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修订版幻灯片.ppt
《最新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修订版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修订版幻灯片.ppt(1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件下载地址 邮箱: 密码:20102010关于原始思维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1871年 万物有灵论万物有灵论。原始人通过对梦境、幻觉、睡眠、疾病、影子、映象、回声、呼吸等现象的认识而产生了非物质性独立灵魂的观念,觉得灵魂在物体中的去留决定着这些物体生命的有无。泰勒因而采用拉丁文anima(意即灵魂、生命或气息)来为之命名,认为原始人相信anima可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故称万物有灵。其理论以宗教进化论为基础,即断定宗教经历了灵魂观灵魂观、鬼神观鬼神观和上帝观上帝观的进化发展。此后英国学者马莱特对之提出修改,认为原始人在形成万物有灵观念之前已经有了相信整个物质世界都具有生命的观念,其理论又名
2、物活论。 【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1890年 巫术思维 交感巫术:顺势巫术与接触巫术 积极巫术与消极巫术(禁忌tabu)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1930年 原逻辑原逻辑思维。原始人的思维是以受互渗律支配的集体表象为基础的神秘的原逻辑思维。具体的思维,不知道因而也不应用抽象概念的思维。完全不关心矛盾,讲究表象关联,不受逻辑思维任何规律支配,靠存在物与客体之间的神秘的渗透来彼此关联。人类不存在为铜墙铁壁所隔开的两种思维形式,同一社会中常常在同一意识中存在着不同的思维结构。集体表象-社会集体全部成员共有特征-世代相传-成员烙印-引起对有关客体产生特定的感情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196
3、0年 具体性思维与抽象性思维(野性的与文明的)。两种思维始终存在,互相平行发展,各司其职,互相渗透补充发展。巫术 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降神仪式”和“咒语”构成巫术的主要内容 。 古代施术者女称巫,男称觋。巫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利用和操纵某种超人的力量来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 从巫术的性质角度,可以把巫术分为黑巫术和白巫术。黑巫术是指嫁祸于别人时施用的巫术,以诅咒和巫蛊为主;白巫术则是祝吉祈福时施用的巫术,故又叫吉巫术,以赞美神明和向神明
4、祈福为主。 从施行巫术的手段角度,巫术又可分为两类,一为摹仿巫术,另一种叫接触巫术。 巫术的应用:祈求帮助、招魂、诅咒、驱鬼、避邪、巫蛊、禁忌、神裁、养鬼(勾魂、降头、偷龙转凤、追魂骨)等。弗雷泽的金枝与巫术观念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特洛伊- 埃涅阿斯-女先知西比尔(古希腊神话中的著名乞死者)-金枝-冥府-亡父 古罗马古老地方习俗: 古罗马附近内米湖畔阿里奇亚丛林-森林女神狄安娜神庙-祭司-逃亡的奴隶-森林之王-圣树-树枝-决斗-新的祭司和森林之王 弗雷泽的解读认为,其最初的根源在于交感巫术在初民的信仰和行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此后发展为超自然力观念,认为世界受来自神灵的超自然力支配
5、。神灵很容易因世人的乞求怜悯或表示希望和恐惧而受到感动并作出相应的许诺,为了人的利益去影响或改变自然进程。 原始人认为,自然界按不变的秩序演进,一个事件总是必然地和不可避免地紧随着另外一个事件而出现;只要掌握了事物嬗变衍生的奥秘,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原始人信奉的自然法则总结为:同样的因可以产生同样的果或者彼此相似的事物可以产生同样的的效果,可称为相似律;物体一经互相接触,在切断实际接触后,仍继续远距离地互相作用,可称为接触律。巫术就是原始人基于这两点原则而采取的控制自然的方法。 从相似律出发,原始人认为,通过模拟便能实现他所想要做的事情,这种模拟活动便是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 从接触律出发,
6、原始人认为,通过曾经与某人接触过的物体便可以对其本人施加影响,这类活动就是接触巫术。 弗雷泽将以上两种巫术统称之为交感巫术,因为两者都认为物体通过某种神秘的感应可以超时间、越距离地相互作用,把一物体的推动力传输给另一物体。中文巫术的来历传说巫术跟舜帝部落有关。传说为了给百姓生产食盐,舜让其一子到巫咸国做酋长。巫咸即以善于煮卤土为盐而得名。巫咸国的人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龙,地处大荒之中,它与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称作十巫。巫咸国在安邑城南,传说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经巫咸山北。巫咸山在安邑县南。山西运城(即盐运之城)的潞盐历史在上古时期已有。运城之
