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H的X线诊断-蒋菊芬.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DH的X线诊断-蒋菊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DH的X线诊断-蒋菊芬.ppt(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Hip,简称CDH,是旧称近来,由北美小儿骨科学会Posna提出将CDH改称DDH,即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中文称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已为全球大多数儿童骨科医生所接受目前,除欧洲尚能查到CDH和DDH并用之外,所有文献、会议都已将此疾病的名称改为DDH2003年在湖南长沙的全国小儿骨科会议上,吉士俊教授已经正式要求国内将此病改称DDH是发育过程中以髋关节在空间和时间上不稳定为特征的一组病变的是发育过程中以髋关节在空间和时间上不稳定为特征的一组病变的总称总称呈现一种动态的发育异常,可能会随
2、着婴儿生长发育而好转或加重,因此脱位并不真正是先天性的是最常见的四肢畸形,发病率占存活新生儿的是最常见的四肢畸形,发病率占存活新生儿的11.511.5 单纯型: 1.髋臼发育不良 又称髋关节不稳定,x线以髋臼指数增大为指征2.髋关节半脱位 股骨头及髋臼发育差,股骨头向外轻度移位,髋臼指数增大3.髋关节脱位 根据股骨头脱位的高低分为三度度:股骨头向外方移位,位于髋臼同一水平;度: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相当于髋臼外上缘水平度:股骨头位于髂骨翼部位 畸形型:双侧髋关节脱位,双膝伸直位僵硬,不能屈曲,双足双手呈极度外旋位,为先天性关节挛缩症髋臼与股骨头的发育遵循Wolff定律,即骨骼的发育有赖于其所受
3、的机械压力髋臼凹的软骨模型只有受到股骨头的机械压力才会弯曲、凹陷股骨头在受到持续的髋臼压力才能正常发育在DDH,由于种种因素使得机械压力不足或缺乏,导致髋关节的骨和软骨发育不良髋关节的稳定主要三大因素:髋臼直径、深度与股骨髋关节的稳定主要三大因素:髋臼直径、深度与股骨头的比例,髋臼深度与圆韧带长度的比例,髋关节周围头的比例,髋臼深度与圆韧带长度的比例,髋关节周围肌肉,只要有两个因素异常,影响髋关节的稳定性肌肉,只要有两个因素异常,影响髋关节的稳定性1、骨组织变化(1)臼:小而浅,脂肪组织充填,上缘倾斜、平坦,形成臼指数增大现象。臼唇内翻阻挡复位。(2)股骨头:位于臼上方偏前,紧贴髂骨,相贴侧变
4、扁,形成假臼;头发育迟缓、小,头骺出现晚,冲头、圆锥头(3)颈:变短,前倾角显著增加(4)骨盆和脊柱:头向上移位,站立时重心前移骨盆前倾,腰椎前突加大 2 2、软组织变化、软组织变化关节囊外关节囊外 内收肌和髂腰肌紧张、痉挛内收肌和髂腰肌紧张、痉挛关节囊内关节囊内 关节囊松弛、呈葫芦状关节囊松弛、呈葫芦状 圆韧带变粗、变长圆韧带变粗、变长 纤维脂肪组织移入髋臼内纤维脂肪组织移入髋臼内 髋臼横韧带紧缩髋臼横韧带紧缩 髋臼呈髋臼呈“门帘门帘”、“门坎门坎”征征 关节盂肥厚、内翻关节盂肥厚、内翻外观、皮纹外观、皮纹 大小腿与对侧不对称,臀部宽,腹股沟及臀部褶纹不相同,大小腿与对侧不对称,臀部宽,腹股
5、沟及臀部褶纹不相同,患侧升高或多一条,下肢短缩,外旋患侧升高或多一条,下肢短缩,外旋髋活动受限而就诊髋活动受限而就诊肢体屈曲,不敢伸直,活动差,无力,牵拉可伸直,松手后又复原肢体屈曲,不敢伸直,活动差,无力,牵拉可伸直,松手后又复原外旋位,外展位,或两下肢交叉,甚至髋关节僵硬外旋位,外展位,或两下肢交叉,甚至髋关节僵硬单侧脱位:患侧短缩,皱折加多、加深、加长、升高或不对称,会阴部单侧脱位:患侧短缩,皱折加多、加深、加长、升高或不对称,会阴部加宽,牵动患肢有弹性感加宽,牵动患肢有弹性感大粗隆突起,股三角空虚大粗隆突起,股三角空虚1.股动脉搏动减弱。股动脉搏动减弱。2. 2.AllisAllis征
