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药和药引word资料1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引经药和药引word资料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经药和药引word资料12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引经药和药引【精品文档】第 11 页引经药和药引 上次讲义的引经药和药引,我本来想简单的介绍一下,不过它既然有,我就重新再整理过,所以把上一次讲义最后一页去掉,换成今天的讲义。我左想右想,到了学期末考,一次考五十味药太多了。你们也记不清楚,平常每次考十味药。我们会抽,事先告诉你们,你们要背。下课的时候,我就把这个翻转过来,你们就这样看,看了以后填那个表,到了学期末,总是有一些东西可以记录。 到了学期末,我们大概会讲完整,所以学期末的考试我用口试,一个一个问。希望你们把上学期学到的东西,看看你们有没有系统性的概念,来面对一些问题。所以,用口试的方式才能了解
2、。否则光交个报告,有时又太迟交.等等,很难看出是否真懂。 下面我们来讲引经药和药引。在前面讲过归经,而引经药是什么呢?就是有一些药物,对人体某些部位,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它的选择性非常的强,也就是归经的现象非常的显著。它可以引导一起用的药,到达一定的地方,提高治疗的效果。这叫做引经药。这样的引经药,其实说起来,还是归经。因为它有所归,才能够引;无所归的话,便无所引。 所以,引经药只是借用某些药物,特别显著的归经性质,来带动其他的药物,到达我们所要治疗的部位。在此,我们就去看所有的五脏六腑,看看有哪些引经药。 系统引经药肝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胆柴胡、青皮心黄连、细辛小肠黄柏、蒿本脾升麻、苍术
3、、葛根、白芍胃白芷、升麻、石膏、葛根肺桔梗、葱白、升麻、白芷大肠白芷、升麻、石膏肾独活、肉桂、知母、细辛膀胱羌活心包柴胡、丹皮三焦连翘、柴胡、地骨皮(上)、 青皮(中)、附子(下)像肝经的引经药是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吴茱萸看过吗?一粒一粒的。川芎、柴胡大家很熟悉,这两味药至少要知道。青皮也不难认。各人拿一些,看一看柴胡是什么长相,川芎虽然大家比较熟,但有时会和别的东西搞混。通常川芎都是切成薄片,较好辨认。吴茱萸就比较陌生了。胆经的引经药也是柴胡、青皮。青皮是绿色的。这些要晓得。因为你要用这些药物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用归类经的药,不归类经的药,通常很少去用它。比如说肝胆经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
4、用柴胡。所以,柴胡是很常用的药。但它的属性是升的作用,如果跑到头顶,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如果碰到血压高的人,还同时需要用一个.来带动它。 问:什么东西不好? 答:当有些人属于高血压的体质的时候,又用到疏肝胆的药。疏肝胆的药通常都会使得气往上冲,冲到头顶。头顶的身体机能会变成一个hyperfunction,反而会使血压更高。为了避免过度的往上冲,最好是有循环。通常会用到前胡,有升有降,就不会堵在一个地方。这是用药的一个法则,换句话说,你把身体看做是一个系统来调整,而非局部区域的组合而已。 心经的引经药有黄连、细辛。黄连我们晓得可以清火;细辛是有一点点毒性的药物。但是热性很强,所以当你心火不足
5、的时候,稍微加一点细辛的话好很。但这个药不能用多,一定要少量,因它有毒素。小肠经用黄柏、蒿本。有些书本上蒿的底下还有个木字,我电脑里面好像没那个字。黄柏是黄黄的薄片,在谁手上?黄柏有清降火气的作用,也有一点滋阴的作用。它利小肠火很好,通常降气。我记得我写过黄耆是上焦,主肺;黄连是中焦,主心脏、胃,到肚脐这一带;黄柏是下焦,主肾、膀胱、小肠。这是它的引经药,所以像现在的人吃了那么多,肚子理积了那么多毒素,要去掉毒气,最好偶而用一些黄柏,但不能用多,肾脏会受不了。 脾经的引经药有升麻、苍术、葛根、白芍。升麻的质地很轻,也有一点点清香,可以把身上的机能活化的药物。而且它还可以将机能往上提升,叫做清扬
