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化学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pdf





《2022年高一化学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化学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化学暑假作业参考答案(2) 2005 年 7 月 24 日58.D 59.先取少量样品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滤出沉淀,然后在沉淀中加入足的盐酸,如果沉淀不能全部溶解,这就可证明原样品中混有硫酸钠;在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如果发现溶液变成红色,这可说明原样品混有氢氧化钠60.(1) 【解】:1molI-在整个过程中发生了如下的一系列反应:I-+3Br2+3H2O = IO3-+6Br-+6H+IO3-+5I-+6H+=3I2+3H2O 32N2H4+3I2 = 6I-+32N2+6H+ 6I-+18Br2+18H2O = 6IO3-+36Br-+36H+,6IO3-+30I-
2、+36H+=18I2+18H2O 从以上的反应可以发现,碘元素的量随着这几个反应的进行而逐级“放大”,从一开始的1mol到最终的18I2,所以被“放大”了36 倍。(2)【解】:从反应I2+2S2O32- = 2I-+S4O62-可以得到 I-与 Na2S2O3的反应关系式:I-S2O32-,1mol 1mol ?=2.0610-3mol 0.12.0610-3以上得到的I-的含量是已经被放大以后的量,所以它的实际含量=2 0610363.= 5.7210-5mol KI 的质量 =1665.7210-5= 9.5010-3克(25mL 中的含量 ) 每升 KI 溶液中所含KI 的质量 =9.
3、5010-3100025= 0.38g/L (3) 【解】:所需 AgNO3溶液的的体积 =20636.=0.57mL( 注: 36 是放大倍数 ) (4)经“化学放大”后相对误差=0 02206.= 0.1%,如果未经“化学放大”相对误差=002057.=3.51%,用常量分析方法测定低含量的物质所造成的误差较大,而经“化学放大” 后,所测物质的含量被 “放大”,使得对其的测定比较容易,同时,使产生的误差也相对降低,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2005 年 7 月 25 日61.B 62.(1)氯化铵和熟石灰;稀盐酸(2)NH3,CO2;CO2在水中溶解度小,先通NH3至饱和,有利于NaHCO3析出
4、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8 页 - - - - - - - - - (3)BC 之间缺少止水夹;B 装置应与大气相通;通NH3的导管不应伸入液面以下(4)49%;NaHCO3在水中有部分溶解,未能全部沉淀出来(5)NH4Cl, CO2 63.(1)M(OH)2+2NaHCO3=MCO3+Na2CO3+2H2O (2)B (3) 提示:从生成气体4.48L 可知 MCO3为 0.2mol,要求金属M 的原子必须先求得MCO3的质量。MCO3的 mo
5、l 质量 =39 40 2197.g/mol ,M=137 NaHCO3=0.7mol ,58.8g 2005 年 7 月 26 日64.D提示:A 中烧瓶及B、C 组中仪器都不能直接加热。65.B【提示】:12%10%20)()(双氧水水mm(这是质量比,但由于密度相同,所以质量比等于体积比) 66.提示:设混和物中Al 为 xmol 、过氧化钠为ymol 由氯元素守恒得:3x+2y = 3.5 0.2-(1) (氯元素最后正好完全形成氯化钠与AlCl3) 由质量关系可得:3x+y232 = 3.5-(2) 解得: x=0.1mol y=0.2mol 2005 年 7 月 27 日67.AC
6、提示:用胶头滴管加液时,应在试管口上方并垂直于试管口,所以A 错。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用的,切记专物专用,不可用其搅拌液体,搅拌时易破坏水银球。加速固体溶解的方法有:块状固体应研成碎末;振荡、搅拌;加热。68.A提示: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g,溶剂的质量为yg,则有xyxy520,x+y=120 ,可得 x=20 y=100,2010020167%.也可以这样考虑,由20g 水与 5g 该盐正好可组成饱和溶液,其饱和溶液的浓度为520520%,而从题中不难看出原溶液是不饱和的,故其浓度肯定小于20%。69.提示:(1)M2+CO32-=MCO3MCO3MOCO2mco2=mMCO3-mMO=9
