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完).doc
《针灸学(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完).doc(1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针灸学(完)【精品文档】第 198 页针灸学绪 言针灸学是研究针刺和艾灸等治法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部分。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明显和经济安全等优点。因此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针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针法是运用各种金属针刺入穴位,运用不同手法进行治病的方法;灸法是采用艾条、艾柱点燃后熏灼穴位治病的方法。由于二者都是通过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常配合使用,所以合称为针灸。针灸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即利用锐利的小石片(即“
2、砭石”)砭刺体表某些部位来治疗疾病。此即针法萌芽阶段的所谓“砭术”。据说文解字载:“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经亦有“有石如玉,可以为针”之说。这是关于石针的较早记载。灸法的产生在火的发现和应用之后,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身体的某一部位受到火的烤灼而感觉舒适或病痛减轻,经反复实践,选择了易于点燃、火力温和并且具有温通血脉作用的艾,作为施灸的原料,从而形成了灸术。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苦恼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即指此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也由石针、骨针、竹针而逐步改变为铜针、铁针、不锈钢针。同时由于医疗经验的不断丰富,针灸腧穴不断增多的基础上,前人便按照腧穴的主治作用,结合针刺的感应
3、情况和古代的解剖知识,把这些具有相同或类似作用的散在腧穴进行归类,并从理论上加以阐述,逐步形成了经络学说。据文献考察,早在三千年以前,我国医家已把针灸临床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周代医书,即记载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篇帛书。帛书除载有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各种疼痛、痉挛、麻木、肿胀等局部症状及眼、耳、口、鼻等器官症状外,还有一些全身症状,如烦心、嗜卧、恶寒等。当时对这些病症,都是用灸法治疗的。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对经络、腧穴、针炙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治疗原理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的针灸理论体系。现存最早的论述针灸的专书是晋代皇甫谧
4、编著的针灸甲乙经(公元282年)。该书在内经的基础上,对针灸理论进行了整理,依照不同部位确定了三百四十丸个穴名,为针灸专科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针灸学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绘制了三幅彩色针灸挂图,分别把人体正面、背面、侧面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用不同颜色绘出。王焘又绘成了十二幅彩图,并在外台秘要中重点介绍了灸法,唐代“太医署”中设有针灸专科,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工等。从事专业工作。北宋王惟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公元1026年),当时曾刻在两块石碑上,树立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供学习者拓印和阅读。公元一0二七年,王氏还创造了两座针灸铜人,为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明代杨继洲的针灸
5、大成(公元1601年)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广搜文献,是继内经甲乙经之后的又一次针灸学术大总结。此后,由于西洋医学的传入和反动统治者的崇洋媚外政策、针灸医学遭到摧残,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针灸学得到迅猛发展,各地先后成立了中医学院,设立了研究针灸的专门机构。尤其是近年来,许多中医学院设立了针灸系,培养了大批的高级针炙专门人才,针灸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针灸医学对其他国家的医疗保健事业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约在公元六世纪,针灸医学传入朝鲜,七世纪时朝鲜曾以针灸甲乙经等书为教材。公元五六二年我国吴人知聪携带甲乙经东渡,把它介绍到日本。公元七0一年,日本开设针灸科,至今还开办针灸专科学校。公
6、元十七世纪末叶,针灸学传入欧洲。近年来,许多国家除医院设有针灸专科外,还纷纷成立了一些研究针灸的专门机构和针灸学院等,并多次召开国际性针灸学术会议,1987年成立了世界针灸联合会。世界卫生组织也已宣布,可用针灸治疗的疾病约300余种,疗效较好的约100余种,可治愈的约67种。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第一章 经络总论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内经关于经络的记载说,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护协调和相对平衡。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经和络既
7、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指经脉,犹如途径,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为络脉,它譬如网络,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所谓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经气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循环流注、如环无端、昼夜不休。人体通过经气的运行,以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活动,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了协调和相对平衡。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对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经络的组成和作用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许多孙络、浮络等组成。(表101)表101经络的组成经络经十
8、二经脉意义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又称正经作用运行气血的主要干道特点分手足三阴三阳四组,与脏腑连属,有表里相配,其循环自肺经开始至肝经止,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各经均有专定的腧穴 奇经八脉意义不直接连属脏腑,无表里相配,故称奇经作用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以调节十二经气血特点任督两脉随十二经组成循环的通路,并在专定的腧穴,其他六脉不随十二经循环,腧穴都依附于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意义正经旁出的支脉作用加强表里经脉深部的联系,以补正经在体内外循环的不足特点循环路线走向均由四肢别出走入深部(胸、腹)复出浅部(头、颈)十二经筋意义十二经脉所属的筋肉体系作用联结肢体骨肉,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特点循环走向自四肢末稍走
9、向躯干,终于头身,不入脏腑,多结聚于四肢关节和肌肉丰富之处 十二皮部意义十二经脉所属的皮肤体质作用联结皮内,加强十二经脉与体表的联系,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应区 特点分区基本上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一致络十五络意义本经别走邻经而分出的支络部作用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特点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各有一个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共为十五别络孙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网罗全身(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经的总称。由于它们隶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结合脏腑、阴阳、手
10、足三个方面而定的。阳分少阳、阳明、太阳;阴分大阴、厥阴、太阴。根据脏属阴、腑属阳、内侧为阴、外侧为阳的原则,把各经所属脏腑结合循行于四肢的部位,订出各经的名称。(表102)即属脏而循行于肢体内侧的为阴经,否则为阳经。十二经脉的作用主要是联络脏腑、肢体和运行气血,濡养全身。表102十二经脉名称表阴经(属脏)阳经(属腑)循行部位(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手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阳明大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上肢前线中线后线足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下肢前线中线后线十二经脉的循行特点是:凡属六脏(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阴经”,它们从六脏发出后,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