6、之气-很清爽。同样地,因为向上升,所以也要注意血压高低。血压低的人,整天昏昏的,这时可以用升麻。苍术也是归脾经,它的药性蛮强的,可以去湿气,健脾利湿的时候用苍术。葛根也是清热的。芍药因为它有点酸苦的味道,所以可以使得脾经去湿的功能很好。就是使得身体肌肉里面水分走得动。否则,走不动就会积在那边。比如说身体有时水气太多就胀胀的,以为是发胖,其实是水太多,用点芍药、苍术。但苍术不能用太多,水去掉太多会很干、很难过。 胃经引经药有白芷、升麻、石膏、葛根。当然还可以有不同的药性。这些都要记得。你念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出现那些物质。一定要浮现出生麻是什么、石膏是什么.。肺经的引经药有葱白、桔梗、升麻、
7、白芷。桔梗有点像树皮压扁,可以尝尝看。升麻、白芷刚才有说过。所以,一味药它组成的成分很多,可以归好几个经。 大肠经的引经药也有白芷、升麻、石膏。石膏、白芷、黄柏,这些在夏天很常用。这是它的引经药,就是它特别容易跑到那里去,如果药物要到那里,就可借它的力量带到该处。 再过来肾经,引经药是独活、肉桂、知母、细辛。独活通常切成小小圆圆的。它也有一点辛辣的味道,一旦到身体,全身有点像吃辣椒的感觉,有往外排废气的作用。所以,水分跟着就跑出去。独活是治疗腰以下的湿气。羌活治疗后背、上半身。如果你腰酸背痛,要先弄清楚是腰酸还是背痛。如果是背痛,就要用羌活;如果是腰以下痛,比如说湿气太重,所以腰以下比较严重,
8、这时要用到独活。如果你都没有这种感觉,不要去用它。还有,肾经引经药还有肉桂。肉桂大家很清楚。知母也是,可以滋阴的。细辛刚才心经有讲过。这些药性都可以激发所谓的肾经的功能,它会入肾,很有效。 这些东西我这样讲,你们都只能记,这个是很难很实际。可是你们要碰到每一味药,机会也不多,所以真正行医的人,有些也是走了一辈子行医路,有很多药没用到,虽然在书上读到过。而我们有穴道电检仪,可以拿药物放在电路上去量,看它和哪一个系统最相关,你就知道引经或归经的意思。这是应该要做的事情,只是我们时间不是很够。 心包经的引经药是柴胡、丹皮。为什么柴胡和心包有关。我在前面有讲过,心包经在中医里面讲,是心脏的包膜。这样的
9、说法,其实和我们临床的经验不太相同,它没有这么局限。心包经其实是指全身主要大血管的循环。这一点要记得。它确确实实和大血管比较相关。心包经是在手臂内侧正中央,手厥阴心包经,它是通过手掌中间的劳宫穴到中冲。这条经络,在Voll电针的临床上,就用来判断所谓的血液循环。而主要是大血管的循环。其实这个英文翻得很好,它翻做heart astriction,非常传神地表达了心包。也就是心脏的血液打出来以后,要有一条路来走。这些路对血液来说是一个限制,astriction就是一个限制,限制它在这里走,就是主要的干线。 另外一个微血管的循环,传统的经络理并没有,可是在Voll的电针里,仅仅就在主要循环的另外一侧
10、,它叫做过敏点。其实那个就相当于生理循环里面的micro-circulation。 问:什么是micro-circulation? 答:过敏点。中指第二节靠大拇指侧的地方,是心包经的检验点;靠无名指侧的点是过敏点,可是事实上它就是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很奇妙地就在这个地方出现。屡试不爽。过敏其实就是微循环上的一些状况、异常,所以会残留一些物质,刺激身体。 这两个点,就是中医讲的心包经。你看这样的循环,通常和肝脏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肝脏是全身储血最大的脏器。肝好与不好,和心包经、和血管的负担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常常用到柴胡。柴胡一用了以后,肝脏的机能变好了,它存血的量变
11、大了以后,血管也会逐渐变好。柴胡用在这个地方感觉上好像直接针对心包,其实心包很难看成一个固定的器官,它是指血管。这之间的作用是间接的。倒是丹皮比较直接到血液。因为丹皮一去了以后,可以去除身体里面的热气。去除以后,血管的张力就会有改变,所以是比较直接入心包经的。从这里面你可以看得出,有些归经其实是间接而非直接的归经。 三焦经在中医里面叫做决渎之官,它是一个排水道。事实上在临床穴位筛检里面,我们发现三焦是和水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不是废水的排水道,它是内分泌。所有的内分泌、荷尔蒙的传递,都靠这三焦经。对中医来说,把三焦经看成是水分的代谢系统。可是事实上重要的是,它是内分泌的系统。它的引经药是连翘、柴
