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采煤、掘进专业.pptx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采煤、掘进专业.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采煤、掘进专业.ppt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采煤、掘进专业,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2020年6月3日,倪建明,1.标准化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1964年,煤炭部就提出 “质量标准化”的概念,在全国掀起了严把质量“毫米”关,消灭劣质工程的热潮;,直到现在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标准化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煤炭工业的发展,提升了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水平,成为改善井下生产条件,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1986年煤炭部在总结肥城矿务局经验基础上,开展了“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活动;,2003年国家局在七台河会议后,首次提出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概念;,2004年国务院
2、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首次明确提出“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2.标准化是随着工艺和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发展,随着技术和装备的不断进步,煤矿标准化的考核内容、侧重点,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新版定义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八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八十年代的重点是工程质量、工作质量和文明生产环境;,03年以后纳入了安全管理的内容;,13年版在采掘专业强调了对工程条件的“变化管理”和重大隐患排查;,17年版在强调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同时,引入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3.标准化考核内容的针对性和前
3、瞻性,每一版的标准化的考核内容、分值分配,都在随着煤矿技术和装备的进步而不断地调整,既紧贴煤矿生产实际,又充分地体现了前瞻和引领的作用。,随着采掘机械化的不断发展,13年版首次将机械化、设备选型纳入纳入考核内容,首次对从业人员的资质提出了要求,在掘进专业中首次提出了辅助运输问题。,随着技术和装备的不断进步,17年版在采掘专业中对设备选型和设备管理的内容不断增加,增加了采掘机械化考核的分值。,近年来煤矿从机械化开始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新版标准提出了“一井一面”、“一井两面”的生产模式,出口管理增加了防冲内容,特别增加了“发展提升”的附加考核项,对采掘实现智能化、锚杆采用无损检测技术的加分,
4、充分起到了前瞻、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随着考核范围、内容的调整,采掘专业的权重,从17版的0.09调整到0.07。,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采煤专业,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2020年6月3日,倪建明,1.基础管理,2.质量与安全,3.机电设备,4. 岗位规范,5.文明生产,6.发展提升,4条,“一井一面”、“一井两面”,4条,3条,3条,合并1条,2条,1条,增智能化开采,1.重大事故隐患,2.采煤工作面评分,3.采煤部分评分,4.附加项评分,职工素质及,职工素质及,6.发展提升,1.重大事故隐患,4.附加项评分,1. 批准的采(盘)区设计,同时生产采煤工作
5、面个数;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持续提高采煤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3.采用“一井一面”或“一井两面”生产模式;,4.有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技术管理体系健全。,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装201151号): 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个数符合煤矿规程第九十五条: 一个采(盘)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个采煤工作面作业,一个采(盘)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者多煤层开采的,该采(盘)区最多只能布置2个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关于加强煤矿井下生产布局管理控制超强度生产的意见(发改运行2014893号)
