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8.1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8.1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找次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所有待测物品中找出唯一一个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的次品,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中尝试把这种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节课通过从3个、5个、9个,8个待测物品中找出一个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
2、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二、学情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示意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节课中涉及到的 “可能”、“一定”、等知识点学生在此之前都已学过。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3、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方法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和最优策略。六、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目标出示。1.师: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上课之前,老师先请你们看一节电视小片段(出示)。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看出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失事是因为不合格的产品造成的。)教师可借学生的话题引出“次品”,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做“次品”2.师引导小结:机毁人亡的事件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也让我们体验到“次品”的危
4、害,可见严格检验不让“次品”流入市场是多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找次品(板书:找次品)。【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画面、惊险的事件,一上课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让学生明白”次品”在现实生活给我们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明白找次品的重要性,渗透思想教育。】(二)初步感知、寻找方法。1、出示3瓶口香糖,说明:在这3瓶口香糖中有一瓶少了2颗是次品,你能帮老师找出那一瓶吗?学生自由发言。在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引出一般情况找次品用天平秤的方法:板书:天平秤)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
5、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原理对托盘两边的物品进行比较就可以了。2、反馈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利用天平来找出这瓶口香糖的呢?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可以模拟天平称的过程。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双手模拟天平称的过程更能充分地帮助学生内化。学生回答后小结:可以把其中的2瓶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中,如果天平平衡则没放上去的那一瓶少装了;如果天平不平衡则翘起一端的托盘中所放的那一瓶少装了。3、出示例题:从5瓶口香糖中找出少装了的那瓶次品,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小组讨论: (1)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 (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3)假如天平
6、不平衡,次品在哪里? (4)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到次品?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填好表格汇报(出示)分成的份数及每份的个数称的次数保证能找出次品需称的次数(至少)3(2,2,1)1或225(1,1,1,1,1)1或22【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中的偶然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三)自主探究、方法多样。出示例题1、8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1、分析“至少称几次能保证”得出:能够找出次品的最少次数。8个零件至少称几次呢?请你大胆猜一猜。(学生猜一猜,感悟到不太容易得出结论,那么)每
7、人先独立思考借助手中的工具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将思考过程用图示画出来。)然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2、出示(小组合作) (出示幻灯片)【学生根据第二环节的实践经验,可能会出现4种情况。(出示幻灯片)3.学生反馈的设计方案让学生边操作边讲解。【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4种方案:把8个物品平均分成2份,每份4个,最少需要称3次才一定能找到次品;把物品分成3份(3、3、2),这种方案只要称两次就一定能找到次品。其余两方案也是3尺、4次。4.请观察这几种方法,你认为那一种方法最好?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比较并展开讨论:想想为什么方法2的次数是最少的?你觉得它会和什么有关系呢?问题2:方法二是分成
8、3份。说明分成3份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第一次排除的个数最多。我们再看看方法二把物品分成3份每份物品的个数有什么特点?(最多和最少很接近,只相差1)师生共同小结:像这种情况我们就把它叫做“尽量平均分” (板书)。所以我们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时,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尽量平均分成3份。也就是最多的份数与最少的份数的个数只差1个。就能用最快的方法一定把次品找出来。【设计意图: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多样方法,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尝试“找次品”的各种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并从中优化出平均分三份的方法是最好的。】(四
9、)精讲点拨、优化方案。探究9个零件中有1个是次品,怎样秤用的次数最少呢?生反馈设计方案。(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方案写在表格中)比较:哪种方法最好?(看出方法二。)问题1:我们知道了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汇报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的次品时,把检测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板书:平均分成3份)【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对比,自悟找次品的最优方案,】通过学生讨论汇报肯定他们的表现,同学们不仅能够顺利地把次品找出来,还总结出了一定的方法。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号,如果遇到你们,他的命运也许要改写。次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甚至于灾难,一旦流入市场后果不堪设想,不合格的种子会让农民颗粒无收,不合格的药品只会加重病情,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让我们用智慧、用知识找出次品、消灭次品。出示习题(五)巩固练习、检测目标(1)有10瓶水,其中9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2)有15盒饼干,其中的14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可以保证找出这盒饼干?(六)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构思与理解。 谢谢大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