7、“潞”名,最早称“卤”即产盐的“卤土”,后因音同篡作“潞”。“潞”即今运城。传说舜的儿子做了巫咸国的酋长,带领巫咸国生产食盐。因为当地的巫咸人掌握着卤土制盐的技术,他们把卤土蒸煮,使盐析出,成为晶体,外人以为是在“变术”。加上巫咸人在制盐的过程中,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希望南风为他们带来好的气候等,以利于析盐。祭祀有各种表演,并且附有各种许愿和祈祷的言语。祭司后再开始各道工序,直至生产出白色结晶的食盐。这一整个过程,在别的部落看来,是在实施一种方术,于是,人们称这种会用土变盐的术为“巫术”。这就是“巫术”一词的由来。今人知“巫术”就是会“变术”。巫术最早是指巫咸人的制盐技术,这种制盐技术,称作“巫
8、术”。其实,就是“巫人制盐之术”。巫师就是由此得名的。 中文“巫”是姓氏亦是职业。“巫”这个姓氏源于“巫”一职,即作为天地鬼神与人交通的媒介者。 说文解字释巫云:“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觋,能齐肃事神明者,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国语楚语载:“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由于早期巫师掌握知识并解决民间的困难,因此地位崇高。陈梦家依周礼的分类,将卜辞所见殷人祭祀对象分为天神、地祇(音其)、人鬼三类。(天神包括上帝、日、东母、西母、云、风、雨、雪;地祇有社、四方、四戈、四巫、山
9、川;人鬼有先王、先公、先妣、诸子、诸母、旧臣)。意即巫本身即属巫术信仰被尊崇拜信奉的神祇之一。 巫是中国知识份子的原型,是上古精神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它对中国文化的推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举凡天文、地理、历法、术算、军事、历史、乐舞、医药、技艺等无不与巫的活动和创造有关。这些人就是易的主要作者。 http:/ 古人以为自然界和人世间事物的发展变化,冥冥之中有一种神奇的决定性力量在支配,人可以通过卜筮二预知吉凶祸福。每当遇事不能决断,不知如何处理,人们常以龟甲占卜,以蓍草占筮,根据卜筮的结果判断如何趋吉避凶,趋福避祸。 近代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就是以龟甲占卜的记录。 古代相传有三易:夏曰连山
10、、商曰归藏、周曰周易,都是以蓍草占筮的记录。龟卜 龟卜是将龟腹骨和兽骨钻孔火烤,周围出现的裂纹,称为“卜”,依据卜兆的形状断定人事的吉凶。殷人是迷信龟卜的,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是明证。周人也是迷信龟卜的(1977年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出土周原甲骨, 1979年扶风县齐家村也发现岐山南麓的岐山县与扶风县一带古称周原,是周人灭商前的都城遗址。此地出土刻辞龟甲与诗大雅文王之什绵“周原膴膴(音无) ,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所记相合,故称周原甲骨)。 周礼春官宗伯记载: “太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 “原兆”,郑玄注谓像田地的裂纹。“颂
11、”,即卜辞,又称为“繇”。这是说,龟兆有玉纹、瓦纹、田纹三大类型,其基本形状又各有一百二十种,断定其吉凶的辞句共三千六百条。 占筮 周礼春官宗伯记载说: “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经卦”,指基本卦;“别”,指相重。“易”,郑玄注说:“揲蓍变易之数,可占者也”。“揲”,数;“蓍”,占筮用的草。按此说法,占筮之法是,数蓍草变化的数目,得出八卦之象,依卦象推测吉凶。“连山”、“归藏”之法,已不清楚,后人有种种解释,皆不足信。现传下来的占筮之法只有周易一种。 三易周礼太卜:“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杜子春云:“连山,伏牺;归藏
12、,黄帝。”孔颖达案引世谱等群书,有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黄帝一曰归藏氏云云,故以为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之地名,以周代指称。连山神农时代的易,以艮卦开始,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归藏黄帝时代的易,以坤卦开始,象征“万物莫不归藏其中” 。周易三代之周的易,以乾卦开始,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周易正义引东汉易学家郑玄易论及易赞云:“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 又云:“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盖三易之名,出自周礼,皆以八卦为经,分别重迭而得六十四卦。其不同者似在八卦排列次第与所占之数有所不同。故或以连山易以