6、: 采煤工作面优先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选用技术先进、配套合理、可靠性高的综采装备,逐步提高工作面自动化程度。严格限制炮采工艺,淘汰非正规开采工艺。 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0283号): 加快智能化改造,在采掘(剥)等生产经营管理环节进行智能优化提升,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作业人员。,1. 工作面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符合作业规程要求;,2.工作面出口畅通,进、回风巷支护完好,无失修巷道,巷道净断面满足通风、运输、行人、安全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的需要;,3. 工作面通信、监测监控设备运行正常;,4. 工作面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措施符合规定。,安全防护设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7、第一百一十四条 工作面转载机配有破碎机时,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 第一百三十三条 倾角在 25以上的小眼、煤仓、溜煤(矸)眼、人行道的上口,必须设防止人员、物料坠落的设施。 第四百四十四条 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带电体及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护罩或者遮栏等防护设施。 第三百七十四条 采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运输时,机头、机尾、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处,应当设防护栏及警示牌;在大于16的倾斜井巷中使用带式输送机, 应当设置防护网;行人跨越带式输送机处,应当设过桥。,安全措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第一百零一条 采煤工作面所有支架必须架设牢固,并有防倒措施。 第一百一十四条 工作面倾角大于 15时,液压
8、支架必须采取防倒、防滑措施;倾角大于25时,必须有防止煤(矸)窜出刮板输送机伤人的措施。,1. 设备能力匹配,系统无制约因素;,2. 设备完好,保护齐全;,设备完好: 液压支架、单体液压支柱、乳化液泵站、滚筒式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胶带输送机符合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保护齐全: 滚筒式采煤机、刨煤机、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保护应分别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百一十八条和第三百七十四条规定。 采(刨)煤机、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控制设备电气保护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五十一条、第四百五十二条、第四百五十三条和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T50417-2017)
9、8.1条规定。 接地线安设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七十八条、第四百七十九条、第四百八十条和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要求。,煤炭工业矿井采掘设备配备标准(GB/T 51169-2016)规定: 泵站工作压力应满足支架(柱)初撑力要求; 乳化液浓度应符合液压支架用乳化油、浓缩物及其高含水液压液(MT 76-2011)要求。,3. 乳化液泵站压力和乳化液浓度符合要求,并有现场检测手段。,1.基础管理,2.质量与安全,3.机电设备,4.职工素质及岗位规范,5.文明生产,6.发展提升,1. 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掌握相关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技术措
10、施,作业人员掌握本岗位相应的操作规程、安全措施;,3. 现场作业人员操作规范,无“三违”行为,作业前进行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及安全确认。,4.职工素质及岗位规范,5.文明生产,1. 作业场所卫生整洁,照明符合规定;,2. 工具、材料等摆放整齐,管线吊挂规范,图牌板内容齐全、准确、清晰。,6.发展提升,1.推进智能化建设,保障安全生产。,1.重大事故隐患,1.重大事故隐患,2.采煤工作面评分,3.采煤部分评分,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本部分不得分。,4.附加项评分,2,评分办法,2.采煤工作面评分,按表评分,总分为 100 分。按照所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扣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水力采煤、柔性掩护支架开
11、采急倾斜煤层、台阶式采煤、房柱式采煤、充填开采等本部分未涉及的工艺方法,其评分参照工艺相近或相似工作面的评分标准执行。,缺项时的折算方法。,3.采煤部分评分,按照所检查各采煤工作面的平均考核得分作为采煤部分标准化得分。,4.附加项评分,符合要求的得分,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分也不扣分。附加项得分计入本部分总得分。,监测内容 支护质量:监测支护参数是否符合理顶板控制设计的要求; 顶板动态:监测顶板(围岩)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围岩变形:重点观测围岩表面位移,按照煤矿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观测方法(MT/878-2000)3.1 规定,围岩表面位移项目应包含巷道的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顶板下沉、底鼓、上帮或
12、下帮位移; 锚杆巷道:除围岩变形观测外,还应进行顶板离层监测。 监测方法 围岩变形观测及顶板离层监测应符合煤矿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观测方法(MT/878-2000)4条、5条及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规范(GB/T 35056-2018)6条要求。 如实记录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煤巷、半煤岩巷支护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在牌板上。 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规范(GB/T 35056-2018)6.9条等要求,立即向矿主管部门汇报,并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处理办法并及时组织落实。,1. 监 测3分,1. 监 测3分,2.规程措施5分,3.管理制度3分,4.支护材料2分,
