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周考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周考三).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周考三)【精品文档】第 7 页(殷)10.19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1.下列有关遗传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均属于基因重组B.伴性遗传的性状分离比例不固定,故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生物体内每种氨基酸均对应多种密码子D.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2.下列有关纯合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受精发育而来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体
2、D.不含等位基因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上不能说明的是()A新基因的产生 B新基因型的产生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基因可以重新组合4.已知家鸡的突变类型无尾(M)对有尾(m)是显性。现用普通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乙群体)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A. 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B. 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不注射胰岛素C. 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D. 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不注射胰岛素5.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
3、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A1/4 B.1/6 C.1/8 D.1/166生物体内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D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RNA复制; tRNA携带氨基酸A BC D7下图表示某家族遗传系谱,能排除色盲遗传的是()8. 下图是表示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框图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框图的生物都是细胞生物
4、,遗传物质均为DNAC框图内的生物体细胞结构中只含有DNA,不含有RNA D框图内的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9. 某科学家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但离心后却发现上清液中也检测到放射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标记错误,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出现在上清液中 有部分噬菌体未侵染成功,离心后出现在上清液中 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A B C D 10. 在动物的睾丸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分别针对X、
5、Y、Z的答案正确的是( )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3、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第二次分裂后期D6、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11. 右图表示发生在细胞核内的某生理过程,其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过程需要ATP和尿嘧啶脱氧核苷酸B真核细胞中此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Cb中(A+G)(T+C)的比值一定与c中的相同D正常情况下a、d链都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12. 如果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2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
6、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1次,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14N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依次是 ( ) A. 50% 100% B25% 50% C25% 100% D50% 50%13. 下列各项能用2n来表示的是( )A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子代DNA分子中不含母链的DNA分子数B含有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的种类C具有n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D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n代后杂合子的比例14. MstII是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它总是在CCTGAGG的碱基序列中切断DNA。下图显示了用MstII处理后的正常血红蛋
7、白基因片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起初的正常血红蛋白基因中有3个CCTGAGG序列B若血红蛋白基因某一处CCTGAGG突变为CCTCCTG,则用MstII处理该基因后将产生 3个DNA片段C将MstII酶用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基因诊断,若产生三个DNA片段,则血红蛋白基因是正常的D将MstII酶用于的基因诊断,若产生四个DNA片段,则血红蛋白基因是正常的15. 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C分别控制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
8、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9/64 B1/64 C8/64 D27/6416. 调查发现,某地人群每万人中有一个患甲病,一个表型正常男子的父母均正常,但有一个患甲病的妹妹。这个男性与该地一个表型正常女性结婚后,生育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A33/10000 B1/404 C1/303 D1/60617.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和前肢变得都很长C桦尺蠖工业黑化现象是因为受煤烟污染而被熏
9、黑的D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所以它们都定向地产生了白色的变异18.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19. “经过突变的基因,对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说法( )A不对,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易绝种。B对,因为基因突变是变异的主要来源,变异是定向的,有的变异是有利的C不对,因为基因突变容易造成个
10、体死亡,不会产生生物进化D对,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20. 关于基因重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21. 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的是( )A自然选择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由交配22. 为获得纯合高茎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B过程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 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11、D过程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茎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23. 用普通小麦(六倍体)的成熟花粉培育出来的植株,不正确的是( )A多倍体 B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单倍体植株 D高度不育植株24.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AA、Aa和aa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AA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子代中A的基因频率约是( )A. 43% B. 48% C. 52% D. 57%25. 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来,但在经常遭到暴风雨袭击的岛屿,这种突变类型因不能飞行,而未被大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一事实说
12、明(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 D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绝对的26.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A先天性心脏病都是遗传病 B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C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人类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27.治疗艾滋病(其遗传物质为RNA)的药物AZT的分子构造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很相似,试问AZY抑制病毒繁殖的机制是( )A. 抑制艾滋病RNA基因的转录 B抑制艾滋病RNA基因的逆转录C抑制艾滋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抑制艾滋病毒RNA基因的自我复制28.已知某种
13、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aa频率为26,若该种群中个体自交,F1代基因型AA的频率为( );若该种群中个体自由交配,F1代基因型AA的频率为( )A27.04 20 B41 27.04 C50 48 D74 5229. 蓍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种。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下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异表现 出物种多样性B不同海拔高度蓍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C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蓍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D图示结果说明蓍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环境的影响30. 一对夫妇,其后代若仅考虑一种病的得病率,则得病可能
14、性为a,正常的可能性为b,若仅考虑另一种病的得病几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c,正常的可能性为d。则这对夫妇结婚后,生出只有一种病的孩子的可能性的表达式可表示为( )adbc 1acbd ac2ac bd2bdA B C D第卷 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31. 根据所给图一至图四,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所示规律称为_。图二、三、四所示生理过程与图一中相对应序号依次是_。图一所示5个生理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_。(2)请根据上图及所学知识补充下表。DNA的复制转录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内宿主细胞内模板DNA的一条链RNARNA原料4种
15、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信息传递DNADNARNADNARNARNA(3)图一中能进行过程的生物是_;能进行过程的生物是_。A烟草花叶病毒 B艾滋病病毒 CT2噬菌体 D朊病毒(4)在图四所示过程中,mRNA起_的作用,tRNA起_的作用,核糖体起_的作用。32.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
16、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图2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33.下面是大豆、果蝇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1)大豆是两性花植物。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合母本父本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110株
17、;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种,其比例为_。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B基因型频率为_,b基因频率为_。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用组合_(填组合一或二,父本或母本)本植株_,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2)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R、白眼r),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
18、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_。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_;_;_。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题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目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除标注2分的外,其余每空1分)。31. (1) (2)复制转录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内宿主细胞内模板DNA的一条链RNARNA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信息传递DNADNARNADNARNARNA(3) (4) 32. (1) (2) (3) (4) 2分33.(1) (2) 2分 2
19、分 2分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题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 CADBDDBCADACCD题目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ADDDDCABCCBBC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31. (1)中心法则 (2)逆转录R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内宿主细胞内DNA的两条链4种核糖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DNAmRNA(3)B A(4)模板 运输氨基酸 蛋白质合成场所32. (1)突变(变异) 自然选择(2)种群 基本单位(3)基因库(4)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给分) 基因频率33.(1)BbRR BbRr4 3: 1: 6: 2;60 20一的父 自交(2)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