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电弧及电气触头ppt课件.ppt





《最新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电弧及电气触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电弧及电气触头ppt课件.ppt(1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12343 电弧及电气触头电弧及电气触头目目 录录 9用开关切断有电流通过的电路时,在开关触头刚分离的瞬间便会产生电弧,如图3.1所示为直流电弧的组成示意图。图图3.1 直流电弧的组成直流电弧的组成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103.1.1.1 电弧的特性电弧的特性(1)电弧由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三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阴极和阳极附近的区域分别称为阴极区和阳极区,在阴极和阳极间的明亮光柱称为弧柱。弧柱区中心部位温度最高、电流密度最大,称为弧心;弧柱区周围温度较低、亮度明显减弱的部分称为弧焰。(2)电弧的温度很高。电弧形成后,由电源不断地输送能量,维持其燃烧,并产生很高的温度
2、。电弧燃烧时,能量高度集中,弧柱区中心温度可达到10000以上,表面温度也有30004000,同时发出强烈的白光,故称弧光放电为电弧。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11(3)电弧是一种自持放电,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放电现象(如电晕放电、火花放电等),电极间的带电质点不断产生和消失,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弧柱区电场强度很低,一般仅为10200Vcm,很低的电压就能维持电弧的稳定燃烧而不会熄灭。(4)电弧是一束游离的气体,质量很轻,在电动力、热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能迅速移动、伸长、弯曲和变形。其运动速度可达每秒几百米。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123.1.1.2 触头间发生电弧的条件和物
3、理过程触头间发生电弧的条件和物理过程触头周围的介质原本是绝缘的,电弧的产生说明绝缘介质变成了导电的介质,发生了物态的转化。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三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态随温度的升高而改变。当物质变为气态后,若温度再升高,一般要到5000以上,物质就会转化为第四态,即等离子体态。任何等离子体态的物质都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具有导电的特性。因此,电弧的形成过程就是介质向等离子体态的转化过程。电弧的产生和维持是触头间中性质点(分子和原子)被游离的结果。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13开关触头刚分离时,由于触头间的间隙很小,触头间会出现很高的电场强度,当电场强度超过 V/m时,阴极触头表面的
4、电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被拉出来发生强电场发射。从阴极表面发射出来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作加速运动,它们在奔向阳极的途中碰撞介质的中性质点(原子或分子),只要电子的运动速度足够高,其动能大于中性质点的游离能(能使电子释放出来的能量)时,便产生碰撞游离,原中性质点游离为正离子和自由电子。新产生的电子将和原有的电子一起以极高的速度向阳极运动,当它们和其他中性质点相碰撞时又再一次发生碰撞游离,依次连续发生。碰撞游离过程示意图如图3.2所示。6103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14图图3.2 碰撞游离过程示意图碰撞游离过程示意图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15碰撞游离连续进
5、行的结果是使触头间隙充满了电子和正离子,介质中带电质点大量剧增,使触头间隙具有很大的电导,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大量的电子向阳极运动,形成电流, 这是由于介质被击穿而产生的电弧,这时,电流密度很大,触头间电压降很小。电弧产生后,弧柱的温度很高,可达5000K以上,这时处于高温下的介质分子和原子产生剧烈运动,使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碰撞,其结果又游离出电子和正离子,这便是热游离过程。 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16电弧燃烧过程中,电极表面少数点上有较集中的电流,同时因开关触头分离后,触头间接触压力及接触面积逐渐减少,接触电阻随之增大,会使电极表面有相当高温,从而造成其中的电子获得很大的动能,
6、逸出到周围空间。这种现象称为热电子发射,是气体介质中带电质点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强弱程度与阴极的材料及表面有关。从以上分析可知,电弧形成的过程是:开关阴极触头在强电场作用下发射电子,所发射出的电子在触头间电压作用下产生碰撞游离,形成了电弧。在高温的作用下,介质中发生热游离,热电子发射,使电弧得以维持和发展。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173.1.1.3 产生电弧的游离方式产生电弧的游离方式(1)热电发射)热电发射当开关触头分断电流时,阴极表面由于大电流逐渐集中而出现炽热的光斑,温度很高,从而使触头表面分子中外层电子吸收足够的热能而发射到触头间的介质中去,形成自由电子。(2)高电场发
