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精品文档】第 7 页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地域特点为特征形成的文化。齐鲁大地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思想学说和文化风尚创造了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特质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多姿多彩、内蕴深厚,其中有天人合一和帝王文化色彩的泰山文化;有开拓、坚韧的黄河文化;有创建仁义、礼制思想的孔孟文化;有早期商业文明的运河文化;有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有开放、纳新的海洋文化;有新工业革命的城市文化;有忠诚、奉献的沂蒙文化;有兼容并蓄的对外交流文化等。山东不同的地域文化既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铺就了广褒无垠的齐鲁文化大地,支撑起坚实巍
2、峨的齐鲁文化大厦。黄河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下游横穿山东,山东境内河长617公里,流域面积1.83万平方公里。现行河道是1855年(咸丰五年)改道而形成的,流经菏泽、聊城、泰安、德州、济南、滨州、东营7市,含25个县市(区),在东营市垦利县流入渤海。在山东境内,由于泥沙的不断淤积、延伸、和流路的摆动、改造,形成了黄河河口三角洲,并在继续填海造陆。山东是黄河入海的地方,奔腾不息的黄河在这里孕育了内涵丰富的齐鲁文化。九曲黄河流入大海1.黄河古迹文化遗存黄河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同时也孕育了古老的齐鲁文明。在黄河两岸,包括地上和地下,保存着众多的文
3、化遗址和风物遗存,使黄河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领地与城邑。古时的菏泽曾是曹国领地,后故名曹州,相传尧、舜、禹三位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主要活动在这一地区,尧根据这一带气候变化规律创立的历法沿用至今;定陶县被史学家称为“天下之中”,曾是齐、秦、赵三国长期激战争夺的目标;东汉末年,曹操屯兵于鄄(今鄄城县旧城镇),以此为根据地,形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在已发现的8座龙山文化城址中,聊城茌平县教场铺、景阳冈龙山文化城为全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春秋战国时期,聊城是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是诸侯国必争之地。今境内仍存孙膑用兵的马陵道、迷魂阵遗址及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遗迹;聊城最早的城址聊古庙,至今已有250
4、0余年的历史,为春秋战国至南北朝北魏时聊城故。新石器时代的滨州、东营古文化遗存主要有滨城区卧佛台遗址、惠民大郭遗址、邹平丁公遗址、鲍家遗址、博兴利城遗址、曹家遗址、村高遗址、阳信小韩遗址、广饶傅家遗址等。文物与名胜。早在旧石器时代,德州已有精美的黑陶器物;历史上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禹疏九河,其五在德”,禹疏九河的九条河有五条在德州境内,德州城南的禹城县也因此而得名。在聊城地青州龙兴寺北魏贴金彩绘佛立像区出土的仰韶文化前期的双唇口小口瓶、双唇口细颈壶、弇口浅腹红锛顶残片,仰韶文化晚期的有肩石铲等器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高唐固河汉墓群中出土的绿釉陶楼,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聊城光岳楼中遗存
5、的清康熙帝、乾隆帝的诗刻及清代状元傅以渐的手迹,山陕会馆中尚存的12幅古代镌刻楹联等等,均为稀世之宝;全市尚存塔、楼、庙、寺、碑、亭、墓等名胜古迹500余处,建于宋代的铁塔,是中国现存为数极少的铁塔之一;建于明代的光岳楼,是中国尚存的古代建筑中最古老、最高大的木构楼阁;建于清初的山陕会馆,是中国会馆建筑中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为海内之甲观”。佛寺与佛造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宗教盛行,黄河流域出现了大量的佛寺与佛造像,如广饶普救寺遗址、惠民玉林寺遗址、博兴华龙寺遗址、兴国寺遗址、般若寺遗址、无棣海丰塔,以及各县区出土的众多的佛像、菩萨像、罗汉像、维摩像等。造像多
