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下第十一讲对应法解题提高训练(无答案) 苏教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下第十一讲对应法解题提高训练(无答案)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下第十一讲对应法解题提高训练(无答案) 苏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讲 对应法解题【知识概述】有些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如:总数量与总份数的对应,总价与数量的对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量与分率的对应等。解答这一类应用题时要通过观察、比较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研究对应数量的变化,找准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寻找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这种方法也是解题的常用方法。例题精学例1 体育老师去买乒乓球,如果买7盒,就少 64元;如果买5盒,就少16元。每盒乒乓球多少元?体育老师带了多少钱?【思路点拨】先摘录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买7盒 少 64元买5盒 少 16元可以看出:由“少 64元”变为“少 16元”,一共相差了 64-16=48(元),为什么会相
2、差 48 元呢?是因为“买7盒”变成了“买5盒”。一共相差的 48 元钱对应的是 7-5=2(盒)乒乓球的钱,482=24(元),每盒乒乓球 24元,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体育老师带的总钱数。同步精练1. 一个植树小组,如果每人栽5棵,则还剩 14棵;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4棵。这个小组有多少人?一共要栽多少棵树?2.幼儿园大班的老师拿出一包糖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4 块,就多出 48 块糖;如果每人分6块,则又少8 块糖。这个班有多少个小朋友?这包糖有多少块?3.王老师下班前批改两组学生的作业,如果每分钟批5 道题,就要下班后4 分钟批完;如果每分钟批8 道题,在下班前5 分钟批完。这两组学生的作
3、业共有多少道题?例2 买3 千克茶叶和5 千克糖,一共用去 420元,买同样的3 千克茶叶和3 千克糖,一共用去 384元。每千克茶叶和每千克糖各多少元?【思路点拨】先摘录题目中的已知条件:3 千克茶叶 5 千克糖 一共 420元3 千克茶叶 3 千克糖 一共 384元比较已知条件,看看什么量变了,什么量没有变。从对应量的变化可以看出,420 元和 384 元相差 36元,正好与 5-3=2(千克)糖相对应,因此每千克糖的价钱是(420-384)(5-3)=18(元),求出每千克糖的价钱后,再根据条件求出每千克茶叶的价钱,同步精练1. 30 辆小车和6 辆卡车一次运货 90吨,45 辆小车和6
4、 辆卡车一次运货 120吨。每辆卡车和每辆小车每次各运货多少吨?2.买 15 张桌子和 25 把椅子共用去 3050元;买同样的5 张桌子和 20把椅子,需要 1600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需要多少元?3. 3 件上衣和7 条裤子共 430元,同样的7 件上衣和3 条裤子共 470元。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各多少元例3 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多 28 米,第二天挖了全长的少 20米,这时还剩下 22 米没有挖。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思路点拨】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找准数量和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先根据已知条件画线段图: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28+22-20=30(米),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下第十一讲 对应法解题提高训练无答案 苏教版 六年级 下册 数学试题 下第 十一 对应 解题 提高 训练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