12、胡、地骨皮、青皮、附子。你看,柴胡用得可多了。在过去的经验里面发现,三焦之所以称为三焦,分上、中、下。胸口以上称之为上焦;胸口到肚脐为中焦;肚脐以下称之为下焦。经验显示,地骨皮走上焦,青皮走中焦,附子走下焦。我们这边没有附子。因为它毒性很大,大热大毒,用量要很小心。地骨皮是引经药,比较容易走上焦。 问:附子是生附子、熟附子都有毒? 答:都有毒。所以我们在用药的时候,刚开始尽量不要用附子,还有细辛也是。因为有别的东西可以用。 引经药之外,还有所谓的药引。这有什么差别?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只是药引子什么呢?因为它是一个成药,有时很方便,你有毛病就给你一个成药。比如四君子汤、荆防败毒散.等等,给你一
13、个成药。这样一个药虽然方便,但是每一个人的症状,不会完全符合方剂的症状,多多少少会有差异。这时候怎么办呢?这个药方没有办法照顾到其他状况的话,也不够完美。成药比较没有弹性,所以为了增加一点弹性,就增加一两味药。这个药有很贵重的,也有很便宜的,贵贱都有。贵的比如像人蔘之类。像气不到头顶的时候,通常加一点点人蔘,让这个药往上到达头顶。也有很便宜的,像是普通的葱白。你回到家里面去,切几片姜,或者是洒一点盐、放点醋,这都可以。 所以,成药固然方便,但不能随证化裁。化就是变化,裁就是裁量。也就是你不能随便拆,它是整包的。尤其像现在做成药粉以后,根本就没有办法分。为了弥补这样的缺憾,增强它应用的灵活性,就
14、随着处方,增加一两味药。可贵可贱,可主可次。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扮演配角。不管是引经药也好、药引也好,都是在归经的基础上,来做药物方剂的搭配。这样的一些搭配,慢慢经过长时间经验的累积,就会有一些方剂出现。但是这些方剂到底有没有像记载所讲的那么标准,历代医家都是经过临床试用,看看他所治疗的病患,是否有这样的状况。就是说这个方剂用下去,确实疾病好转。 可是这需要多久的时间?要看你一辈子看的病人有多少。如果一开始看病就失败连连,以后没有多少人会找你看病,这一辈子就没有办法有多少的经验。如果你运气很好,每一次看都好像很成功,门庭若市,那就可能累积许多经验。比如现在内湖二路有一位医生,据说有一个配方可以让
15、人减肥。那个药方子,一周拿一次,就要四千多块。可是挂号是廿四小时都有。甚至南部的人包了游览车,花了两天的时间,前一天去排队挂号,第二天看。看完了以后时间差不多了,就搭车回去。像这样的话,它就可以看很多很多病人。但是否真的很用心看,就不一定了。 这些东西,你不消化,也很难灵活运用它。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拿自己去量。人人都可以量,不管你有没有这个毛病。如果药方是对的话,一量以后,它那个系统就会变得比较正常。甚至于你可以在那里面调剂量。因此,你在很短的期间内,可以累积许多人累生累世的经验,非常地快。所以,当年我学这些中药的时候,就是用这个方式,快速地掌握到一些要诀。但是这个历程对我来说,还是不够。
16、我还是要自己亲自去尝它。大概有四年的时间,我自己吃。其实自己身上毛病多,也有一个好处。天天都去试一些药,换来换去。有些药我吃了以后,就发现真实的状况,确实很强烈的变化。有些药物就没有。 从这里面才能累积经验。因此,把那一套东西学会,可以让你很快的时间,就掌握到很多的东西。也许人家花一辈子的时间,你只要三年、两年就有相当的经验。我一个朋友,很可惜很可惜。他是一个西医。他也是用这个办法,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把中西药都学到相当好的地步,看病看得很好。他到中国大陆去,讲说中药应该这样搭配,那些老中医都吓一大跳:这么年轻,怎么懂这些?他非常高兴,常常会写信问我,因为他人住台中。可是很可惜,就在前年,因为他
17、还很年轻,有一天去看女朋友,回家的路上,被一个年轻小男孩骑摩托车把他撞死了,留下七八十岁的父母。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他学中药的速度非常地快。中药是很不容易学的。可是,若能透过合适的方法,其实是很快地可以累积经验,而且这经验非常完整。 在所谓的有名的中医师所开的药方,能照顾到身体两个系统,已经很有名了,看病看不完。能够照顾到三个系统的,已经被称为神医。可是,事实上你透过穴道电检仪,好好的去量的时候,很容易就照顾到超过五个系统。所以,在我学习的经验里,它是非常好的工具。很多人不晓得它的好,只觉得这个测量方法好简单,不知是否可靠。你要自己去试,不试过很难知道这么简单的东西,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个时代,