6、或征或GaleazziGaleazzi征征 新生儿平卧,屈膝新生儿平卧,屈膝85 90 85 90 ,双足平放床上,双足平放床上,两踝靠拢,双膝不等高。两踝靠拢,双膝不等高。3.Barlow3.Barlow试验试验( (弹出试验弹出试验) ) 患儿仰卧,双髋双膝屈曲患儿仰卧,双髋双膝屈曲90 90 ,拇指于小转,拇指于小转子处加压,向外上方推压股骨头,感到股骨头从髋臼内滑出髋臼外的子处加压,向外上方推压股骨头,感到股骨头从髋臼内滑出髋臼外的弹跳,去掉压力,股骨头自然弹回髋臼内。弹跳,去掉压力,股骨头自然弹回髋臼内。4. 4.OrtolaniOrtolani征或外展试验征或外展试验 患儿仰卧,双
7、髋双膝屈曲患儿仰卧,双髋双膝屈曲90 90 ,双手握住双,双手握住双膝同时外展、外旋,正常膝关节外侧面可触及床面,膝同时外展、外旋,正常膝关节外侧面可触及床面,外展受限外展受限而膝外而膝外侧面不能触及床面为外展试验阳性。外展至一定程度突然弹跳,则外侧面不能触及床面为外展试验阳性。外展至一定程度突然弹跳,则外展可达展可达90 90 ,称,称OrtolaniOrtolani征阳性,是最可靠体征。征阳性,是最可靠体征。http:/ 5.跛行步态跛行步态 单侧脱位单侧脱位跛行,双侧脱位跛行,双侧脱位鸭步,臀部后鸭步,臀部后突突6. 6.套叠试验套叠试验 平卧,屈髋屈膝平卧,屈髋屈膝90 90 ,一手握
8、住膝关节,一,一手握住膝关节,一手抵住骨盆两侧髂前上棘,将膝关节向下压可感到股骨头手抵住骨盆两侧髂前上棘,将膝关节向下压可感到股骨头向后脱出,向上提可感到股骨头进入髋臼向后脱出,向上提可感到股骨头进入髋臼7.Trendelenburg7.Trendelenburg试验试验 小儿单腿站立,另一腿尽量屈髋、屈小儿单腿站立,另一腿尽量屈髋、屈膝,使足离地。正常站立时对侧骨盆上升,脱位后股骨头膝,使足离地。正常站立时对侧骨盆上升,脱位后股骨头不能托住髋臼,臀中肌不能托住髋臼,臀中肌无力,使对侧骨盆下降,使对侧骨盆下降走路后一侧走路呈跛行,走路后一侧走路呈跛行,双侧呈双侧呈“鸭态鸭态”步伐步伐超声:超声
9、: 小于小于6 6月龄者,月龄者,GrafGraf法筛查髋关节形态异常法筛查髋关节形态异常X X线:股骨头近端骨化中心出现(线:股骨头近端骨化中心出现(4646月龄),即可拍前后位片、髋月龄),即可拍前后位片、髋外展位和内旋位片外展位和内旋位片MRIMRI:诊断并记录闭合或开放复位的头臼关系:诊断并记录闭合或开放复位的头臼关系CT: CTCT: CT平扫平扫+ +三维重建,形态学,三维结构,前倾角,颈干角三维重建,形态学,三维结构,前倾角,颈干角Dr. Graf,奥地利1980年开始,国际上广泛应用B超早期诊断小于6月龄者因髋臼和股骨头主要为软骨,x线平片不能显示,超声可做形态学评估优点:追踪
10、髋关节的发育情况,减少拍x片的次数,早期发现治疗失败的病例缺点:费用高,可行性有限,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特异性和敏感性差新生儿新生儿DDHDDH超声超声GrafGraf法筛查法筛查髋臼指数:从髋臼外缘向髋臼中心连线与H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2025),步行后减小,12岁时15 Perkin象限:两侧髋臼中心(y形软骨)连一直线,称为H线,再从髋臼外缘向H线做垂线(p),将髋关节分为四个象限。 CE角:中心边缘角,即过股骨头中心点的yy”垂线,髋臼外缘与股骨头中心点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髋臼发育不良或半脱位。(20 )Shenton线:正常闭孔上缘弧形线与股骨颈内侧弧形线相连在一个抛物线上。脱位时此
11、线消失。AHI: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情况。AHI=A/B100.正常值8485.http:/ 髋臼骨质改变 髋臼翼出现假臼; 股骨头发育较小,不规则; 股骨颈变粗变短、 前倾角增大 髋臼平坦、变浅, 臼顶呈斜坡状; http:/ :臀位产,羊水过少,女性,家族史,髋脱位高发地区及民族,具有某些先天畸形如马蹄内翻足、跖内收、肌性斜颈等,具有持续性皮纹不对称,关节及韧带过于松弛。仔细检查肢体长短和Ortolani试验,阳性即确诊,常规x线。鉴别诊断:1.先天性髋内翻 跛行,患肢短,屈髋自如,外展受限,Allis征阳性,Trendelenburg试验 阳性,x线示颈干角明显变小,股骨颈近股骨头内下方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DH 诊断 蒋菊芬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