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湖南省2011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
《【学海导航】湖南省2011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海导航】湖南省2011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湘(湘RJRJ)2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必修必修4 4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3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把握联系的普遍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把握发展的实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把握发展的实质,了解发展的普遍性,学会用
2、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了解发展的普遍性,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考点14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5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6 要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3、,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也是永恒发展的,二者是统一的。这就从根本上区别于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静止的观点。7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就要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依附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承认变化不一定是坚持了唯物辩证法,只有在承认变化的同时又承认发展,才是坚持了唯物辩证法。8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
4、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考点29 矛盾既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而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矛盾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10 矛盾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即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主张用联系和
5、发展的观点看世界。11 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考点312 联系的普遍性指的是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13 哲学上的联系与具体联系的关系:哲学上讲的联系是对万事万物具体联系的抽象与概括,是一种抽象联系。它与具体联系的关系是:抽象联系是具体
6、联系的抽象与概括,具体联系是抽象联系的具体表现。简单地说就是一般与个别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正确理解联系中的区别: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14 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是客观性的: 分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考点415 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的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7、。16 人与联系的关系: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主义思想。联系具有客观性,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并不违背联系的客观性。17 联系的客观性告诉我们,不能用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但并不是说联系永恒不变,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实际上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改变或创造出新的联系,这并不违背联系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会陷入机械论。18 联系的多样性 (1)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海导航 【学海导航】湖南省2011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412285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