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pdf
《2022年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3 页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二)科 目: 年 级: 组 别: 教 师: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第 2 页 共 13 页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思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即为诗歌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再别康桥是第二课,属于必读课。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他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本诗表达得情感息息相关,诗中典雅柔美的意象让人陶醉
2、,因此我将采用知人论世法,联系诗人生平,分析诗中意象,探究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诗是感性的,诗是不可解读的,而诵读诗歌又是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 因而我将朗诵诗歌贯穿于教学中,在朗诵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美。这首诗语言华丽轻盈、章法、音韵柔美和谐,在诗意美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我将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康桥大学美丽的风光画面, 在康桥画面的再现中使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诗意美。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 有极高美学价值, 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
3、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教学目标:1、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人情绪的变化和诗歌的美。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第 3 页 共 13 页2、联系诗人生平,分析诗中意象,探究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3、感知再别康桥 的诗意美(建筑美、 音乐美、绘画美),体会本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并学习这种写法。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教学难点:
4、从诗的意象中把握诗歌的艺术美。教学方法:本节课综合运用启发式、自主感悟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语言的张力,用联想比较、鉴赏评价的教学方式来学习鉴赏诗歌。以诵读为主,诵读入境,欣赏诗意,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 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 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1、品读入境法: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体会画面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2、知人论世法: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与康桥的那段渊源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
5、的隐喻意义。3、情景再现法:本诗灵动的文字、艳丽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清新典雅、 古色古香的康桥。 在教学过程中我带领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把自己当作徐志摩, 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艳丽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第 4 页 共 13 页画面,并在情景交融的语言中读懂诗人。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音乐回家营造气氛,教师从古代离别诗导入新课。自人类诞生以来, 离别就是昊天之下的那轮古老的明月,伴随着人类告别蛮
6、荒迈入文明的进程,见证着洒满古老驿道上的思念。离别是渡口处夕阳下渐远的白帆;离别是客栈里遥望远方的背影;离别是踏向远方时,深情的回眸一望。离别是一把打开诗国大门的钥匙, 蕴藏着丰富的情感, 成为历代文人不断吟颂的对象。自古以来离别的诗数不胜数,同学们还记得有哪些诗词?谢别: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送别,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同时也写出两人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恋别: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壮别: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
7、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惆怅之情,但因友人要去的地方是繁华的京城,因而更多的是对友人的羡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第 5 页 共 13 页阔别: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一改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在古人的诗文中, 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
8、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去体悟和理解离别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别之情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自然而然,毫无雕饰,这样的创设,可以让学生乘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徐志摩:浙江海宁人, 笔名云中鹤、 南湖、诗哲。 1920 年,诗人“摆脱哥伦经亚大学的博士衔的引诱”,从美国动身,横渡大西洋,到英国留学。21 年,以特别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诗人在此树立了独立自由的思想,并接受了拜伦和雪莱的影响,开始新诗创作。作品成就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 、 翡冷翠的一夜 、 猛虎集 、云
9、游共四集。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第 6 页 共 13 页小说集:仅轮盘戏剧: 仅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关于徐志摩的死亡1931年 11 月 19 日早八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该飞机是张学良的专机,志摩免费乘坐),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
10、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白马山(又称开山),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康桥,即“剑桥”(cambridge ),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 风景胜地。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 1922 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 月中旬回国。 1923 年 3 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再会吧 ,但艺术上松散冗长, 效
11、果不佳; 1925 年 7 月再次访问伦敦, 1926年 1 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第 7 页 共 13 页1928 年 8 月第三次来到英国, 11 月 16 日快要归国的途中, 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 终生为之倾慕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别康桥 2022年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2022 年高 语文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