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一单元《过节和观灯(沈从文)》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一单元《过节和观灯(沈从文)》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一单元《过节和观灯(沈从文)》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过节和观灯教学设计教学重点: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作品,把握课文内容。2、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教师引导。3、情感价值观:了解中国传统习俗,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国传统习俗,培养学生爱国情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而传统节日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同学们,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呢?为什么?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些特定的节日习俗。那么,这些节日习俗又有怎样的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沈从文先生的过节和观灯来探究这一问题。二、整体感知首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然后结合文本回答大屏
2、幕上的问题。(展示PPT)(2分钟左右)1、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对于我国的历史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明确:这些节日影响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丰富人民生活的内容,扩大历史文化的面貌,也加深了民族团结的感情。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与节庆密切相关的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材料说明了什么?明确:(展示PPT)作者从饮食、娱乐、穿着等方面描写了与节庆密切相关的生活,这样安排材料说明节庆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影响深远。三、问题探究(过节)1、在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明确:端午节2、端午节有哪些节日习俗呢?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明确:同学们介绍的十分详细,原来我们的端午节有这么多习俗。可见我们的传统节日
3、习俗俗是十分丰富的。(板书:内容丰富)3、 那么在这众多的风俗习惯中沈从文先生对哪个有着深刻的记忆呢?明确:赛龙舟(展示PPT)4、文章介绍赛龙舟的语句有哪些?从哪些方面介绍赛龙舟的?明确:1、龙船的形制特点:龙船多窄而长,有的且分五色,头尾高张,转动十分灵便2、赛船的日期:正式比赛或由初三到初五,或由初五到十五3、赛船的具体情景:欢快、热闹)(展示PPT)5、我们知道端午这个传统节日 本来源于江南,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文化互动,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共同性的节日,一些节日中的生活习俗也带有普遍性了。但“赛龙舟”的风俗却一直仅盛行于江南,这是为什么呢?明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江南多河流和
4、湖泊,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二是北方虽然也有河流,但端午前后的气温没有江南这样暖和。民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往往都是与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节日有着怎样的特点呢?板书:地域差异。6、对于赛龙舟,作者除了具体介绍赛龙舟的风俗还写了什么?明确:列举历代古画和工艺品(展示PPT)7、文中作者列举历代古画,考证丰富。对于表现对端午节的印象有什么作用?明确:把它从现实生活中挪到画卷上,说明龙舟文化在我国民族文化生活中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不仅成为古代绘画艺术的一种表现资源,而且对明清的工艺、西南各省民间的服饰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其独特的。板书:文化意义补充讲解:随着时
5、间的推移,赛龙舟走向了世界,它先后传入日本、越南及英国等地,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11年5月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用它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见证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三、问题探究(观灯)那么像这样的传统节日习俗,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呢?下面让我们跟随沈从文先生一起去观灯!看一看灯市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变化过程?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回答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1、灯市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部分的第1段有着怎样的作用?明确:实起于唐初,发展于两宋,来源则出于汉代燃灯祀太乙。(板书:历史悠久)作用是引出唐宋笔记关于灯市盛况的记载,领起下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节和观灯沈从文 人教版 高中语文 选修 中国民俗 文化 第一 单元 过节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