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事故处置卡汇编-7页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事故处置卡汇编-7页文档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应急事故处置卡汇编【精品文档】第 6 页液氨泄漏应急处置卡危险目标液氨事故预测储罐液位超限;储罐、阀门泄露;管道破裂泄露;误操作泄露;卸车管线连接不牢固泄漏。事故危害具有腐蚀性,可引起急性中毒,常温下为气体,液氨外漏会迅速蒸发,将人冻伤。极容易溶解于水,对口鼻、呼吸道、眼睛等湿润部位容易造成灼伤。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处置方式1、 向公司应急部门汇报。2、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3、 开启事故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4、 用消防水枪稀释泄露液氨处。5、 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关闭泄漏点两端阀门或利
2、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人员救护措施轻微氨泄漏应急处置可穿轻微型防化服,佩戴过滤式氨防毒面罩进入处置,严重氨泄漏必须穿防护服,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入处置。有人员大量吸入氨气时,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报警程序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应急电话生产部()安全管理员()消防急救119120液氨泄漏应急处置卡危险目标液氨事故预测储罐液位超限;储罐、阀门泄露;管道破裂泄露;误操作泄
3、露;卸车管线连接不牢固泄漏。事故危害具有腐蚀性,可引起急性中毒,常温下为气体,液氨外漏会迅速蒸发,将人冻伤。极容易溶解于水,对口鼻、呼吸道、眼睛等湿润部位容易造成灼伤。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处置方式6、 向公司应急部门汇报。7、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8、 开启事故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9、 用消防水枪稀释泄露液氨处。10、 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关闭泄漏点两端阀门或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人员救护措施轻微氨泄漏应急处置可穿轻微型防化服,佩戴过滤式氨防毒面罩进入处置,严重氨泄漏必须穿防护服,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入处置。有人员
4、大量吸入氨气时,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报警程序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应急电话生产部()安全管理员()消防急救119120溴素泄漏应急处置卡危险目标溴素事故预测储罐液位超限;储罐、阀门泄露;管道破裂泄露;误操作泄露;卸车管线连接不牢固泄漏。事故危害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吸入较低浓度,很快发生眼和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症状,并有头痛、眩晕、全身无力、胸部发紧、
5、干咳、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吸入高浓度时有剧咳、呼吸困难、哮喘。严重时可发生窒息、肺炎、肺水肿。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皮肤接触高浓度溴蒸气或液态溴可造成严重灼伤。长期吸入,除粘膜刺激症状外,还伴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燃爆危险:助燃。与可燃物接触易着火燃烧。事故处置方式1、 向公司应急部门汇报。2、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3、 用消防水枪稀释泄露液溴处。4、 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关闭泄漏点两端阀门。人员救护措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
6、、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报警程序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应急电话生产部(王卫涛)安全管理员()消防急救119120溴素泄漏应急处置卡危险目标溴素事故预测储罐液位超限;储罐、阀门泄露;管道破裂泄露;误操作泄露;卸车管线连接不牢固泄漏。事故危害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吸入较低浓度,很快发生眼和呼吸道粘膜
7、的刺激症状,并有头痛、眩晕、全身无力、胸部发紧、干咳、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吸入高浓度时有剧咳、呼吸困难、哮喘。严重时可发生窒息、肺炎、肺水肿。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皮肤接触高浓度溴蒸气或液态溴可造成严重灼伤。长期吸入,除粘膜刺激症状外,还伴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燃爆危险:助燃。与可燃物接触易着火燃烧。事故处置方式1、 向公司应急部门汇报。2、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3、 用消防水枪稀释泄露液溴处。4、 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关闭泄漏点两端阀门。人员救护措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
8、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报警程序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应急电话生产部()安全管理员()消防急救119120甲醇泄漏应急处置卡危险目标甲醇事故预测储罐液位超限;储罐、阀门泄露;管道破裂泄露;误操作泄露;卸车管线连接不牢固泄漏。事故危害燃烧和爆炸危险性:高度易燃,蒸气与空气能形
9、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眩晕、乏力、嗜睡和轻度意识障碍等,重者出现昏迷和癫痫样抽搐,直至死亡。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甲醇可致视神经损害,重者引起失明。事故处置方式1、 向公司应急部门汇报。2、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3、 用消防水枪稀释泄露甲醇处。4、 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关闭泄漏点两端阀门。人员救护措施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报警程序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应急电话生产部()安全管理员()消防急救1191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