6、为大型碑形,且都装饰华丽,雕工洗练细腻,表明当地古代佛教文化高度发达。庄园。位于惠民的魏氏庄园是我国北方现存唯一的城堡式建筑,是晚清时期集商人、地主、官僚为一体的魏氏家族宅邸,与四川大邑的刘氏庄园、山东栖霞的牟氏庄园并称“中国三大庄园”。这座古老的庄园包含了丰富的建筑文化、民俗事象、兵学文化、历史信息,体现了农耕文明智慧的结晶,显示了在黄河流域中的重要文化价值。2.黄河神话传说与民俗山东黄河沿岸分布着一系列山峰,如右岸,有属于泰山山系的梁山、金山、子路山、华山等,左岸有关山、位山、鱼山等。另外中低山区和冲击平原的接壤处还有些湖泊及洼地,如东平湖、东平洼地。黄河沿岸还有许多独特的风景,如黄河长堤
7、捕蝉、黄河落日、黄河故道林带风景、黄河干流悬河、艾山卡口、南水北调穿黄工程等。这些山峰、湖泊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是黄河沿岸居民重要的生活区域,形成了丰富的生活习俗和历史传说。东平司理山北齐摩崖佛造像黄河流域的神话传说丰富生动、家喻户晓,既具有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的深厚内涵,又具有鲜活的地方特色。这些神话传说主要有三类:一是关于人物的,二是关于地方风物的,三是一些风俗传说。如黄河三角洲的董永故事、孝妇河的故事、麻姑庙的故事、白龙湾、鹤伴山、青龙山、海丰塔、火把李和朝阳村的故事,秦皇台、蒲姑城的故事、丘贝风云、宋太祖与扳倒井和红喜砖的故事、王薄和唐赛儿的故事、二月二吃蝎豆、七月十五放荷灯的故事等
8、。除了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之外,黄河地区还有很多民间信仰,大多与河神有关,如“大王”、“将军”,还有些水神、镇水灵物等。大王在民间又称黄河大王、大王爷、河大王等,有六位,最有名的是“金龙四大王”。有些地方还修建了大王庙,每年举行大王庙庙会。杨家埠木版年画春牛图历史上的黄河是重要的航运通道,黄河沿岸形成了许多造船风俗、民工风俗、船商风俗等。黄河沿岸亦有许多渡口、渡船、浮桥等交通设施。许多有名的黄河渡口都有自己的特色,如阳谷县张秋镇渡口是黄河与古运河交接处的渡口,在元明清三代是个异常热闹的地方,当年的河工有这样的口谚:“南有苏杭,北有临(清)张(秋)”,这里又有小苏州之称;惠民镇清河镇渡口,作为山东
9、西北部的重要通道,常常将本地有名的清河镇年画传播到西北面的其他省区。由于黄河是条忧患之河,所以常常需要挖深河道、加固大堤,在这些常年的劳作中,河工们形成了带有黄河沿岸特色的硪号和河工号子。如二板号、快号、十二莲花、爬山虎、打手硪号两头停、太平洋长号、短号、二八号等一百多种硪号。常见的河工号子有“骑马号”、“绵羊号”、“小官号”、“花号”等。山东黄河沿岸的剪纸、泥塑、年画、印染、刺绣、编结等民间手艺异常璀璨。沿黄一带是重要的棉产区,所以盛行棉纺、织布,在这些自制衣物中,最能体现当地人与大河息息相关的情怀的就是“紫花布”了。这种布做出来衣服穿在身上,因为与泥土同色,而不怕风沙污染,深受当地居民的喜
10、爱。另外,滨城、利津、博兴、广饶等地简洁明快、粗犷豪放、喜庆吉利的民间剪纸名扬海内外;博兴做工精巧、造型新颖的草编、柳编工艺品已远销海内外;惠民河南张的造型质朴、寓意吉祥的泥娃娃(扳不倒)也有相当广泛的影响。黄河流域民间工艺大多历史悠久,传承着浓厚的古风意蕴。3.文化名人与文艺作品在母亲河的哺育下,山东黄河流域出现了许多文化名人和文艺作品。从古到今,难以尽数。在菏泽地区有军事家孙膑、思想家庄子、农学家汜胜之、经济学家刘晏、文学家晁补之、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宋江等大批圣贤,至今境内仍保留着尧王墓、陈王台、百狮坊、范蠡湖、秦王避暑洞、仿山遗址、孙膑故城等多处名胜古迹。聊城的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其“文