7、射)高电场发射开关触头分断之初,电场强度很大。在这种高电场作用下,触头表面的电子可能被强拉出去,也进入触头间的介质中形成自由电子。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18(3)碰撞游离)碰撞游离当触头间隙存在足够大的电场强度时,其中的自由电子以相当大的动能向阳极运动,在运动中碰撞中性质点(介质分子),有可能使中性质点分裂为带电的正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些被碰撞游离出来的带电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继续参与碰撞游离,使触头间隙中的离子数越来越多,形成“雪崩”现象。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193.1.1.4 影响游离作用的物理因素影响游离作用的物理因素(1)气体介质的温度。温度越高,热游离
8、越强烈。(2)介质的压力。压力越大,自由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越小,发生碰撞游离的可能性越小。(3)触头之间的外加电压。电压越高越容易将间隙击穿。(4)触头之间的开断距离。开断距离增大则减小间隙中的电场强度。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20(5)触头之间的介质种类。不同介质游离电场不同,热游离温度也不同。(6)开关电器的触头材料。不同金属的蒸气有不同的游离电压,有些金属耐高温,不易产生金属蒸气。在电弧中,发生游离过程的同时还进行着带电质点减少的去游离过程。去游离过程是指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相互吸引发生中和现象。 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21电弧的熄灭过程,实际上是气体介质由导通
9、又变为截止的去游离过程,去游离使弧隙中正离子和自由电子减少,电弧的熄灭是电弧区域内已电离的质点不断发生去游离的结果。3.1.2 电弧的熄灭电弧的熄灭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223.1.2.2 影响去游离的物理因素影响去游离的物理因素(1)介质的特性)介质的特性介质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弧中去游离的强度,介质特性包括导热系数、热容量、热游离温度、介电强度等,这些参数值越大,去游离作用越强,电弧越容易熄灭,如氢气的灭弧能力是空气的7.5倍,SF6气体的灭弧能力约是空气的100倍。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23(2)电弧的温度)电弧的温度降低电弧温度可以减弱热游离,减少新
10、的带电质点的产生,同时也降低带电质点的运动速度,加强了复合作用。通过快速拉长电弧,用气体或油吹动电弧,或使电弧与固体介质表面接触,都可以降低电弧的温度。(3)气体介质压力)气体介质压力气体介质压力增大,可使质点间的距离减小、浓度增大、复合作用加强。而高度真空的绝缘强度远远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空气和SF6气体的绝缘强度,并且高于变压器油的绝缘强度,真空中绝缘强度恢复快、熄弧能力强。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243.1.2.2 去游离的主要方式去游离的主要方式去游离的主要方式包括复合和扩散两种形式。(1)复合)复合复合是带异性电荷的质点相遇,彼此中和正负电荷成为中性质点的现象。电子的运动速
11、度远大于离子,电子对于正离子的相对速度较大,它们复合的可能性很小,但电子在碰撞时,如果先附着在中性质点上形成负离子,则速度大大减慢,而正、负离子间的复合比电子和正离子间的复合要容易得多。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25若利用液体或气体吹弧,或将电弧挤入绝缘冷壁做成的窄缝中,迅速冷却电弧,减小离子的运动速度,可加强复合过程。此外,增加气体压力,使离子间自由行程缩短,气体分子密度加大,使复合的几率增加,也是加强复合过程的措施。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26(2)扩散)扩散扩散是指电弧中自由电子和正离子逸出弧柱以外,与周围未被游离的冷介质相混合的现象。扩散是由于带电质点的不规则
12、热运动以及空间电荷的不均匀分布,使电弧中的高温离子由密集的空间向密度小、温度低的介质周围方向扩散。电弧和周围介质的温度差以及离子浓度差愈大,扩散作用就愈强。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27扩散去游离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及形式:离子浓度差,由于弧道中带电质点浓度高,而弧道周围介质中带电质点浓度低,存在着浓度上的差别,带电质点会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使弧道中的带电质点减少;温度差,由于弧道中温度高,而弧道周围温度低,存在温度差,这样,弧道中的高温带电质点将向温度低的周围介质中扩散,减少了弧道中的带电质点。电弧截面越小,离子扩散也越强。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283.
