有蜡烛的像,才能得到此结论(15)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像?说明理由。来自A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汇聚于B点成像,根据光路可逆,来自B点的光线也应会聚于A点成像。由于开始时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物距大于像距,互换位置后,物距小于像距,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6)若在此时,用不透明的纸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那么光屏上出现的像与未遮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用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遮掉,凸透镜的下半部分仍能够将烛焰发出的光会聚到像点,成烛焰完整的像,上半部分挡住,折射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所以像会变暗;(17)在实验
7、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蜡烛向上移;透镜向下移;光屏向上移。(18)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下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的下方(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19)小岩想知道蜡烛火焰和光屏上成的像左右是否颠倒,请你帮他设计实验。两个蜡烛并排放置且烛焰高度不同然后观察光屏上两个烛焰像的情况 (或用嘴轻轻的吹烛焰使其左右摆动然后观察光研上烛焰像的变化情况;或用物体
8、在烛焰前挡住左侧或右侧一部分火焰然后观察光屏上烛焰像的变化情况) (20)某同学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什么?答: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所成的像不会晃动,更加稳定;跟燃烧蜡烛相比,LED发光体更安全、环保(21)小明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如图所示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其原因。因为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所以是实像,成像点在凸透镜的右侧;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是会聚的,经过成像点后
9、是发散的,所以眼睛必须在成像点以外的光线发散区域才能看到这个像(22)某小组实验时对实验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所示。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成像稳定、形状直观、亮度高、减少污染等。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_便于比较像的大小。(23))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移动光屏找像时,看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大致是环状的暗区,如图所示这个暗区是怎样产生的?(注:该实验所用的凸透镜没有边框) 射向凸透镜以外的光线,使屏上形成亮区,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中心区域形成较亮的光斑,在亮区和较亮光斑之间因为没有光线射到光屏,所以产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究 凸透镜 成像 规律 实验 答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