18、我常常举一些很简单的例子,告诉你们说,有些像玩具一样的东西,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你晓得吗?把一个磁铁棒,往一个线圈里面一丢,就发现线圈里面有电流流动,就已经开始了电器化。一个电流流过一个导线,旁边的磁针偏转了一下,这就是电动化的时代。看起来有没有什么惊人之处?没有!可是它代表截然不同的意义。 所以,很多人有眼光,看到一点点就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一般人是到了眼前都还看不懂。要学这些东西,要用一点心。你看这些东西累积几千年传下来,在中国的历史上,若没有这套东西,中国人的生存都有问题。这套东西你要说它完全一无是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古人不会笨到那样,把假的东西都当真,一直传下来。因为它要面对现实。
19、很多人说,中药比较慢,西药药效比较快,你试试看,如果是毒药,那是都一样快。即使不是毒药,中药你只要用刚才我讲的去湿的药物,你稍微用多一点,也有时候会死掉。它完全没有毒性,也会死人。 还有,你把药性的升降弄清楚,一个人哪怕他是很健康,你只要把降的药用多一点,整个人不要几分钟就走样了,完全没有力气。再用多一点点,他一下就死了。所以,中药因为是复杂度很高的单味药,不容易拿捏得很准确。可是一旦拿捏准确,喝一小口以后大概过个三分钟再去把脉,脉象已经变。如果我们用仪器量,根本不必吃就放在旁边,一量就知道。所以,没有说快慢,只是用药是否对准。没对准什么东西都很慢。 药物的补泻 讲到药性归经,只能讲到前面那个
20、部分。下面我们还要看,药物还有不同的分类。药物的补泻。什么叫补?指的是培源固本、助长体能。就是补中气虚衰的意思。用现在医学的角度,或是我前面讲过的一些道理,你可以这样想:所谓的补,就是强化它应有的生命功能,这就是补。 什么叫做泻?袪邪平亢,纾解偏胜。这个袪邪,就是把身上疾病的信号去除,或疾病的因素去除,这叫做泻。平亢呢? 亢的意思,是指正常的生理机能强过头,也不对。这时候要把它消除下来。 平就是中庸的意思。回到中庸的状态,这个也叫做泻。 所以,古人说补虚泻实,这个实有两个,一个是疾病的强势要削弱,另一个是自己正常的机能过度了,也要把它削弱,这个都叫做实。所以叫袪邪平亢。 纾解偏胜,偏胜就是管一
21、边,这个叫泻实邪。要弄清楚。 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面,已经有一些准则。它说:形之不足者,温之以气。就是说形状萎顿,整个样貌有点撑不起来,这时候补气,补气的药在这里面,你要有一个新的认知,除了古人讲的气这么单纯一个字眼之外,其实它有一个实质的意义。你晓得,每一个细胞膜内外都有正负电位,外面是负,里面是正的,撑起来的一个电网。我说过,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强的电网。你比细胞膜看成厚度是一公尺的话,你要模拟那个细胞膜的电网,一公尺的两边要加多大的电压?要加六百万到七百万。你看那有多强!我们铁路电气化的电压,是两万五千伏特。两万五和六百万,可见有多大?所以,细胞是靠这层细胞膜的油脂,好像馊水浮油的油
22、脂。可是那个电网撑得那么紧,变成一个很牢固的核,剩下的一点点窗口,就靠它的电信突然转换的时候,把物质吸进来,把东西送出去。 因此,细胞膜其实是一个电信撑起来的膜,当你形容枯槁的时候,就是气不足,是什么东西的气不足?生理电的不足。也就是你消耗了一整天以后,整个眼窝也陷下去,全身好像撑不住了,生理的电缺少。这时候如果好好充一点电,就会回复生理状况。当你睡一觉以后就不一样了。如果要捕的话,要温之以气,因为这个补的时候,这要用到许许多多推动电荷的能量,多少都会产生热,即温。 精之不足者,补之以味,身上的精气-这个精字指物质。要补之以味。 味就是比较物质化的部分,让它稳定,否则你就会恍恍惚惚的,或者是缺
23、乏后继之力。 用这样的概念来看,药味的补泻,在临床上就有了一些准则。 气和味它的作用,主治的症候,还有你要用补还是泻.等等。要的气是属于温热的,它的味道是属于辛或甘的,作用是用来袪寒的,什么时候要袪寒呢?阴盛的时候,就是寒证,根本没有活力的时候。甚至手脚会发冷。但是这个阴证有时不要弄错,有时是虚的,不是真实的。所以阴盛,看这盛字要记得,在中医里面讲这个盛是指真的是寒气很重,这时候要泻。你以为这个时候要补,其实是要泻风寒。 如果是寒性的药物,甘咸的药物,可以用来养阴。这是阴虚的时候。这个阴需的状况,在肝癌末期的病人,变成肝硬化,很明显。它会有些什么症状?标准的一个症状。我有一个台中朋友,得了乳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引经药 word 资料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