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常见文言实词含义 .pdf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常见文言实词含义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常见文言实词含义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纲解读】实词的考查绝大多数是常见常用的词语。在 20XX 年的套高考试卷中,共涉及 70 个;其中“ 责”“拜”“徒”“诣”“致” 均出现多次出现,单音节出现65 次,双音节出现3 次。考生平时复习时,只注意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常用实词是远远不够的,常见实词应引起高度重视。古今异义的考查,主要出现三种形式:在考查实词中综合考查,如:广东卷的“ 悦服 ” 、湖北卷的“ 羁旅” ;单独命题考试,如上海卷的 “ 宾客”“观览 ”“衣冠”“东西 ” ;偶尔在文言翻译中综合考查,如20XX 年全国卷的“ 妻子 ” 。对于通假的考查也在对实词理解、翻译句子中得到体现,如20XX 年福建卷在考查实词时考到了
2、 “ 责债 ” ,在翻译中考到了“ 振赈 ”“罢疲 ” ; 20XX 年浙江卷在考查实词时考到了“ 属嘱 ” ;20XX 年湖北卷第11 题 C、D 项考到 “ 趣促 ”“闲娴 ” 。广东高考历年所考词语均在120 个实词以内。以单音节词为主。【考点透析】应掌握的120 个常见文言实词: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3、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一)古今异义古今词义变化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如:变化 情况示例词义扩大范围扩大色(古:脸色;今:颜色)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病(古:重病;今:病)江(古:长江;今:江河)兵(古:士兵;今:军队战争)
4、义项增多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词义缩小范围缩小臭 (古: 气味;今: 坏气味)金 (古:金属;今: 金子)丈人(古:老人;今:岳父)义项减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怜(古:爱,怜悯;今:怜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少词 义转 移涕(古:眼泪;今:鼻涕)偷(古:苟且;今:偷窃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走(古:跑;今:步行、行走)狱(古:案件;今:监
5、狱)感情色彩变化讽(古:委婉地劝告; 今:讽刺)爪牙(古:武臣;今:坏人的党羽)恨(古:遗憾;今:仇恨)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古今异义, 指单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又指双音节词的古今词义不同,尤其是后者,容易造成用今义解释古义,它也是高考常考的热点。以逍遥游为例:词语古义例句今义志记载志怪者也。志向、志气之到去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常作代词、助词果然吃饱的样子腹犹果然。不出所料虽然即使如此虽然,犹有未树也。连词恶何,疑问代词 彼且恶乎待哉。恶劣、凶恶无名忘记功名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不为人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6、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如 1999 年高考第 11 题 D 项“ 天灾,绝食者千余家” 句中, “ 绝食” 作“ 断绝粮食 ” 讲,与今天的 “ 绝食 ” 意义完全不同。了解古今词义变化的规律,是为了防止以“ 今义” 释“ 古义” 。(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如“ 引” :意义例句本义 拉开弓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丁壮者 , 引弦而战。(塞翁失马)
7、引申义拉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拉长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宣州环波亭)引吭高歌(成语)抽、拔出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纪)伸着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拿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承担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援引不宜妄自菲薄 , 引喻失义。出师表引经据典(成语)引导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掉转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8、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 (三)古字通假1. 通假的具体情况:解说举例注意点通假字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用的字叫通假字。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倍”同“背”)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异,有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与本字读音相差甚远。如: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亡”同“无”)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 至绝壁下。(“莫”同“暮”)(石钟山记)师者,
9、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师说)中学教学中,把古今字也视为通假字。教材中注为“莫”同“暮”。异体字音同义同,形不同。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俛”同“俯”)( 过秦论)教材亦按通假字方式注释。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2.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字义分析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如果用 A来解释,A 字的字意与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换成本字B来解释,句子通顺,那么我们就可以考
10、虑“A”通“B”。仆诚以著此书, 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报任安书)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 过秦论)句中“责”根据前文有“偿”,理解为“责任”是不通的,而理解为“债”可通,故可以断定其通“债”。句中“景”理解为“景物”“情景”“景色”均说不通,故可以考虑这是一个通假字。“景”通“影”,作状语。字音分析A与B原则上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例中的“知”与“智”、“颁”与“斑”,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字形分析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愿伯具言臣
11、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被”与“披”,共同的声符是“皮”。“具”通“俱”,通假字“具”是本字“俱”的声符。“材”通“才”,本字“才”是通假字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 - - - - - - - - - “材”的声符。(四)词类活用古诗文中, 实词的某个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也是某些词在进入句子以后,它的词性可以改变,它的用法可以改变,这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动
12、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名词、动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用方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等。本书在后文“ 专题 9” 有专题论述,在此不一一赘述。(五)偏义复词在文言中, 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也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 偏义复指”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指“ 异” ,“ 不同” )昼夜勤作息。(作息:偏指“ 作” ,“ 劳作” )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指“ 去” ,“ 离去 ”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常见文言实词含义 2022 年高 语文 专题 常见 文言 实词 含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