11、部,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的经脉标为“阳经”,它们从六腑发出后,多循行四肢外侧面及头面,躯干部,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十二经脉的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手足三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十二经脉通过支脉和经络脉的沟通衔接,形成六组“络属”关系。即在阴阳经之间形成六组“表里头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脏络脏。(表103)。表103十二经表里关系表手阴经阳经太阴
12、肺经(外侧)阳明大肠经厥阴心包经(中间)少阳三焦经少阴心经(内侧)太阳小肠经表里相对足阳经阴经阳明胃经(前侧)太阴脾经少阳胆经(外侧)厥阴肝经太阳膀胱经(后侧)少阴肾经表里相对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为: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周而复始,环流不息。(表104)。(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故称“奇经”。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溢蓄、调节作用。任脉:为诸条阴经交会之脉,故称“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督脉称“阳脉之海”,诸阳
13、经均与其交会,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脉均与其交会,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诸经。阴维脉,阳维脉分别调节六阴经和六阳经的经气,以维持阴阳协调和平衡。阴跷、阳跷脉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的开合功能。奇经八脉中的腧穴,大多寄附于十二经之中,唯任、督二脉,各有其专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经,是针灸学科内容的重要部分,由于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环路线和病候及其专属腧穴主治;它不但是经络系统的主干,而且在临床上还是辩证归经(诊断疾病)和循经取穴施治的基础。因此,学习针灸学,必须熟悉和掌握十四经所具有的特点。(三)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
14、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手太阴别络从列缺分出,别走手阳明;手少阴别络从通里分出,别走手太阳;手厥阴别络从内关分出,别走手少阳;手阳明别络从偏历分出,别走手太阴;手太阳别络从支正分出,别走手少阴;手少阳别络从外关分出,别走手厥阴;足阳明别络从丰隆分出,别走足太阴;足太阳别络从飞扬分出,别走足少阴;足少阳别络从光明分出,别走足厥阴;足太阴别络从公孙分出,别走足阳明;足少阴别络从大钟分出,别走足太阳;足厥阴别络从蠡沟分出,别走足少阳。任脉、督脉的别络以及脾之大络主要分
15、布在头身部。任脉的别脉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灵枢经脉曰:“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细小的孙络,分布极广,遍布全身。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四)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
16、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在头项部合于六阳经脉,故有“六合”之称。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腘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安 ,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分别从所属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
17、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由于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如手足三阴经穴位之所以能主治头面和五官疾病,与阴经经别合于阳经而上头面的循行是分不开的。此外,由于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部的联系,故而突出了头面部经脉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五)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
18、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十二经筋行于体表,不入内脏,有刚筋、柔筋之分。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阴)经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 页(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经筋为病,多为转筋、筋痛、痹证等,针灸治疗多局部取穴而泻之,如灵枢经筋载:“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六)十二皮部十二皮部
19、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即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为依据而划分的,故素问皮部论篇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体机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近现代临床常用的皮肤针、穴位敷贴法等,均以皮部理论为指导。二、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经络与全身各部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前面所介绍的内容之外,还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理论。这些理论是在论述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强调了人体四肢
20、与头身、内脏与体表的特定联系,说明了四肢下端的特定穴与头、胸、腹、背腧穴的对应关系。掌握这些理论,不仅可以加深对经络分布的特殊规律和气血运行的特殊状况的认识,而且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一)标本“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是树梢,意为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是树根,意为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十二经脉均有“标”部与“本”部。如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穴为跗阳,其标在两络命门(目),穴为睛明。根据灵枢卫气所载十二经脉标本的位置,结合相应腧穴列表如下。本 标十二经脉部 位 相关腧穴 部位 相应腧穴足太阳跟以上5寸中跗阳 两络命门(目) 睛明足少阳窍
21、阴之间 足窍阴 窗笼(耳)之前 听会足少阴内踝下上3寸中交信、复溜 背俞与舌下两脉 肾俞、廉泉足阳明厉兑 厉兑 颊下、挟颃颡 人迎足厥阴行间上5寸所中封 背俞 肝俞足太阴中封前上4寸中三阴交 背俞与舌本 脾俞、廉泉手太阳外踝之后 养老 命门(目)之上1寸攒竹手少阳小指次指之间上2寸中渚 目后上角、目外眦 丝竹空手阳明肘骨中上至别阳 曲池 颜下合钳上 迎香手太阴寸口之中 太渊 腋内动脉 中府手少阴锐骨之端 神门 背俞 心俞手厥阴掌后两筋之间2寸内关 腋下3寸天池(二)根结“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
22、部。元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指出“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意为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灵枢根结记载了三阴三阳的根与结。经脉 根(井穴) 结太阳 至阴 命门(目)阳明 厉兑 颡大(钳耳) 头少阳 窍阴 窗笼(耳)太阴 隐白 太仓(胃)腹少阴 涌泉 廉泉头颈厥阴 大敦 玉英、膻中胸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根”有“本”意,“结”有标”意。“根”与“本”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与“标”部位在上,皆为经气所结、所聚之处,为经气之所归。但它们在具体内容上又有所区别,即“根之上有本”,“结之外有标”,说明“
23、标本”的范围较“根结”为广。“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即经气的集中和扩散;而“根结”理论则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反映出“根”与“结”之间经气流注较为集中。标本根结的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的流注运行状况,即经气循行的多样性和弥散作用,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说明四肢肘膝以下的特定穴治疗远离腧穴部位的脏腑及头面五官疾病,头身部穴位治疗四肢疾病有其生理基础,为临床治疗“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气街“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灵枢卫气记载:“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灵枢动输又指出:“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说明了头、胸、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