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8页文档资料.doc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8页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8页文档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精品文档】第 8 页泗县三中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号: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课时使用时间当仁,不让于师新授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认识孔子形象。3、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学习重点、难点分析本文的主要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结合注释,阅读本文,掌握如下基础知识。 1、为下列划线字注音 喟然()莞尔()饥馑()哂笑()沂()牖()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为知道之斯行 夫子矢之曰毋吾以也鼓瑟希莫春者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叔孙武叔毁
2、仲尼: 多见其不知量也: 颜渊喟然叹曰: 仰之弥高: 如有所立卓尔: 当仁: 子之武城: 饥馑: 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且知方也: 以俟君子: 舍瑟而作: 异乎三子者之撰: 为国以礼: 博我以文: 4、分析如下特殊句式。 是丘也: 不吾知也: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二、理解文章内涵,进一步认识孔子的形象 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一)弟子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 (二)孔子对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三)孔子眼中的弟子是怎样的呢? (四)回眸孔子经典神情: 归纳总结: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五)结合今天的师生关系,你如何评价孔子与弟子的关系?五、练习拓展: 完成下列习题 1、本文“之”字的意
3、义与用法小结: (1)他人之贤者,丘陵也。(2)夫子之得邦家者(3)仰之弥高(4)天厌之(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6)亡之,命矣夫(7)子之武城_ 2、“焉”字意义与用法: (1)割鸡焉用宰牛刀!(2)赡之在前,忽焉在后 (3)愿为小相焉3、固定结构: (1)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2)予所否者,天厌之。- 4、特殊句式: (1)吾无隐乎尔。-(2)不吾知也!-(3)当仁,不让于师-(4)浴乎沂,风乎舞雩-(5)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教学设计泗县三中高二语文导学案答案 编号: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课时使用时间当仁,不让于师新授22012、10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句式,提高文言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让 师导学案 文档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