13、5.采煤机械化1.5分,6.系统优化0.5分,1.采煤工作面实行顶板动态和支护质量监测;进、回风巷实行围岩变形观测,锚杆支护有顶板离层监测; 2.监测观测有记录,记录数据符合实际; 3.异常情况有处理意见并落实; 4.对观测数据进行规律分析,有分析结果。,1.基础管理 15分,2.规程措施5分,1.作业规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等要求;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补充; 2. 至少每两个月组织复审,且有复审意见; 3.特殊时期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 4. 支护方式的选择、支护强度的计算有依据; 5.作业规程中各种附图完整规范; 6.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开采设计制定有防瓦斯、防灭火、防水等灾害治理专项安全
14、技术措施,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和验收,3.管理制度3分,1. 顶板管理制度,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2. 规程编制、审批、复审、贯彻、实施制度; 3. 机械设备检修保养制度,乳化液泵站管理制度,文明生产管理制度,工作面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制度等。,4.支护材料2分,支护材料有管理台账,单体液压支柱完好,使用8个月应进行检修和压力试验,记录齐全;现场备用支护材料和备件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台账记录齐全: 工作面范围内在用和备用的液压支架、超前支架、端头支架、单体液压支柱、金属顶梁、柔性掩护支架等主要支护材料均应记入管理台账;检修和压力试验均有记录。 单体液压支柱: 符合煤矿机电设备完
15、好标准。柱体:零件齐全完整,手把体无开裂;缸体划痕深度不大于1 mm,且不影响活柱升降;所有焊缝无裂纹;无严重变形,顶盖不缺爪。活柱:伸缩灵活,无漏液现象;表面锈蚀斑点总面积不超过5cm2;每50cm2内镀层脱落点不超过5个,总面积不超过1cm2,最大的点不超过0.5cm2;伤痕面积不超过20mm2,深度不超过0.5 mm。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规定,“金属顶梁和单体液压支柱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或者使用时间超过个月后,必须进行检修”。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规定,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逐根进行压力试验; 压力试验符合矿用单体液压支柱(MT 112-2008)等标准,如:操作性能:升柱,无卡阻,限位装
16、置可靠;降柱,降柱速度10040mm/s;支柱密封性能:低压密封,密封压力为2MPa;2min不允许压降;4不允许渗漏。 备用料: 现场按照作业规程要求的型号、规格、数量配足备用支护材料和备件,5.采煤机械化1.5分,采煤工作面采用机械化开采,6.系统优化0.5分,采用“一井一面”或“一井两面”生产模式,作业规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等要求: 内容和附图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11条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移架滞后采煤机的距离、第二百二十八条和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的防冲专项措施、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的爆破作业说明书、第三百六十七条规定的起爆地点到爆破地点的距离,以及第四百八十八条规定的
17、监控与通信内容应写入作业规程或在作业规程中具体规定; 台阶及柔性掩护支架采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内容分别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九十九条、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 本评分表基本要求涉及到的支护方式选择、支护强度的计算、支柱迎山角、液压支架(顶梁)端面距、采空区悬顶距离、破碎顶板假顶铺设、进回风巷控顶距、架棚巷道超前替棚距离、锚杆锚索支护巷道退锚距离、乳化液(浓缩液)浓度、进回风巷超前支护形式等应在作业规程中作出具体规定。 作业规程复审包括内容、贯彻及实施三个方面。 特殊安全技术措施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装201151号)等要求,经矿总工程师
18、审查批准后贯彻执行。,附图 应符合煤炭矿井制图标准(GB/T 50593-2010)、煤矿采矿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GB/T 38110-2019)标准,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 放顶煤开采: 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 ,针对煤层开采技术条件和放顶煤开采工艺特点,制定防瓦斯、防火、防水等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次采用放顶煤开采,或者在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变化较大的区域采用放顶煤开采时,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13条规定组织行业专家论证。,支护强度 应当依据煤炭工业矿井采掘设备配备标准(GB/T 51169-2016)4.2.1条第5款规定,支护强度应与工作面矿压相
