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籍测量第七章界址点测量精品课件.ppt
《最新地籍测量第七章界址点测量精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籍测量第七章界址点测量精品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籍测量第七章界址点测量地籍测量第七章界址点测量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7.1 7.1 概述概述 7.2 7.2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界址点的测量方法7.3 7.3 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7.4 7.4 勘界测绘勘界测绘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7.2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界址点的测量方法解析法解析法:根据角度和距离测量结果按公式解算出界址点
2、坐标的方法叫解析法。 在地籍测量中要求界址点精度为0.05m时必须解析法测量界址点。 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截距法、交会法、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截距法、交会法、摄影测量方摄影测量方法、法、RTKRTK法法等等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7.2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界址点的测量方法图解法图解法:在地籍图上量取界址点坐标的方法称图解法。 作业时,要独立量测两次,两次量测坐标的点位较差不得大于图上0.2mm,取中数作为界址点的坐标。 采用图解法量取坐标时,应量至图上0.1mm。 此法精度较低,适用于农村地区和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的测量,并且是在要求的界址点精度与所用图解的图件精度一致的情况下采
3、用。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 极坐标法属于极坐标法属于方位与距离方位与距离交会法。交会法。1. 极坐标法极坐标法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 内外分点法内外分点法是当未知界址点在两已知点的连线上是当未知界址点在两已知点的连线上时,分别量测出两已知点到未知界址点的距离,从而时,分别量测出两已知点到未知界址点的距离,从而确定出未知界址点的位置。确定出未知界址点的位置。2. 2. 内外分点法内外分点法( (截距法截距法) )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2. 2. 内外分点法内外分点法( (截距法截距法) )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3. 交会法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
4、法ABPaSbS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P ),(AAyxA),(BByxB3. 交会法交会法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4. 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BAPSS212221arctan=,+=SSSSSSAPS、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如下:将上式计算出的将上式计算出的和相应的已知参数代入和相应的已知参数代入极坐标法计算公式即可。极坐标法计算公式即可。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5. 交点坐标计算法交点坐标计算法 界址点界址点P 设置在四墙相交的中心位置设置在四墙相交的中心位置, 用极坐标法或其用极坐标法或其它定点方法测定了外围四个辅助界址点的坐标它定点方
5、法测定了外围四个辅助界址点的坐标, 由由AB、CD 两直线交点便可求出两直线交点便可求出P 点坐标。点坐标。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5. 交点坐标计算法交点坐标计算法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发射电台GPS主机基准站基准站移动站移动站GPS主机RTK方法方法采集器接收电台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二、解析界址点测定的技术要求二、解析界址点测定的技术要求(1) (1) 街坊外围全部界址点、街坊内部部分明显界址点街坊外围全部界址点、街坊内部部分明显界址点, , 应应在图根或图根以上控制点上设站在图根或图根以上控制点上设站, , 用用极坐标
6、法极坐标法测定测定, , 测测距不超过距不超过150m150m, ,量距不超过量距不超过50m50m。隔河界址点可采用角度。隔河界址点可采用角度前方交会法。前方交会法。(2) 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确需用支导线法测定时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确需用支导线法测定时, 必须必须往返往返测距离取中数测距离取中数, 其总长其总长不超过不超过100m , 图根点至界址点图根点至界址点不超不超过过3条边条边, 特别困难时特别困难时, 支导线边长不超过支导线边长不超过150m , 边数放宽边数放宽至至5条。在图根或图根以上控制点条。在图根或图根以上控制点, 支一站可用作一类界址支一站可用作一类界址点的测定点的测定,
7、支两站只可用作二类界址点的测定。支两站只可用作二类界址点的测定。 采用方法的要求采用方法的要求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 4) 解析法测定的任何界址点解析法测定的任何界址点, 界址边的坐标反算边长与界址边的坐标反算边长与勘丈边长较差和中误差勘丈边长较差和中误差, 一类不超过一类不超过10 cm 和和5 cm; 二类二类不超过不超过15 cm 和和7. 5 cm。解析法测定的任何同一界址点。解析法测定的任何同一界址点重合坐标重合坐标, 其差一类不超过其差一类不超过14 cm , 二类不超过二类不超过21 cm。( 3) 用距离交会法、截距法或直角坐标法依据实丈元素推用距离交会法、截距法
8、或直角坐标法依据实丈元素推算界址点的坐标算界址点的坐标, 一般推算不超过两个层次。交会距离宜一般推算不超过两个层次。交会距离宜小于小于20m , 交会角应在交会角应在30 150间间; 截距点应严格位截距点应严格位于两已知点间的直线上。于两已知点间的直线上。 采用方法的要求采用方法的要求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1) 水平角借助于精度不低水平角借助于精度不低J 6 级经纬仪方向观测法一测回级经纬仪方向观测法一测回, 定向边应长于测定边定向边应长于测定边, 多于多于3 个方向时应归零个方向时应归零, 归零差应小归零差应小于于24, 对中误差不大于对中误差不大于3 mm。(2) 当界址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测量 第七 界址 精品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