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知识讲解.doc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知识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知识讲解.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精品文档】第 10 页戏曲部分:一、元曲1、 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流和标志,包括杂剧和散曲。2、元杂剧组织结构上两大特点:(1)基本上采用每本“四折一楔子”;(2)采用旦本或末本的演唱体制,故在角色上有旦、末之分。3、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 “叶儿”)、套数(“套曲”、“散套”、“大令”)和带过曲等。 4、关汉卿的杂剧按题材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公案剧”:多侧面地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以窦娥冤、鲁斋郎和蝴蝶梦为代表;(二)“爱情剧”: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的虚伪与残忍,以望江亭、救风
2、尘为代表;(三)“历史剧”:虽然表现的是历史生活,刻画的是历史人物,但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以单刀会、西蜀梦和哭存孝为代表。总之,关汉卿的杂剧广泛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表露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作家之一。5、窦娥的形象分析(1)是中国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典型,一个悲剧形象。(2)是遵守封建道德,尽孝守节的本分善良的妇女形象。(3)是反抗封建压迫、富有斗争精神的形象。6、窦娥冤艺术特色(1)剧作结构:一人一事,主干突出,详略得当。(2)戏剧冲突:在正反面人物的尖锐冲突中塑造鲜明的正面人物形象。(3)语言特色:关汉卿为本色派语言大师,此剧的语言既然质朴自然,又酣畅泼辣,体现其大师
3、风格。名曲有第三折 滚绣球。7、王实甫被称为“花间美人”,代表作除西厢记(代表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天下夺魁”)外,尚有丽春堂、破窑记等。8、“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出自西厢记长亭送别。9、西厢记的艺术成就(一)体制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此剧突破一本四折的惯例,为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中各有小高潮,各本之间环环相扣;改变了元杂剧一般一本戏曲一个脚色主唱到底的限制,根据剧情的需要,采用多角色司唱,大大丰富了元杂剧的表现手段。(二)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双线复合结构。此剧有正反面人物冲突和正面人物误会性冲突的两条线索。正反面人
4、物冲突是张生、莺莺、红娘等正面人物与老夫人、郑恒等反面人物的冲突,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卫道者的斗争;正面人物的误会性冲突是张生、莺莺、红娘因为身份、性格不同而产生的误会性冲突;两条线索互相交错。(三)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精确的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烘托渲染的手法刻画出莺莺、红娘、张生和老夫人等概括性很强而个性又十分鲜明人物。 (四)文采派的语言特色。王实甫为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家,其剧作语言被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称为“如花间美人”。(1)语言文雅绮丽,善于化用前人诗词句,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名曲为第四本第三折正宫 端正好。(2)语言雅中有俗,自然流畅,善于吸收民间口语。
5、(3)人物语言个性化,作者用不同的语言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是元杂剧对后世剧坛最有影响的作品,与明代的牡丹亭、清代的红楼梦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中三大爱情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地位。10、白朴墙头马上(杂剧代表作)与梧桐雨。11、马致远有“曲状元”、“万花丛里马神仙”等称誉,代表作汉宫秋,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二、南戏1、高明的琵琶记:南戏之祖、元杂剧殿军、明清传奇的开山之祖。2、四大南戏(元末四大传奇):元柯丹邱荆钗记、元无名氏白兔记、元施惠拜月亭(又名幽闺记)、元徐 的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3、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被收入永乐
6、大典里,得以保存。三、明戏曲1、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元代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2、明清传奇:“传奇”一词,本是唐人小说的概称“唐传奇”,后人借用它当作戏曲的名称。明清是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不同于杂剧的戏剧体制。3、汤显祖“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4、牡丹亭的思想内容:(1)标出了以情反理的时代主题。作品中的情主要表现为男女主人公对自由爱情(包括正常情欲)的追求,理主要表现为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对人们美好生活的束缚。杜丽娘是剧中至情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以情反理的思想。(
7、2)体现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牡丹亭既是一部追求自由之爱的颂歌,也是一部鼓吹青春觉醒的颂歌。剧本深刻地解剖了一个人性从压抑到苏醒、爱情从禁锢到解放的过程,反映了备受礼教摧残的广大女性要求主宰自己命运、要求实现生命价值的强烈呼声,显示出在新的时代思潮中的进步光华。牡丹亭的艺术特色(1) 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是牡丹亭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它的基本构思突破了现实生活的限制,充满了浓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与强烈的主观精神追求,杜丽娘因情成梦、因梦生情、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情感历程,主要是借助超现实的想象去完成的;杜丽娘终于能实现自己的爱情愿望,也显然是理想的胜利而不是现实的胜利。另一方面,全剧用笔细腻、意
8、脉曲致,在幻想中显示着细节之真,人性之真,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时代共鸣感和现实批判力,形成了亦真亦幻的艺术特征。(2) 塑造了一系列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是牡丹亭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成就。除杜丽娘这一光彩夺目的形象外,柳梦梅、杜宝、陈最良等人物也刻划得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蕴涵。之所以达到如此高的造诣,是因为作者不但善于在渐次推进的矛盾发展过程中来揭示人物不断发展的性格;而且善于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抉发人物幽微细密的情感。(3)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也是牡丹亭在艺术上的引人瞩目之处。此剧是一部诗剧,也是一部剧诗,作者善于通过诗与剧的谐美结合创造出诗情画意般的戏剧情境,极具艺术感染力。