19、适应,支架的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应满足直接顶和基本岩层移动产生的压力。,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复审、贯彻、实施制度: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装201151号)等要求制定,并结合煤矿实际,对编制、审批、复审、贯彻时间做出具体要求,工作面个数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10条规定认定: 备用采煤工作面不计为正常作业的采煤工作面,但不得与生产采煤工作面同时采煤(包括同一日内的错时生产);采煤工作面的安装或回撤不属于正常采煤作业。交替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不计为备用工作面,采煤机械化: 是指破煤装煤方式机械化,分为普通机械化开采和综合机械化开采,1.顶板管理28分,1.顶板
20、管理28分,2.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护11分,3.安全设施11分,1.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不低于额定值的80%,现场每台支架有检测仪表;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2.质量与安全50分,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一条规定,2.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护11分,2.工作面支架中心距(支柱间排距)偏差不超过100 mm,侧护板正常使用,架间间隙不超过100 mm(单体支柱间距偏差不超过100 mm);支架(支柱)不超高使用,支架(支柱)高度与采高相匹配,控制在作业规程规定的范围内,支架的活柱行程余量不小于200mm(企业特殊定制支架、支柱以其技术指标为准),3.安全设施11分,3
21、.液压支架接顶严实,相邻支架(支柱)顶梁平整,无明显错茬(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采高大于3.0m或片帮严重时,应有防片帮措施;支架前梁(伸缩梁)梁端至煤壁顶板垮落高度不大于300mm。高档普采(炮采)工作面机道梁端至煤壁顶板垮落高度不大于200mm,超过200mm时采取有效措施,4.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最大仰俯角不大于7(遇断层、构造带、应力集中区在保证支护强度条件下,应满足作业规程或专项安全措施要求);支架垂直顶底板,歪斜角不大于5;支柱迎山角符合作业规程规定,5.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柱顶梁)端面距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工作面“三直一平”,液压支架(支柱)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
22、不超过50mm。工作面伞檐长度大于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薄煤层不超过150mm,中厚以上煤层不超过200mm;伞檐长度在1m及以下时,最突出部分薄煤层不超过200mm,中厚煤层不超过250mm,6.工作面内液压支架(支柱)编号管理,牌号清晰,7.工作面内特殊支护齐全;进回风巷工作面端头处及时退锚;顶板不垮落、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停止采煤,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者其他措施进行处理,8.不随意留顶煤、底煤开采,留顶煤、托夹矸开采时,制定专项措施,9.工作面因顶板破碎或分层开采,需要铺设假顶时,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执行,10.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不大于100 mm/m;底板松软时,
23、支柱应穿柱鞋,钻底小于100mm;工作面顶板不应出现台阶式下沉,11.坚持开展工作面工程质量、顶板管理、规程落实情况的班评估工作,记录齐全,并放置在井下指定地点,1.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8 m,综采(放)工作面安全出口高度不低于1.8 m,其他工作面不低于1.6 m。工作面两端第一组支架与巷道支护间净距不大于0.5 m,单体支柱初撑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2.冲击地压矿井使用工作面端头支架、两巷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和吸能装置,3.进、回风巷超前支护距离不小于20m,支柱柱距、排距允许偏差不大于100 mm,支护形式符合作业规程规定;进、回风巷与工作面放顶线放齐(沿空留巷除外),
24、控顶距应在作业规程中规定;挡矸有效,4.架棚巷道采用超前替棚的,超前替棚距离,锚杆、锚索支护巷道退锚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1.各转载点有喷雾降尘装置,带式输送机机头、乳化液泵站、配电点等场所消防设施齐全,2.设备转动外露部位、溜煤眼及煤仓上口等人员通过的地点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3.工作面倾角大于15时,液压支架有防倒、防滑措施,其他设备有防滑措施;倾角大于25时,有防止煤(矸)窜出伤人的措施,4.刮板输送机机尾设盖板;带式输送机设过桥;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信号闭锁符合要求,5.破碎机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1.设备选型6分,2.设备管理14分,1.支护装备(泵站、支架及支柱)满足设计要求,3.机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采煤、掘进专业 煤矿 安全生产 标准化 管理体系 基本要求 评分 方法 采煤 掘进 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