11、章为一时之冠”;“千古奇丐”武训,以行乞兴学而闻名于世;在近代和现代,著名学者傅斯年,国画大师呼盉斋、李苦禅为中华学术文化和艺术文化留下传世之作;张自忠、马本斋等抗日民族英雄,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曾在德州下帷读书;“滑稽之雄”东方朔,文采风格,卓然一家,是相声的祖师爷。滨州有惠民的孙武、邹平的伏生、随母嫁到邹平的范仲淹等;明初发生在蒲台县(今博兴县)女豪杰唐赛儿领导了农民起义;而一代大儒梁漱溟选择黄河岸边的邹平施展自己的抱负,进行了乡土建设试验。在历代的文艺作品中,描写到黄河的更是卷帙浩繁。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还是绘画,都显示出厚重的黄河文化特
12、色。诗歌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晚泊无棣沟、元代张养浩的谒范文正公祠诗、清代施闰章的望长白山等,浸染黄河浑厚的文化之风。抗战时期产生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更是形象的表达了黄河以及黄河沿岸人民那种不可阻挡的雄浑气势。山东吕剧地方戏曲小姑贤、借年、墙头记、姊妹易嫁等长久不衰,深受百姓喜爱。建国初的吕剧戏李二嫂改嫁轰动全国。4.黄河三角洲移民文化和人文精神黄河是一条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每年携带约16亿吨的泥沙奔流而下,约有12吨泥沙沉积在三角洲及河口沿岸地区,平均每年新造陆地2328平方公里。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三角洲,是我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年轻的黄河三角
13、洲自明初以来的六百多年间,已经先后接收了三次大的移民:第一次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来自山西洪桐与河北枣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黄河三角洲中西部地区;第二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来自鲁西的移民,主要分布在垦利、利津、沾化一带;第三次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分别来自鲁西和部分油田的移民,主要分布于东营市东部地区。除此之外,小规模的移民更是源源不断。贯穿古今的移民,给黄河三角洲的文化打上了移民文化的烙印。如今黄河三角洲的许多地名还保留着移民的痕迹。以沾化县为例,422个地名中,248个出现于明初,42个出现于1935年。由于地名产生的时间跨度较长,因此命名的风格也各不相同。早期的多以地形、姓氏、职业命名,如吴家
14、、崔铺、豆腐李等,近现代则具有较多的社会文化含量,突出了时代特征,如爱国、联盟等。以“屋子”为后缀的地名则反映了移民“赶黄河”的游走式农耕方式。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移民,将各自的乡土文化载入黄河三角洲,既彰显着各自的特点,又相互融合互补,形成了黄河三角洲兼容并包、一体多元的移民文化。黄河三角洲的石油工业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这里拥有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油田人大多是从鲁西和全国各大油田迁徙来的移民,带来了各地的精神和文化,这种多元性导致了黄河三角洲文化迅速融合,并创造出巨大的活力。正是这种新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和精神,促使了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的发展和跨
15、越。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先秦时有着繁盛的齐国文化,秦汉至清末又是各种文化交融发展,近现代时逐渐成熟,在黄河三角洲形成新的渤海文化。总起来看,齐鲁黄河文化,有着务实性、抗争性、多元性特点,具有兼容和谐的群体主义精神、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忠勇无畏的爱国精神、宽厚忠孝的仁爱精神和勤奋节俭、灵活务实的创业精神。海洋文化山东海疆外受黄渤海的天然滋润,内承齐鲁大地的人文孕育,形成了鲜明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从远古时期有人类居住以来就开始构筑,并随着人们对海洋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沿海地区的开发而持续充实,以至在历史文明长河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1.自然区域与文化传承山东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绵延曲折,自日