7、.85-7.652.2(g)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8 页 - - - - - - - - - nnn0.05 molMO=7.650.05= 153CO2MOCO22 2440 05.()mol,的分子量M 的原子量为153-16=137 混合物中含Na2CO310H2O2860.0514.3(g) 混合物中含M(OH)2x H2O45.8-14.331.5(g) (2)NH4+OH-NH3 H2O n=4.4822.4= 0.2(mol)
8、NH3nOH-=nNH3=0.2mol 所以,混合物中含M(OH)2x H2O 为 0.2 2=0.1(mol) ,M(OH)2x H2O 的摩尔质量为31.50.1315(gmol-1) 计算 x =315-137 -3418= 8故化学式:M(OH)28 H2O 2005 年 7 月 28 日70.B 71.【提示】:(1)Na2CO3+2HCl = 2NaCl+CO2+H2O,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为8.4L (2)Na2CO3+HCl = NaHCO3+NaCl、 NaHCO3+HCl = NaCl+CO2+H2O, 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为5.6L。72.(1)提示:MCO3MO
9、 M+60 M+16 9.85 7.65 解得 M=137 (2) Ba(OH)28H2O提示: CO32-的物质的量 =9 851970 05.mol,OH-的物质的量 =4 4822 40 2.mol,Ba(OH)2 xH2O 的物质的量 =0.1mol ,所以有:(171+18x) 0.1+2860.05=45.8,可解得x=8 2005 年 7 月 29 日73.D提示:A、B 中都有 Na+,对检验有干扰,而C 中的 H2SO4不易挥发,故只能选D。说明:焰色反应的实验顺序为:将铂丝用盐酸清洗,然后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蘸取待测物,再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焰色,以确定成分。然后将铂丝在
10、盐酸中清洗,再在酒精灯上灼烧,备下次用。74.Na2CO3的浓度 =2mol/L NaOH 的浓度 =1mol/L (说明:原题中应该是“加入1.5mol/L 稀盐酸 100mL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8 页 - - - - - - - - - 75.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mL 蒸馏水,向甲烧杯中加入2.75g 固体 A,乙烧杯中加入2g 固体 B,两种物质均能与水剧烈反应,分别生成气体C 和 D,C 和 D 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
11、为1:4,质量比为 4:1.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分别通入1.12LCO2气体 (STP),使其中所含物质完全反应后,再向两种盐溶液中继续通入 1.12LCO2(STP)气体时, 乙烧杯中盐的质量增加到1.62 倍,而甲烧杯中不发生反应.试通过计算确定 A、B、C、D 各是什么物质? 【解】:从 1:4 与 4:1 可知 C 为 O2,D 为 H2,所以 B 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讨论:如B 为碱金属2ROH+CO2=R2CO3+H2O R2CO3+CO2+H2O=2RHCO3(2R+60) 1.62=(R+61) 2 R(B)=20 ,无此金属,所以B 为碱土金属R(OH)2+CO2=RCO3+H2O
12、 RCO3+CO2+H2O=R(HCO3) 2(R+60)1.62=R+261 R(B)=40 ,所以 B=Ca 由于 A 反应以后通1.12LCO2后,再通 CO2不再反应, 说明第一步已形成酸式盐,则其肯定为碱金属(CO2消耗量相差一倍), A 肯定是碱金属的过氧化物Y2O2Y2O2 2CO2M 2 mol 2.75 1.12/22.4 M=110 Y=39( 钾元素 ) 所以: A= K2O2B=Ca C=O2D=H22005 年 7 月 30 日76.A提示:氧气是中性气体,酸性、碱性的干燥剂都可以用;二氧化硫、氯气是酸性气体,五氧化二磷干燥剂是酸性的,排除B、C、D。五氧化二磷遇水生