13、1.2.3 熄灭电弧的基本方法熄灭电弧的基本方法熄灭电弧的基本方法是:削弱游离过程,加强去游离过程,使触头间电弧中的去游离率(速率)大于游离率(速率)。主要措施有:(1)提高触头间的开断速度)提高触头间的开断速度第一批自由电子是依靠断口间的高电场强度产生的,提高触头的运动速度或增加断口数目,减少间隙处于高电场强度下的时间,使自由电子数不足而迫使电流减小,过程中注入间隙的能量也小,间隙温度较低,使电弧不易形成。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29(2)冷却电弧)冷却电弧用冷却绝缘介质降低电弧温度,削弱热发射和热游离作用以熄灭电弧。在高压开关中常用的绝缘介质有三种:油、SF6和压缩空气(高密
14、度空气)。(3)增大绝缘介质气体压力)增大绝缘介质气体压力它可使气体密度增加,缩短分子和离子运动的自由程,降低热游离几率,增大复合几率,促使电弧熄灭。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30(4)吹弧)吹弧采用绝缘介质吹弧,使电弧拉长,增大冷却面,提高传热率,并强行迫使弧道中游离介质扩散,流入新鲜介质以促使电弧熄灭。(5)将触头置于真空密室中)将触头置于真空密室中由于缺乏导电介质而使电器分断时不能维持电弧燃烧。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31(1)电弧的高温,可能烧坏电器触头和触头周围的其他部件;对充油设备还可能引起着火甚至爆炸等危险,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
15、重大损失。3.1.3 电弧的危害电弧的危害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32(2)由于电弧是一种气体导电现象,所以在开关电器中,虽然开关触头已经分开,但是在触头间只要有电弧的存在,电路就没有断开,电流仍然存在,直到电弧完全熄灭,电路才真正断开,电弧的存在延长了开关电器断开故障电路的时间,加重了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危害。(3)由于电弧在电动力、热力作用下能移动,容易造成飞弧短路、伤人或引起事故扩大。3.1 电弧的基本问题电弧的基本问题 333.2 直流电弧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的特性和熄灭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34因为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中产生的电弧在特性上有差异,
16、所以高压断路器熄灭这两种电弧的方法并不完全相同,在直流电路中产生的电弧叫直流电弧。直流电弧的特性,可以用沿弧长的电压分布和伏安特性来表示。对于几毫米长的电弧,通常称为短弧。在短弧中,电弧电压主要由阳极区、阴极区电压降组成,它的特性表现在电弧电压约为20V,而且是与电流、外界条件无关的常数。对于长度为几厘米及以上的电弧,称为长弧。在长弧中,电弧电压主要由弧柱区电压降组成,电弧电压与电弧长度成正比。3.2.1 直流电弧的特性直流电弧的特性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353.2.1.1 弧长电压分布特性弧长电压分布特性稳定燃烧的直流电弧沿弧长的电压分布如图3.3所示。电弧压降由
17、阴极区压降、弧柱区压降和阳极区压降三部分组成。电弧阴极区压降近似等于常数,它与电极材料和弧隙的介质有关。弧柱区压降与弧长成正比。阳极区的电压降比阴极区的小。当电流很大时,阳极区压降很小。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电弧电压随电流的增加而下降。由图3.3可知直流电弧弧长的电压为: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36式中电弧在全长上的压降;阴极区压降;弧柱区压降;阳极区压降。 由于电弧的端部靠近触头的区段(阴极区和阳极区)较之于中心区段(弧柱区)温度低,自由电子的密度小,因此导电率低,电位梯度大。321UUUUh (3.1) hU1U2U3U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18、 37图图3.3直流电弧电压沿弧长的分布直流电弧电压沿弧长的分布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38特别是阴极区,由于堆积了许多正离子,电位梯度最高;而阳极区主要是接受从弧隙中来的电子,只有在高温下才发射少量电子,所以其电位梯度较阴极区小。弧柱区压降与电流大小、弧隙长度、介质种类及其状态(介质压力、介质流动方式及流速等)有关。当电弧稳定燃烧时,若弧隙介质情况不变,则电流越大,弧柱区电阻越小,弧柱区压降越低;当弧长增加时,弧柱区电阻增大,弧柱区压降上升,弧柱区压降与弧长基本上成正比。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393.2.1.2 电弧燃烧伏安特性电弧燃烧伏
