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赤壁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pdf





《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赤壁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赤壁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赤壁赋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r?n x )举酒属客(sh )窈窕(y o ti o) 旌旗蔽空(j n)B桂棹(zh o) 冯虚御风(pn)嫠妇(l ) 横槊赋诗(shu)C渺渺(mi o) 倚歌而和(ha)扁舟(bi n) 用之不竭(ji?)D枕藉(jia) 酾酒临江(sh )渔樵(jio) 山川相缪(lio)解析:A项“属”读zh, “窕”读ti o; C项“渺”读mio, “扁”读 pi n; D项“樵”读 qi o。答案: B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东望武昌, 山川相
2、缪肴核既尽,杯盘狼籍A、是通假字,、不是B、是通假字,、不是C、是通假字,、不是D、均是通假字解析: 属嘱,冯凭,缪缭,籍藉。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徘徊于斗牛之间虽一毫而莫取B杯盘狼籍如怨如慕C凌万顷之茫然客亦知夫水与月乎D驾一叶之扁舟可怜体无比解析: A项中“斗牛”古义是星宿名,“虽”古义为即使;C项中“茫然”的古义是旷远的样子,“知”古义为了解;D项中“可怜”古义是可爱。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3、 - - - - - - - 2 答案: B 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 往) 倚歌而和之 ( 循,依 ) B白露横江( 笼罩 ) 举酒属客( 通“嘱”,劝人饮酒) C正襟危坐( 端坐 ) 击空明兮溯流光( 逆流而上 ) D知不可乎骤得( 突然得到 ) 目遇之而成色( 美景 ) 解析: “骤得”意为“多次得到”。答案: D 5将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固一世之雄也月出于东山之上而今安在哉客有吹洞箫者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何为其然也A / / / / B / / / C / / / D / / / 解析:
4、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答案: A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歌窈窕之章歌曰B.望美人兮天一方西望夏口C.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D.纵一苇之所如如泣如诉解析: B项均为“遥望,眺望”之意,动词。A项歌唱,动词;歌词,名词。C项下面,名词;攻下,动词。D项往,动词;好像,动词。答案: B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歌窈窕之章羽化而登仙击空明兮溯流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5、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3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不知东方之既白A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解析: 均为名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歌咏”“向东进军”“打鱼砍柴”。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长了翅膀一样”“向西”“向东”。为形容词作名词,译为“月光下的清波”。均为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 起舞”“使 , 哭泣”。为意动用法,译为“以 , 为伴侣”“以 , 为朋友”。? 为形容词作动词, 译为“显出白色”。答案
6、: B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 何为其然也B寄蜉蝣于天地 /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侣鱼虾而友麋鹿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D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耳得之而为声解析: 于:介词,在。A.形容词词尾,表示“ , 的样子” / 指示代词,这样。C.连词,表并列 / 连词,表转折。D.助词,的 / 代词,指清风。答案: B 9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B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C两个“乎
7、”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解析:中“乎”相当于“于”,中“乎”, 句末语气助词, 相当于“呢”, 中“之”代词,中“之”助词“的”。答案: D 1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8、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4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解析: 唐宋八大家没有司马光,应是曾巩。答案: C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 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9、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1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正襟危B.下顺流而东C.酾渔樵于江渚D.驾一叶之扁舟渺解析: B.下,攻占; C.渚,江中小洲;D.渺,渺小得像。答案: A 1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徘徊于斗牛之间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C寄蜉蝣于天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10、-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 5 解析: D项中“于”表被动的介词,其余不是。答案: D 13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 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 如“寄蜉蝣于天地”。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
11、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解析: 流露的是不能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苦闷。答案: D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译文: _ _ (2)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译文: _ _ 解析: 考查课文中重点的语句的翻译。应抓住关键词语,字字落实。 (1) 句中注意是被动句,“于”介词表示被动。(2) 注意“固”是“本来”的意思,“安在”是“在哪里”的意思。答案: (1) 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败的地方吗?(2) 本是一代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三、语言表达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挟飞仙以遨游,_。(2) 西望夏口,
12、_,山川相缪,郁乎苍苍,_?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_,旌旗蔽空,_,横槊赋诗, _,而今安在哉?(3) 寄蜉蝣于天地,_。哀吾生之须臾,_。(4)_ ,抱明月而长终。(5)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6)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_,而未尝往也;_,而卒莫消长也。答案: (1) 抱明月而长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6 (2) 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舳舻千里酾酒临江固一世之雄也(3) 渺
13、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4) 挟飞仙以遨游(5)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6) 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16请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如果说,苏轼的盖世才华是他被无数的后人崇拜和偏爱的首要因素,那么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则是令人崇拜与偏爱的又一个原因。答: _ _ 答案: 苏轼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可以说是他盖世才华外的又一个令无数的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原因。17下面是一份虚拟的稿件处理单,请你在终审意见栏写上不予发表的理由。( 不超过80 字 ) 题名一个平淡故事的悬念文体小说作者姓名王某职业作家通讯地址北京一审意见这篇小说虽然写得一般,
14、但作者王某是著名作家,对提高我刊的知名度和发行量极为有利;建议作为重点稿件刊发。责任编辑:张年月日二审意见此稿从质量看不像著名作家王某所写,而且据了解, 近两个月王某一直在美国,不可能从北京寄稿,作者不留详细地址,显然是另一个王某。不过张编辑的意见也有一定道理:是否刊发,请王主编酌定。编辑部主任:李年月日终审意见执行主编:王年月日答案: 示例:质量是立刊之本,必须维护我刊的声誉。此稿质量一般,不能刊发。现在社会上存在投机取巧、恶意炒作的现象,此风不可长!第二课时能力拓展一、基础提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15、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 - - - - - - - - - 7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壬戌/ 须臾窈窕/ 挑剔徘徊/ 流派愀然/ 铁锹B白露/ 揭露船舷/ 嫌弃飘渺/ 藐视匏樽/ 炮制C嫠妇/ 罹难绸缪/ 悖谬渔樵/ 陡峭遨游/ 傲慢D麋鹿/ 风靡蜉蝣/ 饿殍狼籍/ 枕藉佳肴/ 崤山解析: A项,分别读: x/x ,ti o/ti o,pi/p i ,qi o/qi o;B项,分别读: l /l ,xi n/xi n,mio/mi o,po/p o;C 项,分别读: l /l ,m u/mi ,qi o/qi o,o/
16、 o;D项,分别读: m /m,f /pi o,j /jia,yo/xi o。答案: B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 ( 任) 而卒莫消长也 ( 到底 ) B白露横江( 遮盖 ) 固一世之雄也 ( 本来 ) C不绝如缕( 细丝 ) 凌万顷之茫然 ( 越过 )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 冯虚御风 (通“凭”,凭借) 解析: “冯”通“凭”,意思是“乘”。答案: D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七月既望西望夏口B纵一苇之所如起如厕C而卒莫消长卒起不意D举匏樽以相属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解析: A.阴历每月十五日;远看,C.最终,到底;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赤壁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2022 年高 语文 第三 单元 古代 山水 游记 散文 赤壁赋 课时 作业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