16、照、青岛、威海、烟台、潍坊、东营至滨州,由东向西,全长3121公里,约占全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六分之一。这条海岸线构成了山东陆地与海洋的交汇边界,再加上海岸线以外的边海和其中299个大小不同的岛屿,便构成了山东海疆区域。在这个区域中,人们开发利用着海陆两处的各种资源,深受海滨独特生态环境的影响。神话传说。在千里辽阔的山东海疆,海上仙话的出现,把海疆文化引入启蒙阶段。山东先民最早构思出海上仙山,给它起名为蓬莱山。“蓬莱”一词是美好的象征,它既代表一座海上仙山,又成为众多神山仙洲的总称,同时还涵纳着一种超脱尘俗的仙境。围绕着这种仙境,人们构筑起一整套充满神仙意味的蓬莱仙话。在山东海洋文化体系中,蓬莱
17、神山与蓬莱仙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神山展示出尘外仙境,仙人则成为世俗崇拜和模仿的偶像。安期生便是蓬莱仙话中的一个光辉人物。最早活动在山东沿海的居民,还不具有认识海洋和征服海洋的能力,他们敬畏海洋,崇拜海洋。为此,先民们虚构出海神形象,建造了众多的海神庙宇,并且使用最隆重的仪式来祭祠海神,希望海神能够赐福人类,消解灾害。围绕着海神崇拜和海神祭祀,山东海疆产生了一种特有的海神文化,这种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古代山东沿海一直崇拜东海之神,其中龙神与萧神就在山东海神信仰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帝王巡狩。历史上曾经有两位声名显赫的君主东巡山东沿海,并在山东海疆留下坚实的足迹,一位是千古一帝的秦
18、始皇,一位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还有经久相传的徐福渡海。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即开始巡游国境和海疆。虽然掩涵着求仙长生的意味,但那种探索海洋,了解海洋,既而征服海洋的豪迈精神也随之而释放。汉武帝在位期间曾9次东巡海疆,其中最少有8次是在山东沿海巡狩。汉武帝多次亲临山东,深深影响着沿海居民,并且带动一方水土的文化倾向。汉代山东海疆弥漫着方术奇说,这与汉武帝的个人喜好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徐福率领庞大的秦朝船队航海东渡,在东邻日本深深打烙上徐福的文化印迹。海疆风尚。在历史的演进中,居住海疆区域的先民不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风尚,并一代一代传扬下来。秦汉后,封建王朝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管理,山东沿海居民都按郡县
19、编制而划分归属,久而久之,一种以政区为标志的海疆居住文化,便在山东沿海的不同地段显示出来。西汉时期著名的海曲县(治所在今日照大古城)的居民表现出一种粗犷豪放的海滨特色;青州海滨居民长期生活在一种读诗书、知礼乐、勤劳作、重乡谊的文化氛围之内;登莱地区的牟平民风最趋直朴,人们以传统道德观念为依托,生活节俭,交往友善,极具君子风度;文登县文教之风传习最久;昌邑的特点是风俗礼教遵循邹鲁,但不拘泥于繁文缛节,虽缺乏冒险,然能平和处事,相安无虞;今滨州、利津、沾化、无棣、阳信地区,过去属于黄河入海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创业艰难,所以利津人保持了更为朴素的生活作风,滨州朴实无华,沾化人则敦厚本分,甘贫乐简,无
20、棣居民同样恪守着“陋舍唯吾乐,贫寒风益纯”的海疆风尚。民俗风情。山东海洋民俗风情颇具特色。每逢上元灯节,又称元宵节,山东沿海各地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节令活动,形成万众沸腾的欢快场面。清明节后踏青时间放风筝、荡秋千,可谓风情万种。还有十分流行的庙会活动(俗称山会),既有农家乐趣,亦有娱乐滑稽戏,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意味。更有文人雅士观赏文石,寻觅、收藏、馈增、寄怀,鲜明地透露着海疆雅士文人对大自然静谧之物的书卷情趣和人文情感。2.海洋的经济文化山东沿海居民世世代代靠海生活,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丰厚的海洋物质文明,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渔业文化。当人类还处于自然觅食的发展阶段时,渔业就已