13、成含氧酸,而氨气是碱性的,遇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含氧酸盐,所以不能用五氧化二磷干燥氨气,选A。77.【分析】:设 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取两个极端分析当 5.4g 均为 R 时54 .A=817A解得 A=35.3 当 5.4g 均为 R2O 时, 254216.A=817A解得 A=10.7 35.3 与 10.7 均不可能单独成立,所以10.7A35.3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合理性,A=23( 钠)(余略 ) 78.设固体混和物中NaOH 的量为 xmol ,NaHCO3的量为 ymol,由题意可知NaHCO3只是少量,所以加热过程中 NaHCO3分解放出的CO2将全部被NaOH 所吸收;
14、由于加入的H2SO4全部转化成Na2SO4,所以H2SO4的量应是“ Na”量的12,却:0.5 0.05510 = xy2- ,所有的“ C”均以 CO2放出,却: y=011222 410.-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8 页 - - - - - - - - - 解得: x=0.5 y=0.05 W(NaOH)=40 0.5=20g W(NaHCO3)=840.05=4.2g W(NaOH)% = 20204 2 .82.6% 2005 年 7
15、 月 31 日79.AD 80.Na2O2=7.8g (NH4)2SO4=6.6g Na2SO4=7.1g K2SO4=1.74g 提示:先将 NaCl、CuSO4、K2CO3排除;气体是氧气与氨气的混和物81.(1)当1ba时, 0WW818当21ba时,W818 WW12317当2ba时,W12317 Wd2,所以 x100。131. CaCO3、Na2CO3, CaCl2, NaNO3、K2SO4132. 提示:先求 Ba(OH)2溶液的浓度CBa(OH)2Ba(OH)22HCl 1mol 2mol 0.02 CBa(OH)20.03640.1 CBa (OH)2=0.091mol/L
16、求 Ba(OH)2的总量 =0.050.091=4.5510-3mol 余下 Ba(OH)2的物质的量 =盐酸量的量12=0.02040.1125020=2.55 10-3mol 与 CO2反应的 Ba(OH)2的量 =4.5510-3-2.5510-3=2.010-3mol 求 CO2的体积Ba(OH)2CO2由题意可知,Ba(OH)2过量,所以两者以1:1 反应1mol 22.4L 2.010-3?=0.0448L VCO2%=0 0448100010004 48%.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
17、理 - - - - - - - 第 12 页,共 18 页 - - - - - - - - - 2005 年 8 月 18 日133. C提示: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鉴别能力。A 组中的两种物质在受热时会发生反应: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B 组中的 NH4HCO3受热分解后生成H2O、CO2及 NH3,其中的H2O 和 CO2要继续与Na2O2反应; C 组的碘受热后会发生升华,然后又会再冷凝,而食盐受热时不发生反应,故该组两物质可通过加热而分离;D 组中的硝酸铵在受热时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据此,本题的答案应选C。134. C。 【提示】:极限估算法 . 加
18、入的是等质量的铁,为什么产生的氢气不是11,说明等质量的金属在一种酸中未溶解完,在另一种酸中溶解完了. 具体地说,金属在盐酸中应有剩余. 盐酸 0.3mol 含 H+0.3mol ,硫酸 0.3mol 含 H+0.6mol ,如果两酸都反应完了,则氢气质量之比应为12,已知其比为34,故含 H+多的硫酸未反应完;含H+较少的盐酸反应完了,但铁过量( 有剩余 ). 找极限 . 硫酸最多耗铁16.8g(0.656/2=16.8),盐酸最多耗铁8.4g(0.356/2=8.4),因此,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想象,加入的铁粉必然小于最高极限16.8g( 因酸有剩余 ) 而大于 8.4g( 因铁过量 ) ,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一化学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2022 年高 化学 暑假 作业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