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案(8篇)正式版word精品文档18页.doc
《孙权劝学教案(8篇)正式版word精品文档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权劝学教案(8篇)正式版word精品文档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孙权劝学教案(8篇)正式版【精品文档】第 18 页孙权劝学教案孙权劝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言字词3、透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4、物塑造,正面描述与侧面描述相结合及比较手法的运用。5、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与伤仲永比较)重点:1、字词。(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难点: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教学设想: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
2、词自读质疑。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课时:1课时预习:熟读课文,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并记下疑点。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二、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透过预习孙权劝学,你们觉得资治通鉴就应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明确:了解文学常识的目的是: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和修养,并给我们带给进一步学习、看书的基础。三、全班朗读全文。用幻灯片打出几个就应注意的读音。四、字词过关。昨日已经让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预习课文了。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大家的重点字词和字词疑点。1、每个小组至少提出3个重
3、点字词,并解释词义。2、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字词疑难点。给学生2分钟的交流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回答。五、翻译全文。请一个同学翻译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出翻译不恰当的地方和翻译得精彩的地方。(教师总的指导)六、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了课文之后,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吕蒙为什么能够打败关羽呢?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谁起了重要作用呢?孙权。请大家再次深入地阅读课文,想一想孙权、吕蒙是什么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从哪里能够看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孙权吕蒙我们在最后一课中学了很多描述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那么,在这篇课文中,主要采取了什么描述方法呢?对话。我们明白对话是人讲的话,不同
4、的人有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神态。请我们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朗读,一个人扮演一个主角。试着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感情、语调。请几个小组来读一读,互相交流。七、总结。这是的一篇关于劝学和学习的文章。我想我们大家要反问一下自己:我是一个好学的人吗?我正在用学习完善、发展自己吗?如果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最重要的目的也就到达了,司马光也能够含笑九泉了!八、作业。1、小练笔(任选一题):(1)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小作文当吕蒙碰到方仲永2、新学案第15课。孙权劝学教案(二):教学资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
5、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2透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三)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教学重点、难点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1故事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
6、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2作品介绍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释。)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1读一读(1)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2)全班齐读。(3)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能够相互讨论。(4)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5)故事复述。2议一议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
7、,孙权为什么劝,是怎样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期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
8、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三、模仿表演,体验反思1、模仿表演请三位同学分主角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2、体验反思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四、总结存储,课外延伸1、总结存储本文透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2、课外延伸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此刻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
9、,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能够用此语。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课后背诵全文。板书设计孙权劝学资治通鉴不可不学,学习的必要性,正面描述劝,现身说法,学习的可能性,人物对话结友而别,鲁肃的言行,侧面烘托孙权劝学教案(三):孙权劝学教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活动。2、品味语言,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提高自学潜力。学习重点、难点: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2、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学习安排:二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了解作品:、读译课文,理解文意1、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
10、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根据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的语气。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C'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E'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2、译一译: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疑难词语探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文言常用词语。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
11、流,教师适当提示、指导。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a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应理解为:长兄怎样明白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样,为何。c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3、议一议: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刮目相待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证明的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二、导学过程、小组展示合作探究,互动释疑1、合作探究: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怎样的感情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
12、境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四、模仿表演,体验反思1、模仿表演:2、体验反思:你怎样看待吕蒙读书迅速长进这一事情?这对你有什么启示呢?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1、总结存储:2、课外延伸: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孙权劝学【拓展阅读】鲁肃过蒙屯下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能够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
13、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国志吕蒙传节选)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过:(2)诣:(3)就:(4)悉: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3句子翻译(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译文:(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译文: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答:5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答:_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课后背
14、诵全文。孙权劝学教案(四):教学目的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重点、难点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文章的资料和主旨。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教学时间:一课时一、课文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二、简介作者作品。1司马光,北宋
15、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带给历史经验和教训的。三、学生齐读课文。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但当涉猎:只见往事:明白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样明白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样,为何。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资料是什么?劝学。2吕蒙理解了孙权的推荐吗?辞十就学。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透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4鲁肃与
16、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理解: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正面写劝学经过,透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思考讨论: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
17、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2请两位同学分主角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思考讨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情绪?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
18、当于啊。3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清说明。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证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六、背诵课文。(可当堂检查)七、说话训练: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八、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一、二。板书设计:孙权劝学资冶通鉴劝学:辞就(恳切、关心)议论:非复吴下阿蒙(惊异、赞叹)何见事之晚(自得、自豪)孙权劝学教案(五):【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朗读课文,正确断句、停顿;2.理解文章大意;3.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4.领悟并学习文章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19、。学习侧重点1.朗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并能熟读成诵;2.学习文章以下几点:语言上的言简意赅,选材上的详略得当,人物塑造上的正面描述与侧面描述相结合及比较手法的运用。(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理解各篇文章的资料,注意它们各自的写法,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读为突破口,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艺术上的特色。)【自读程序】1.初读。整体感知课文,有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解决,结合注释粗晓大意。教师适时点拨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2.速读。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状况。3.竞读。看哪位同学将对话的语气读得最到位。4.研读。读自及鲁肃过寻阳至文末一段,思考吕蒙有了怎样的变化,给人怎样的启示。5.背诵。
20、(解说:以上的程序设计体现了读思结合的阅读原则。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借速读来加深对课文故事情节发展的认识。如: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是一开始就立刻听从的吗他本人在学习前后有何变化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竞读则既检验了同学们对人物语气的把握状况,又是对朗读水平的一种促进与提高。第四步的研读则重在让学生体会孙权的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中的益处是怎样在吕蒙身上体现的,并使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对读书的认识,激起他们对读书学习的兴趣。最后的背诵是对以上四步阅读的一个总结深化,使阅读过程中的诸多收获得以巩固与积累。)【自读点拨】1.资料补充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
21、建立者。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阳县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从孙权攻占各地后随周瑜等破曹于赤壁,又定计取荆州,擒关羽。授南郡太守,封居陵侯。2.重难点分析以对话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三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王,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劝学 教案 正式版 word 精品 文档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