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案例培训讲学.doc
《体育教学案例培训讲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案例培训讲学.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体育教学案例【精品文档】第 8 页体育教学案例研究性学习跨栏跑 一、 背景: 在一堂初三男生的跨栏跑教学课上,我组织学生第一次跨栏跑。老师先示范,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跨栏。结果,大部分学生跑到栏架旁就停下来了,不能过栏。只有少数胆大的学生能过,但都是跳过栏。在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如不敢跳山羊、横箱等。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恐惧而造成的;二是不会做专门的动作。如何消除恐惧心理,更快地学会跨栏动作,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二、教学片段: 我让学生在课前把各小组收集的跨栏跑优秀运动员的图片、技术动作展示在同学面前,讲讲跨栏跑动作、比
2、赛场面,优秀跨栏运动员的事迹等(从情感上获得我要学跨栏跑渴望,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跨栏跑)。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害怕”。针对“害怕”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害怕”?然后师解释“害怕”即 “恐惧”,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危机的逃避情绪。恐惧心理的产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积累,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而增强。年龄越小,恐惧感越弱。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危险,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这个道理。而跨栏跑练习确有危险,不小心碰在栏上要摔跤的,所以不敢在跑动中跨栏,而采用逃避的方法,停下来跨过去。这样安全,不会受伤(老师从心理上帮助他们摆脱恐惧情绪)。接着让学生讨论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学习跨栏的动作,大家集思广益。他们想
3、出了降低栏架的高度、找替代物作栏架、用体操棒放在地上进行模仿练习,用橡皮筋两人两边拉直进行跨越练习(开动脑筋,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生选择想出的方法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按思练思的程序反复练习,练完后再找出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特别是用橡皮筋作跨栏练习(不怕摔跤),两人一组拉直橡皮筋作“跨栏架”,排头同学依次跨过一道道橡皮筋,跨到最后作“跨栏架”。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地提高高度,真是越跨越有劲(通过实践从理性上认识跨栏跑,体验运动乐趣)。教学反思通过跨栏跑的教与学,我认为: 1、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跨栏跑”。它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技术动作的方法(
4、替代物法、降低难度法等),拓宽学生学习动作的思路,为学习其他技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毅力增强了,勇气增强了,克服了恐惧心理,信心增强了。 通过互相交流、帮助,促进同学间合作,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融洽师生关系,师通过示范、讲解、保护帮助,提高师生亲和力、信任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 3、由于上课时间有限,留给学生发展个性的时间与空间不够,教师为学生创造练习环境,所需要的器材估计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应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
5、所用器材。 4、没能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少数学习困难的学生没能根据自己的条件自主选择练习,教师应重点帮助他们诱发创新思维,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体育教学案例(换球接力) 案例教学背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为目的,此游戏形式简单易操作,趣味性强,竞争激烈,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速度及灵活性,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敢、顽强等心理品质,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此游戏较适合二年级的学生案例操作过程:游戏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快速的反应能力,提高速度和灵活性游戏准备:划一条线做起跑线,在线的正前方,每隔68米划一个圆圈,每组2
