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孙重三儿科推拿手法学.doc
《名医孙重三儿科推拿手法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医孙重三儿科推拿手法学.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名医孙重三儿科推拿手法学名医孙重三儿科推拿手法学名医孙重三儿科推拿手法学一、手法1.推法:以拇指桡侧作直线推动或食中指并拢用指腹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推的要直,轻重适宜,不得斜去。2.按法:用中指指腹或全掌在穴位上按压,用力由轻至重。3.揉法:用拇指指腹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旋转揉动。4.运法:用拇指指腹由此及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5.摩法:以全掌在所在部位穴位上旋转摩擦。
2、6.掐法:以手指甲(拇指)掐穴位,注意不要掐破皮肤。二、常用穴位及作用1.天门穴:自印堂到发际成一直线。 开天门:自印堂到发际直推叫开天门,有发汗、解表、镇惊、安神止头痛的作用。2. 坎宫穴:在眉弓上沿。 推坎宫:自印堂向两侧分推叫推坎宫,有发汗、解表、清脑、明目、止头痛的作用。3. 太阳穴:在眉弓凹陷处。 运太阳:向眼前运为补,有固表、止头痛的作用。 向耳后运为泄,有解表、止头痛的作用。4. 耳后高骨穴:在耳后乳突下凹陷处。 运耳后高骨穴:运耳后高骨,有解表、发汗、镇惊、除烦的作用。5. 天柱骨穴:自风府至大椎成一直线。 推天柱骨:自风府向天柱骨直推,有止呕吐、散风寒的作用。6. 膻中穴:两
3、乳之间。 推揉膻中穴:先分推,再向下推最后用揉法。有宽中、理气、止咳、化痰的作用。7. 腹阴阳穴:自胸骨下端,用指腹沿肋弓向两侧分推。 分腹阴阳:自胸骨下端,用指腹沿肋弓向两侧分推至腹两侧。有消食、化积、降逆、止呕的作用。8. 神阙穴:在肚脐部。 摩神阙:用全掌在肚脐部作顺时针摩按为泄,有和胃、通便、消重的作用。作逆时针摩按为补,有温阳、止泻、健脾胃的作用。9. 丹田:在小腹中部 揉丹田: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按揉,有培肾、固本、温阳、散寒、利尿的作用。10. 肚角穴:在脐两旁两胁骨直上方。 拿肚角:用两手同时拿腹两侧的肚角穴叫拿肚角。有止腹痛的作用。11. 脊穴:在脊柱,自大椎至尾骨端
4、。 捏脊:先用两手拇指和食指自下而上捏一遍,再捏两至三次提一下,最后再捏一遍。有培元、补虚、强壮身体、消食、化积的作用。 推脊:由食、中两指自上往下推,有清热的作用。12. 七节骨穴:在第七胸椎至尾椎骨之间。 推上七节骨:自下往上推为补,有温阳、止泻的作用。 推下七节骨:自上往下推为泄,有泄热、通便的作用。13. 龟尾穴:在尾椎骨端。 揉龟尾:用中指点揉龟尾,有止泻、通便的作用。14. 脾经穴: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 补脾经:由指尖向指根推为补,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清脾经:由指根向指尖推为清,有清利湿热、化痰涎的作用。15. 肝经穴:在食指掌面末节。 清肝经:向指尖推,为清。有平肝
5、、泻火、解郁、除烦的作用。16. 心经穴:在中指掌面末节。 补心经:向指根推为补,有养心、安神的作用。 清心经:向指尖推为清,有清热、退心火的的作用。17. 肺经穴:在无名指掌面末节。 补肺经:向指根推为补,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清肺经:向指尖推为清,有清热、泻肺、止咳化痰的作用。18. 肾经穴:在小指指面,自指尖至掌根。 补肾经:自掌根向指尖推为补,有滋肾壮阳、强壮筋骨的作用。 清肾经:自指尖向掌根推为清,有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19. 大肠穴:在食指桡侧。自指尖到指根。 补大肠:自指尖向指根推为补,有调理肠道、止泻的作用。 清大肠:自指根向指尖推为清,有清热、通便、疏肝胆之火的作用。20. 板
6、门穴:在大鱼际部。 运板门:用拇指指腹摩运。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作用。21. 小肠穴:在小指尺侧。自指尖至指根。 补小肠:自指尖向指根推为补,有滋阴、补虚、利尿的作用。 清小肠:自指根向指尖推为清,有清热、利尿、泌别清浊的作用。22. 小天心穴:在大小鱼际交接重点。 掐揉小天心:用拇指掐揉叫掐揉小天心。有清热、镇惊、利尿、明目的作用。23. 阴池阳池穴:在小天心两侧,拇指侧为阳池,小指侧为阴池。 分阴阳:从小天心两侧向两侧分推叫分阴阳。有调阴阳、消食散结的作用。24. 八卦穴:在手掌部,自内劳宫至中指根2/3处为半径画圆,八卦即分布在此圆上。 运八卦:坎宫对小天心,离宫对中指根,震宫在桡侧半
7、圆的中点,兑宫在尺侧半圆的中点。依次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自乾起,顺八卦运至兑宫叫运八卦。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止消食的作用。25. 运土入水穴:自脾经沿掌缘至肾经处(自拇指桡侧运至小指尺侧),方向是自脾经沿掌缘运至肾经。有清热、利湿、止泻的作用。26. 运水入土穴:自肾经沿掌缘运至脾经,有健脾、补虚、止虚寒泻利的作用。27. 四横纹穴:第二至第五指骨第一指根关节横纹处。 用拇指掐揉四横纹,有退热、除烦、咳气血的作用。28. 内劳宫穴:在手掌心中央,用拇指掐揉,叫掐揉内劳宫。有清热除烦的作用。29. 五指节穴:在手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处。用拇指掐揉五指关节,叫掐揉五指节。有安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医 孙重三 儿科 推拿 手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