21、经产生,它的历史远远早于农业。山东沿海居民在渔业经济方面起步甚早。山东沿海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多次出土石网坠和海鱼骨骼,就足以证明这种海洋渔业的久远历程。西周初年,齐国创始人吕尚“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最早把海上产业当作治国资本。乾隆七年威海卫志卷4食货、民国牟平县志卷5渔业、乾隆七年威海卫志卷9艺文、威海赋、利津文征卷5、光绪十二年日照县志卷3食货等对山东海洋渔业经济都作了丰富的记载。盐业文化。追溯盐业开发的历史,最早的启端大约出现在山东沿海。齐国强盛之时,曾把盐业纳入国民生计的产业范围。吕尚初封齐地,就“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自汉代以后,山东盐业始终在国民生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汉代在全
22、国设盐官36处,仅山东就有11处。山东盐业文化的一个突出标志是制盐技术的不断革新。几千年来,沿海灶民一直在努力提高生产能力,不断改进煮盐、煎盐、晒盐技艺,使海盐生产趋向完善,由此,也丰富了盐业文化。明人王悦的威海赋、清人刘学渤的北海赋、晚清王崧翰胶东赋、利津道光进士张铨的永门竹枝词等诗中的咏盐诗词,从中能够品味当时的那种盐场风韵。商业文化。从姜太公开始,齐国就把商业当作发展经济的主导方针,这个方针伴随着齐国兴亡,一走就是八百余年。齐桓公时,任用管仲为相,利手各种手段来开发海洋,赚取最大利润。受齐国商业政策和经商风气的影响,直到西汉前期,山东始终是商人势力最为活跃的地方,盐铁论力耕篇就说:“宛、
23、周、齐、鲁,商遍天下。”然而,随着汉武帝将盐铁之利收归国有,以及后来对商人势力的百般压抑,以及元朝后,特别是明清开始,国家全面禁海,山东海疆地带的经济在商业方面陷入迟缓发展。直至清代时,登州很多居民开始学习经商。一些人率然出海,闯关东,下江南,在异乡外地开拓商业领域。由此可知,山东的海洋商业文化脉系时断时续,有过辉煌,也长期处于低谷徘徊,比同地的渔盐文化,则凸现出海洋商业文化的贫弱。3.海洋的山岛文化山东海域有星罗棋布的大小山峰、海上岛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展示山东海洋文化的自然美的同时,寄托了人们对自然更多的崇敬和人文情怀。海山文化。位于海滨的山峰往往借助其海山交汇的风貌而知名天下,这些海上名
24、山包含了更广泛的文化内涵。大珠山与小珠山都在今胶南市境内。濒临黄海,是古代密州的海上名山,旧时胶州八景有“双珠嵌云”之说。大珠山还是齐国长城的海上始点,当时齐国以此为南界,修筑起一道防御工事,也为大珠山增添了古老的军事色彩。槎山又名铁槎山,座落于今荣成市南部,峰崖嵯峨,奇险雄峻,古人誉为“大东胜境”。槎山从金代开始闻名。海上七真人中的王处一、郝大通受业于王重阳之后,都曾修炼于查山(即槎山)。成山是山东半岛最东端的一条山脉,又称“天尽头”。成山在齐国时期就已经成名。齐人祭神,设有八祠,其中五祠设于海滨名山,成山所设为“日主祠”。成山一带多有秦皇遗迹,其中著名者为秦宫、望海台和始皇石桥。芝罘山位于
25、烟台市北部海面上,也叫芝罘岛,其山岛就像一个巨大的蘑菇突入海中,其地理形态十分美观。秦始皇曾三次登上芝罘山,在秦时遗物中,芝罘刻石最为著名。崂山,古称劳山,亦作牢山、鳌山。汉光武时,北海高人逄萌在此“养志修道”,“人皆化其德”;东汉末年,一代鸿儒郑玄“尝居不其城南山中教授”,青山幽谷之间,至今留有康成书院遗迹。而后高僧法显游历海外,于此登岸著书;全真道长丘处机传教海疆,沿山镌下摩崖诗刻。崂山有“海上第一名山”的誉称。道家名山。从宗教传播来看,山东沿海属于道教势力的重点发展区域,其文化遗存最为丰厚,几乎海边山谷皆有道家遗踪,而且很多名山皆因仙迹道观而传誉四方,如横亘于牟平、文登两市的昆嵛山,莱州
26、市云峰山、大基山和寒同山,龙口的莱山与卢山等。山东海疆的道家名山是本土文化的典型缩影,其中蕴藏着宗教人文的浓烈气息。海岛文化。在环绕山东半岛的海洋中,由于岛屿孤悬海中,因而其文化积存产生出不同于陆岸海山的独特风韵。伴随着历代先民开发海岛的深层推移,山东海岛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其中渔港田陌、兵塞墩垒飘散着海上烟火,而神庙古祠、遗冢荒台又封存着历史传说。目前山东沿海共有全国统一编号的岛屿299个,其中有常住居民的岛屿30余个。这些岛屿做为大陆与海洋之间的钮扣,接纳过很多居民和航海者,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海岛文化。20世纪初威海刘公岛等客的黄包车刘公岛位于威海湾口,距威海陆岸约2海里,全岛面积3.15