19、安特性图3.4是具有电弧的R-L直流电路,其电压方程式为电弧稳定燃烧时, 和 基本保持不变,即 0。若改变电阻R使电弧稳定燃烧,则可画出“ ”曲线,称为电弧的静态伏安特性曲线;如果 0,电弧的 曲线称为动态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5所示。由于热惯性的原因,图中曲线2总低于曲线1。hudtdiLiRE (3.2) huidtdi)(ifuhdtdi)(ifuh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40图图3.4 具有直流电弧的具有直流电弧的R-L电路电路 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41图图3.5 直流电弧的伏安特性直流电弧的伏安特性 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20、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423.2.1.3 直流电弧的熄灭条件直流电弧的熄灭条件对于几毫米的短弧,电弧压降主要是近极(阴极和阳极)压降,如果外加电压小于近极压降,电弧将被熄灭。对于几厘米以上的电弧,电弧压降主要由弧柱区压降组成,因此电弧压降正比于电弧长度。当=0时,由式(3.2)可得: 是电源供给电弧的电压, 曲线是电路的伏安特性,它与电弧的静态特性曲线 在图3.6中有A和B两个交点,其中B点是电弧稳定燃烧点,A点是不稳定燃烧点。 dtdihuiRE(3.3) iRE )(ifiRE)(ifuh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43在A点若电流 略有减小,则 ,电弧电流将会继续减
21、小,直至熄灭;若 略有增加,则 ,电弧电流将继续增大,最后稳定在B点。如果能将电弧静态伏安特性提高到图3.6中的虚线 位置,两条特性曲线 与 无交点,就会将电弧熄灭。因此,直流电弧的熄灭条件是: 或ihuiRE)(ihuiRE)(,hu)(iRE ,huhuiRE)(0di dt(3.4) 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44图图3.6 直流电弧的稳定燃烧点直流电弧的稳定燃烧点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45如图3.5和图3.6所示,由直流电弧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其稳定燃烧点在B点,只要能够保证 ,则能保持0,从而使电弧熄灭。因此,增加电阻压降和电弧压降
22、以消耗电压,是低压开关电器熄灭电弧的有效方法。 具体灭弧方法有:(1)拉长电弧)拉长电弧。如图3.7所示,当电弧长度为 时电弧在B点稳定燃烧,如将其拉长经 (临界状态)至 ,由于 的增加而总有 0,电弧熄灭。3.2.2 直流电弧的灭弧方法直流电弧的灭弧方法huiRE)(dtdi0l1l2lhudtdi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46图图3.7 拉长电弧熄灭拉长电弧熄灭 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47(2)开断电路时在电路中逐级串人电阻)开断电路时在电路中逐级串人电阻。 如图3.8所示。当外电路电阻为R0时,电弧在B点稳定燃烧,如在外电路中串入电阻使
23、外电路电阻变为R1, 0而熄灭。采用此种措施时应注意限制电流的变化速度以防止过电压,否则不能达到熄弧目的。因此由R0变至R1时,需逐级串人电阻进行。dtdi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48图图3.8 外电路逐级引入电阻灭弧外电路逐级引入电阻灭弧 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49(3)在断口上装灭弧栅)在断口上装灭弧栅 如图3.9所示,由钢片组成的灭弧栅罩在开关触头上,开关开断时,弧电流产生的磁场与钢片产生作用力使电弧拉入灭弧栅内被钢片分割成多段短弧,形成许多对电极,由于电弧的近极压降而使电弧所需电压增加,造成 0,使电弧熄灭。低压开关的灭弧常采用此种
24、方法。dtdi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50图图3.9 金属栅片分割短弧灭弧金属栅片分割短弧灭弧 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51(4)吹弧冷却电弧)吹弧冷却电弧利用流体介质对电弧进行横吹或纵吹,或者把电弧与耐热绝缘材料(如石棉、水泥或陶土等)密切接触,都可对电弧起冷却作用,并可增强表面复合作用,如图3.10所示。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52图图3.10 吹弧(横吹和纵吹)吹弧(横吹和纵吹) 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直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533.3 交流电弧交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的特性和熄灭3.3 交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交
25、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54交流电弧是指在开断交流回路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弧。它存在自然暂时熄弧点,电流过零时,电弧自然暂时熄灭,与电弧中去游离过程无关;电流过零后,电弧的发展方向就取决于游离与去游离的强弱较量。3.3.1 交流电弧的伏安特性交流电弧的伏安特性3.3 交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交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 55交流电弧的特性如下:(1)交流电弧具有动态伏安特性)交流电弧具有动态伏安特性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不断地随时间变化,每个周期有两次通过零点,因而电弧的温度、直径以及电弧电压也随时间变化,因此交流电流一直处于动态过程,电弧的这种特性称为动态特性。3.3 交流电弧的特性和熄灭交流电弧的特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发电厂 变电站 电气设备 电弧 电气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