9、作者也历来被归为文采派,以语言的绮丽华艳、典雅蕴藉著称,此剧既继承了元杂剧当行本色语的传统,又熔铸进文人辞赋、古典诗词的清丽精工,锤炼出一种真切自然与华采空灵相结合的戏曲语言,使此剧成为案头之书与台上之曲两擅其美的典范。5、汤沈之争”:指以沈璟为领头人的吴江派(“格律派”)曲学家群体与以汤显祖为楷模的临川派(“至情派”)剧作家的论争,是明代后期传奇繁荣的重大标志。6、徐渭(明杂剧最高成就者)“狂人”的四声猿语出郦道元的水经注。(四声猿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为明曲之第一”( 王骥德曲律)。7、四声猿:包括渔阳弄、雌木兰、玉禅师女状元等四部杂剧。牡丹亭杜丽娘、杜梦梅的形象杜丽娘:性格是多方面的:
10、深沉、温柔、矜持,但又不发坦率大胆,对爱情大胆追求,但又不失分寸。她的大胆狂热,奔放的性格只存在梦中。出身于名门贵族,从小接受封建教育,她的性格的基调是温顺,稳重,驯良、矜持,腼腆的。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由,为了爱情、勇于抗争,但却被封建社会摧残致死。柳梦梅:痴情、才华横溢。对杜丽娘爱情坚贞不渝,始终如一,为使杜丽娘复生,他敢于冒被斩首的危险“开馆见尸”,敢于在战火纷飞之中,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去替杜探父,敢于在皇帝面前揭露和嘲笑位高权重的岳父,柳的刚强无畏的性格和杜的性格互相辉映。四、清代戏曲:1、“南洪北孔”: 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代表了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传奇剧本中的双璧。2
11、、长生殿的思想内容:(一)展现帝、妃情缘,宣扬李、杨挚爱。(二)穿插朝政事件,寄寓垂戒之意。(三)“情缘总归虚幻”,点出全剧主旨。(四) 对忠臣义士的赞美和对权贵奸佞的揭露和抨击。3、长生殿艺术成就(一)在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很好表现了创作意图。(二)在剧本结构上,以李、杨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大事为副线,表现“占了情场”与“驰了朝纲”的必然联系;爱情主线又以金钗和钿盒贯穿始终,金钗、钿盒、情节、人物,由合而分,由分而合。(三) 在曲词艺术上,清丽流畅,充满诗意,具有浓厚的抒情彩。多处化用唐史、元曲名句,如惊变雨梦等出曲文,其浓厚的抒情性,尤其能把人物的内心情感表现的声情兼备,
12、淋漓尽致。4、桃花扇主题(一)剧本揭出阉党余孽既是造成侯、李悲剧的罪魁,又是导致南明覆亡的祸首。(二)塑造了光彩照人的李香君等下层人物形象,表现出对等级贵贱观念的思索和突破。(三)剧末马、阮败亡和侯、李入道,既蕴含民族的沦落、失意之悲,又表现出国家至上的思想。5、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一)结构精巧缜密,匠心独运 整体构思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一柄诗扇贯穿全剧。以中介人物为正邪双方纽带。 结局不落生旦团圆俗套(二)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善于写出同类人物的不同性 。 善于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三)曲词、宾白刻意求工,安排合度。 “说白详备,不容再添一字”。 曲词以工整典雅见长。缺陷:典雅有
13、余而当行不足,严谨有余而生动不足的。6、李渔闲情偶寄包含有对戏曲的看法,批评是中国戏曲批评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小说1、明代四大奇书:金瓶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2、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3、金瓶梅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书名由小说中的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的名字合成。4、三国演义中“三绝”:“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5、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最早的版本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流行的是毛本的三国志演义。6、三国演义主题概括: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14、。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1)明君贤臣理想(1)政治上行“仁政”刘备 “仁君”典范:“理政新野” 当阳撤退兵进西川(2)人格上重“忠义” 诸葛亮 “忠”的楷模 关云长“义”的化身(3)才能上尚“智勇”2)“拥刘反曹”倾向具体表现: (1)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将曹操写成“奸雄”。(2)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3)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汉贼”、“国贼”。3)道德悲剧意识。用“道德
15、价值”去压制、克服“政治利益”,决定了蜀汉悲剧的不可避免。7、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一)描写战争。三国演义成功地描绘了汉末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之间战争的规律,作者着重表现了战争中策略和智慧的斗争,变化多端的战争场面,从而表现出战争的复杂性。(1)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形式多样化。 (2)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
16、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 (3)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大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拉上了关系。漫稿举了许多例子,建议翻阅原书。 (4)着重写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几场交锋,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 (二)塑造人物形象。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作者在安排人物的出场,在刻划人物的细节描写和在政治、军事斗争中表现人物的个性上都有创造和独到特色。(三
17、)结构艺术。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四)语言特色。三国演义是用浅白的文言写成的,言简意赅,语气明快。这在封建时代一般稍能识字者,大约均可欣赏,有利于传播。三国演义一书,特别是毛评本,移用了古代文学家很多诗词,与白话文比较,使用浅白文言文,更能够使之与这些诗词在语言风格上较为统一和谐。三国演义一书创造了很多成语,引用或自造
18、许多谚语,生动活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 水浒传:是明代“四大奇书”中的英雄传奇小说,是一部累积型的作品,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在一个已定的作品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在创作而成的。小说主要描写梁山起义全过程,歌颂宋江等梁山好汉的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水浒传的版本分为繁本和简本,其中翻繁本包括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1、思想内容:(1)内容:小说主要描写梁山起义全过程。120回本可分六部分: 起义的发生和发展。义军同官军对抗、受招安。奉命征辽。征田虎。 征王庆。征方腊及凄惨结局。(2)思想:“忠义”说。忠义的赞歌忠义的悲歌3、明代的英雄传奇小说影响较大的还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英烈传。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清 文学史 考试 重点 知识 讲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