6、3个,划若干组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45人一组,趁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每组第一人的前脚踏在起跑线上并拿三个小球做好比赛准备。鸣哨后每组第一人向前跑并把三个小球依次摆进小圆圈内,跑回起跑线。有第二个人接力跑,把3个球拿回交第三个人去放,直到全组完成。先完成的组 为获胜。游戏规则:球必须放在小圈内,如果滚出应重新放好。中途掉球,捡起来继续比赛。教学建议:1) 讲解2) 做一次后进行简单的评议3) 一鼓励为体育教学案例关爱特殊学生实例:刚给初一(1)班上体育课不久,课堂上便发现该班女生王丽(这个女孩长得胖乎乎,挺可爱的)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也比较差。课后我找到她,问她
7、为什么上课不积极活动?开始她不说,在我的启发下,她才说:“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的,可我长得这么胖,做起动作来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根据她的想法,我诱导说:“不管谁在学习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仔细寻找该生的闪光点。不久在上体育课时我便发现王丽同学跳皮筋不错,动作轻松自如、灵活漂亮,她显得很快活、自信。这使许多同学向她投去了羡慕的眼光。于是在第二天的体育课上,我及时表扬了她,并要求其他同学多向她学习,共同探讨跳皮筋的技
8、巧。同学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向她询问起来。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王丽装上了自信的翅膀。这天的体育课她上得很投入,与同学合作的也很愉快。结束后,王丽主动对我说:“老师,是您和同学给了我信心和勇气,今天我真开心。”我便对她说:“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在以后的体育课上,王丽因肥胖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渐渐消除,她不再往后退了,而是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反复练习。同学们觉得她变了,与她合作、交流的人越来越多。同时课堂上我也留心观察她,有时提醒她一下,有时带她一下,有时和她一块练习。对于特别难的动作降低动作标准和动作要求,让她尽力去完成。经
9、过一年的努力,她的体育成绩从入学时班里后几名跃到现在前几名,体锻由260分跃到了390分,她不仅自己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和活动中,而且还带动和帮助她周围的同学一起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她的努力和成功得到公认,第二学期同学们推荐她担任了本班体育课第六小组的小组长。 一、目标、 进行双脚跳跃活动,发展下肢力量和弹跳力,以及身体灵巧、协调性,提高控制身体的能力。、与同伴和集体合作,共同完成跳跃移动障碍的任务,体验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二、方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各成一路纵队,间隔约三米,队员前后距离学生自定。各队第一、二人各握短绳一端,在队前侧向站立。 游戏开始,各队持绳的二人
10、低手拉绳从本队两侧向排尾迅速跑过,每个队员依此双脚跳起让绳子从脚下通过;持绳队员到排尾后,第一人留在排尾,第二人持绳跑回排头与第三人合作继续拉绳到排尾。依此进行,每个人都做二次拉绳人,以先跑完的队为胜。三、规则、必须按规定动作跳跃过绳(双脚同时起跳、落地)、持绳队员必须平行前进,如途中绳子脱手,必须从脱手的地点握好绳后继续进行。、绳子不能拖地行进。四、教材分析这个游戏是分队进行的跳跃练习活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始终处于紧张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他们在活动中要主动调整好队形和跳跃前的位置距离,观察和判断来绳的速度、高度,确定自己起跳的时机和跳跃的高度。在自己进行拉绳时,既要考虑与同伴的协同配合
11、,又要为集体提供适宜的高度和速度。因此,这个游戏除了能够发展学生身体灵敏、协调、弹跳以及空间感知觉能力外,尤其能够使学生感受与同伴和集体的紧密合作关系,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个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五、建议、游戏开始的准备部分应给学生较大的自练空间,教师只做适当的提示并能参与其中,不必做太多的讲解。、要重视游戏过程的观察和指导。发现学生个人与小组的成功或失利乃至不良的表现,能让他们交流体会、感受并及时引导;对由于胆怯或紧张而影响集体比赛速度的学生,教师要表现出对其的鼓励和关心。、在掌握游戏基本方法、技能的基础上变化难度层次。如变化跳跃的方式,变化拉绳的人数等等。、要注意安全,场地要平坦
12、。绳子以有点弹性的塑料跳绳为宜。我们学会了假设!课题:人在摔倒时的应对方法目标:1、探究在不同情况下跌倒时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2、建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学习过程设计:1、探究内容:(1)人是在哪些情况下摔倒的(奔跑、跳下、碰撞、绊脚、滑脱)对上述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对这些摔倒现象发生频率进行排序。(2)人在摔倒时的方向(向前、向后、侧向)对造成摔倒时不同方向的原因进行分析。(3)人在摔倒时着地的姿势对不同情况、不同方向摔倒时的着地姿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产生伤害事故的原因。(4)探究避免事故发生的多种途径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方法场地器材的改造设计(5)结论(6)建议:应该增加的学习内容评述