27、平方公里。对于威海人而言,刘公岛是他们独有的一所海上花园。从军事及航运角度上看,刘公岛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光绪七年(1881年)威海正式成为北洋水师的屯泊基地,其军港设施就在刘公岛。光绪十三年(1887年)又在岛上建起了北洋海军提督署和大批营房,并调派护军两营驻于刘公岛。两年后,陆续筹建了铁码头、麻井船坞、炮台和水师学堂。从此,刘公岛成为清朝北洋海军的核心基地。1895年甲午海战的失败,刘公岛陷入了悲壮与耻辱的交织中。1930年,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刘公岛才又回到中国人统治之中。如今的刘公岛保存下了北洋水师提督衙门和丁汝昌的府邸,成为甲午战争的历史见证。山东海疆分布着许多名胜古迹,这些人文古迹
28、向世人展示了包孕丰厚的名胜文化。琅琊台是一处古遗址,位于今胶南市琅琊镇境内的琅琊山上,经秦朝遗迹而蜚声海内。蓬莱阁是一座古建筑,座落于蓬莱县海边丹崖上,特有的神话传说、仙境情趣、蜃楼幻景、人文游览以及历代传诵的颂词诗赋,使得蓬莱阁散发着浓厚的文化色彩。4.海洋文化的风格自古以来,山东海疆就浸润在一种浓郁的学术氛围之中,显示出海洋文化的开放、融合、纳新和隽永的特质。经学的传播。山东是儒学的发祥地。自孔子创儒学,以六艺教授子弟,鲁国就开始了经籍学术的延传,史称“传经”。齐鲁经学从当时的学术中心扩散到海疆地区,在沿海地带形成了非常浓烈的传经风气。终西汉一代,易学大师王同、梁丘贺、费直、王璜,书学大师
29、欧阳生、兒宽、殷崇,古文尚书大师庸生、张霸,诗学大师王扶,礼学大师徐良,春秋学大师王中、公孙文、东门云、左咸、房凤等人,以及精通五经的王吉,都是海疆学子。东汉末年,终于砥砺出一位博通五经、继往开来的巨擘宗师,这就是以“通学”著称的郑玄。郑玄以其博通全学的综合学问来遍注群经,“至于经传洽孰,称为纯儒,齐鲁间宗之”,最终达到了两汉经学的最高境界。学校与书院。汉代经学在山东海疆的传播主要以私家教授为主,从唐朝起,官方开始大力扶植地方学校,山东海疆学校逐渐建立起来。黄县学校是山东海疆最早的地方学校,始建于唐朝开元元年(713年)。除了官办学宫之外,山东海疆的基础教育还主要依赖于众多的书院。书院之制始于
30、五代,盛于宋,山东海疆则从元代起才开始大规模设置书院。从明朝开始,海疆地区的书院多了起来,著名的“东莱书院”、即墨的“东厓书院”,以及昌邑的诂经书院,沾化的南湖书院,蓬莱的瀛洲书院,文登的文山书院,莱阳的泮东书院,黄县的河滨书院,崂山的康成书院等。清朝时,山东海疆地区建置的书院已是星罗棋布,都在当地显赫一时,培养出众多学子。海洋文学。素有海派诗风的山东海洋诗歌就是一条以大海为视点,以海疆风物为题材的诗派洪流。北魏时,“好为诗赋”的郑道昭出任光州(今莱州)刺史,写下了著名的观海童诗,这首诗至今仍然嵌刻在云峰山山崖之上。金元之际,由全真七子组成的道家门派,诗风格调,极具海洋色彩。明代的山东诗人杨巍
31、在海丰,魏伦在利津,刘钦在寿光,范复粹在黄县,孙镇在莱州,王振宗在胶州,胡承烈在日照,都以咏海佳作而名扬乡土。清初,诸城诗人丁耀亢吟唱出一系列海上佳篇,把山东的海上风貌描绘得精彩纷呈,莱阳诗人宋琬、新城诗人王士禛、王士禄兄弟也都用诗的形式来拥抱大海。康乾之间,山东诗人奔赴海疆而观海咏诗,形成一代风气,留下了篇篇佳作,山东海疆诗歌最终积累出丰厚的内容。海疆道教。山东海洋地区很早就出现了方术之学,齐国方士更是凭借海洋的神秘向世人大肆宣扬蓬莱仙境,鼓吹长生成仙之术。这种神仙方术对中国道教的生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道教发展过程中,山东海洋始终作为道教传播和修炼的风水宝地,涵育出许多道家精英。金元时期的全真教以“海上七真人”为主体,在道教各流派中掀起一股海疆旋风,至今在道教体系中仍然保留着巨大影响。兵家文化。从自身安全出发,山东海疆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的海防建设,构筑了严密的海防体系。这种海防建设不但体现出军事功能,还从各种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海防认识和防御理念,并由此形成了海洋地区特有的兵家文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