13、艮为首;归藏易以坤为首;周易以乾为首。”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发现;2009年贵州有报道连山易出世。宋代朱元升撰三易备遗,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的三易辑本。关于周易揲蓍求卦的方法 周易系辞上有记载 :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衍”同“演”。以五十根蓍草为“大衍之数”,以从中拿出一根放在外边不参与蓍草数目的变化为“其用四十有九”。四次经营得出一变之数。第一营是把四十九根任意分为
14、两部分,此即“分而为二以象两”。第二营是于右边一堆中取出一根放在一边,此即“挂一以象三”。第三营是将左右两堆的草根,以四根为一组,分别数之,此即“揲之以四以象四时”。第四营是将左右两堆中的余数放在一堆。此即“归奇于扐以象闰”。“奇”,指余数;“扐”一说谓指间。这四次经营即分二,挂一,揲四,归奇,称为一变,此即“四营而成易”。一变之后,除去挂一归奇之数,将左右两堆草根混合在一起,再按四营的程序数一遍,此为第二变。二变之后再将剩余的左右两堆草根混合一起,按四营的程序再数一遍,此为第三变。三变的结果,按其总的余数的情况,便得出卦象中的一画或一爻之象。共经过十八变,使得出六爻的形象,成为一卦,此即“十
15、有八变而成卦”。 清初学者王夫之评论龟卜和占筮说:“大衍五十而用四十有九,分二,挂一,归奇,过揲,审七八九六之变,以求肖乎理,人谋也;分而为二,多寡成于无心,不测之神,鬼谋也。”又说,“若龟之见兆,但有鬼谋,而无人谋”(周易内传系辞上传)。这是对系辞中“人谋鬼谋,百姓与能”的解释。他认为筮法是按数学的法则求得卦象,这是“人谋”,任意分而为二,出于无心,属于“鬼谋。而龟卜凭其裂痕断其吉凶,只有“鬼谋”,而无“人谋”。王夫之道出了这二者的区别。 由于周易筮法,重视数的推算和对卦象的分析,总之,重视人的思维能力,所以后来从周易中,终于导出哲学体系,而龟卜始终停留在迷信的阶段,逐步被人们所抛弃。 周人
16、不仅讲龟卜,而且讲占筮,这是无疑的。在周人看来,二者相比,龟卜总比占筮灵验。周礼春官说:“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卜人的话说:“筮短龟长,不如从长。”这些评论,除表明龟卜的形式比占筮更加神秘外,还反映了一种情况:龟卜的历史悠久,而占筮则比较晚出。或者说,占筮乃一种新的形式,被看成是对龟卜的补充,所以遭到卜人的轻视。 从殷人的龟卜到周人的占筮,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即从龟象到筮数的过程。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韩简的话说:“龟,象也;筮,数也。” 卜所依据的是龟的兆纹,筮所依据的是卦的形象;卜兆有颂即卜辞。周易的卦象则有卦爻辞,二者也是相通的。二者相比,有两点不同: 其一,钻龟取象,其
17、裂痕是自然成文,而卦象是手数蓍草之数,按规定的变易法则推衍而成。前者出于自然,后者靠人为的推算。 其二,龟象形成后便不可改易,卜者即其纹,便可断其吉凶。但卦象形成后,要经过对卦象的种种分析,甚至逻辑上的推衍,方能引出吉凶的判断,同观察龟兆相比,又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思想性。 这两点都表明,占筮这一形式的形成和发展意味着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了,卜问吉凶的人为的因素增加了。就这一点说,从殷人龟卜到周人的占筮是一个进步。 由龟骨到蓍草 甲 骨 蓍 草 龟 骨龟 骨甲骨文蓍 草盛开的蓍草周易的性质 根据近来研究表明,周易古经有其渊源,传统说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周易是有所依据的。史前考古学和文化人类
18、学的研究表明,中国社会的确曾有过制伏牺牲、结网渔猎和炮制食物的时代。八卦在本质上是原始占卜的一种形式,而原始占卜在史前先民中是普遍存在的。易学为上古文化的遗存是无疑的。中国古代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夏商时代已有占筮,近年来殷商数字卦的发现说明具有重卦形式的殷易是存在的。 就易学起源而言,今本周易的形成实际是对于先秦易学的整理与诠释的集大成之作,其材料来源古远。今本周易之前的先秦古易之学,见存于今本周易中。大量的考古器物文献,以及对先秦古籍中存在着与周易同类的筮书也证实了这一点。周易本经成于殷末周初当可基本认定。但其所成当是在萃取古易基础上的再创造,最关键在于其理性人文化色彩的出现,这使易学
19、系统有一重大转折。文王周公之于今本周易存在着密切联系,当于他们整理先秦易学创立周易有关。传统文王演重卦说已被推翻,现在学界倾向于伏羲重卦说,但文王拘而演周易的传说依旧是可信的,即整理诠释以往易学系统创立了全新的周易系统。 其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由占筮向演德的转化,是殷商服天命而事鬼神向敬德保民的转化。恰如述周公之训的孔子所言观其德义,荀子所云善为易者不占。不占演德的易学就是儒家之易的正轨。周人看到天命靡常,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通过保民来保天命。而保民在于修德行善、制礼作乐。即孔子所概括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恃于天命(殷商)到“上古(西周)竞于道德,中世(东周)逐于智谋,当今(战国)争于气力