13、探究学习在许多时候,可能延伸至课堂之外,这种学习方式也是符合课程标准理论的。案例中的探究内容设计的比较合理,有调查的内容、有分析的内容,也有实践的内容(如自我保护的方法)。虽然学生可能会得出各种不同的结论,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最后的建议,应该增加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这样做不仅提高了探究学习的价值,而且体现了探究学习的应用性。体育教学案例你们有信心吗在一节体育课上,老师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学习目标:发展弹跳力。同时,老师提供学生的最佳活动方式是跳绳。对于这个学习目标,老师是这样解释的:弹跳力是跳跃能力中的一种,也是跳跃能力的基础,要发展弹跳力,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弹跳力的现状怎么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14、测量一下自己原地纵跳摸高的成绩是多少,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这个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就说明弹跳力提高了。于是学生们非常高兴地进行了原地纵跳摸高的原始成绩测试。接下来就是用什么方法和用多少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弹跳力了。老师给了学生两周的时间,用什么方法由学生自己决定,但是今天这节课上要用自己决定的方法进行练习,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咨询的机会。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选择了跳绳,因为跳绳是最通常、最熟悉的练习方法,有一位学生选择了负重深蹲跳,另一位学生选择了负杠铃(15千克重)站立连续跳,还有一位学生选择了背沙袋连续跳,热热闹闹地活动起来了。可是,这样的弹跳力练习只能坚持几分钟就做不动了。老师告诉大家,发展弹跳
15、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方法有很多,每个人都可以参照别人的练习方法经常变换,一是有新鲜感,二是相互有调节和补充的作用。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持之以恒,天天练,但不过量。老师还启发了所有跳绳的学生,用哪种跳的方式最有效?最后老师鼓励大家:“今天同学们的练习方法很多,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相信大家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进行练习的,两个星期后的今天,是大家展示自己进步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信心?”学生回答是响亮的:“有!”评述自主学习不是现场的即时表演,不是仅仅做几分钟练习,摆个花架子给别人看的。老师也不仅是提出目标后放任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通过老师的启发诱导,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方法,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时
16、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性,鼓励学生去达成目标。当然,老师如果还能经常了解一下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就更理想了。体育教学案例倾听学生的观点 在一节体育课上,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是“学习一两条篮球比赛中的基本规则”。在让学生进行半场三对三比赛中,老师结合实战,在各小组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发生后应该运用什么规则进行解释。在第一小组的比赛中,有一名学生,因为同伴传给他的球,触及手后不慎滑落,他捡起球后,开始运球突破并且上篮成功。此时,老师根据场上发生的情况,告诉第一小组的学生,此球投中无效,因为刚才这个运球上篮被判为“两次运球”。理由是,这位同学在运球前,已经经过“球触手后落地了一次
17、”,所以,再运球应被判为“两次运球”。可是,这位运球的同学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第一次球虽然触及了自己的手,但因为自己“并没有真正地控制住球”,所以不能算是已经运过球,只有当自己双手把球拿住后,此时才能算是真正地控制住了球,所以,自己再进行突破上篮是符合规则的。老师听了,觉得也有道理,自己所讲的两次运球的概念是否太过陈旧了?于是去查找了最新版的篮球规则,确认了学生意见的正确,一边表扬了这位学生,又把这条规则再仔细地讲给所有的同学听,还承认了自己对新规则的不熟悉。篮球比赛仍然在热烈地进行,却有更多的学生来跟老师研究、探讨篮球新规则了。评述教室绝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老师确实是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
18、备,老师也确实想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掌握更多的技能。但是体育课堂上的不确定因素,远远要多于其他学科的课堂,老师的知识覆盖面很有可能并不完全,学生虽然是处于学习的位置,但是,并不等于学生对各方面是无知的。孔子就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吾师”这样的话,不知道并不可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更受学生的尊敬,课堂的学习效果才会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案例真正的成了课堂上的主人在一节发展耐力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课上,老师提出了“获得七分钟耐力”的目标,一部分学生马上走上操场的跑道,准备用耐久跑七分钟来实现这个目标。此时,有一个学生向老师提出:“我是否可以用跳绳七分钟来完成目标?”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育 教学 案例 培训 讲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