20、”。其中文王演易制定崇德广业王天下的德治主义实为其中枢所在。由此形成了易学史的两大传统,占筮即迷信神秘传统和演德即理性人文传统。故有所谓“有秘府之周易,有方术之周易。秘府之周易,用于演德,方术之周易用于占筮。秘府之周易为文王周公所作”,此文王周公一大贡献。左传昭公二年(公元前540年)云:“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周之所以得王天下之由,由文王有圣德,能作易象故也。”易象者,文王周公所作修德典范和立国纲领是也。周易即为文王周公整理创化上古易学,以人文道德为枢纽的易学集大
21、成之作。 周易是周人集占筮与义理为一体的典籍,其内容由卦象、卦辞和爻辞三部分组成。卦辞是对卦象的解说,爻辞是对爻象的解说。左传记载,春秋时期人占筮得一卦便查阅周易中该卦的卦爻辞,按其所讲推测所问之事的吉凶。周易卦爻辞中重复的不少,说明卦爻辞最初只是某卦某爻的筮辞,后被编入周易。 周礼春官云:占人掌占龟,以八筮占八颂。以八卦占筮之八故,以视吉凶。八故即八事。按郑玄注:谓一征即征伐,二象即灾变云物类,三与即与人以物,四谋即谋议,五果即事成与否,六至即来到与否,七雨即降雨与否,八瘳即病愈与否。关于八事的占筮称为八筮。以八卦占筮之八故,是说依八种卦象推测所占八事之后果。判断占问某事和吉凶的辞句称为筮辞
22、,是占问某事的原始记录。 周易卦爻辞皆来于筮辞。非某一人之创造,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积累多了需要整理,作为以后占筮时的参考或依据。周礼春官云:凡卜筮,既事,则系币以比其命。岁终,则计其占之中否。就此而言,周易中的卦爻辞其素材是从大量的筮辞中挑选出来的。周易内容大概就是这样形成的。 易纬乾凿度 孔子曰:“上古之时,人民无别,群物未殊,未有衣食器用之利,伏牺乃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之宜。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易者所以继天地,理人伦,而明王道。是以画八卦,建五气,以立五常之行;象法乾坤,顺阴阳,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度时制宜,作为罔罟,以佃以渔,以瞻民用。于是人民
23、乃治,君亲以尊,臣子以顺,群生和洽,各安其性。” 从内容上,易之为卜筮之书,经历了一个从太卜所掌、王室封君所用,到民间日用的下移过程。其内容对社会生活的涉及面在不断扩展。这是一个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的过程。 从文献编撰角度来看,易之为卜筮之书,有一个从对占辞的记录到有意识的编撰的过程,对每条筮辞来说,有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该过程是对占筮之辞的抽象过程,以便它有更大的适用性,然后还有个具象化还原的过程。 从形制体例来看,又有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从简单的卦画、占断辞到卦名、卦爻辞等逐渐丰富发展。 从卜筮的关系角度看,卜筮并用共存很长一段时间,有一个轻重。短长与先后的问题,其中卜字本义不断虚化与泛化。
24、从先卜后筮到先筮后卜,以致后来发展为卜与筮、占同义。三易之法以其简易而渐趋流行,最终取代繁复的龟卜。 逐渐出现了两条发展道路,即一种从卜筮而来的实用之路,一种专门引用周易卦爻辞来说明道理的哲理之路。正如陈来指出的,“人们对周易的利用,在春秋时代,已经渐渐超出了筮问活动的范围,而是把周易的卦爻辞与其占问分开,使得卦爻体系成为独立的文本体系,而加以称引,以说明、证明某种哲理或法则。”这就是“文王演德”、孔子不占观其徳义之路,区别于用于占筮的方术之路。即所谓秘府之周易用于演德,方术之周易用于占筮。 秘府者,古代称禁中藏图书秘记之所也。前者是人君南面之术,教导上位者王天下之道,向来藏之秘府,并不传布民
25、间。 总之,周易是一部古老的关于宇宙(包括自然与人事全体)变化的充满哲理的哲学著作。我们现在讲读周易,不是把它当做卜筮之书来用,而是把它当做古老的哲学著作和珍贵的历史社会史料,从中了解古代智慧经验与历史社会。无可否认,作为方术的周易在历史中从未消失,一直有着十分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出诸多存在形式,比如六壬、太乙、奇门、遁甲、运气、占候、命理、相法、堪舆、符咒、择吉、杂占、养生术、房中术、杂术等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经、传、学、术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 易经:古代研究、占测宇宙万事万物变易规律的典籍。汉儒列入六经,故称易经。 经有常规不变的意思,汉朝人对儒学尊奉的典籍都称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周易 中国传统文化 修订版 幻灯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