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记录表 2.pdf
《集体备课记录表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记录表 2.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集体备课记录表时间2017年 9 月 6 号地点教导处学科数学年级一至六年级主发言人李延平发言主题备课组工作计划出席人员刘红旗 刘俊仙 李海鱼 李梅明温海枝缺席人员无讨论内容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1) 有计划认真地组织备课组活动, 进行备课分工,认真进行教学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 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2)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必须定时开展活动,并且有活动记录。 注重备课要备人、 备重点。活动主要内容是:(3)作业要本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精选,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讲评、有督促。要倡导教师自己动手, 精心设计编写各种练习题、试卷和复习资料。(4)认真做
2、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认真听足学校要求的课时, 不流于形式,要切实通过听课、评课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全面落实教学质量责任制,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有机会外出听课, 要认真撰写听课体会, 吸收外校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22 页 - - - - - - - - - 2 集体备课记录表时间2017年 9 月 20 号地点教导处学科数学年级三至六年级主发言人刘红
3、旗发言主题百分数应用单元的反思出席人员刘红旗 刘俊仙 李海鱼 李梅明温海枝缺席人员无讨论内容1、百分数应用单元的反思:刚刚学习完百分数的四个应用,结合学生在五年级的学习过的百分数知识,由于这是在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学习百分数,也即是说学生已经把所有的有关百分数的内容进行一次整理,把百分数的知识点与以前学习的倍数、分数也包括在一起。因为倍数、分数、百分数在这里都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就抓住了他们之间的相同点进行了归纳。把整个四类问题归纳为求分率、 已知分率、利息。在整个复习的过程中抓住分率是否知道,来区分求分率还是已知分率,再利找单位“1”的时候,单位“1”的已知还是未知来区分
4、对应分率的寻找的列式的差异。比较前后两个班级的教学, 有这样的一些体会。 在进行整理复习的时候,单纯的采用整理是显然不行的,如何有效地把知识的整理与配套的练习整合起来,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是先练习再让学生发现整理,还是整理之后在进行相应的练习巩固,还是把两种方法组合起来,这样的话又如何解决大量的练习于仅有40 分钟之间的矛盾呢?还有是在进进行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有针对性,明确一道练习的关键的训练点在哪里,练习的深度由该如何把握。 像课堂上采用的两道练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5、- - - - 第 2 页,共 22 页 - - - - - - - - - 3 习题,第一道练习的关键就是体会单位“1”与运算乘除之间的关系,而第二题就是体会关键句与对应分率之间的关系。比较新教材与旧的教材, 发现学生的整体掌握不是很好,记得在旧教材的时候, 在教材的安排上时常会有一些比较整理归类的题目出现, 这样学生通过练习就可以知道如何区分和掌握关键点。 而现在的新课程缺少的就是这样的比较归纳, 为了防止学生套用公式。 数学的完善往往是在比较中发现个体的差异,从而加深影响的, 看来早后面的教学中应该适当的假如这样的数学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辨析能力。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
6、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22 页 - - - - - - - - - 4 集体备课记录表时间2017年 10月 11 号地点教导处学科数学年级三至六年级主发言人李海鱼发言主题圆柱、圆锥教学建议出席人员刘红旗 刘俊仙 李海鱼 李梅明温海枝缺席人员无讨论内容1、我们六年级数学老师围绕圆柱、圆锥这一单元的教学,就下面几个方面展开交流:教学目标:表述要具体、确切,不贪大求全,便于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按教学进程,写出讲授、提问、实验、举例等教师的行为。技能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训练的教学技能是
7、由若干技能要素构成的。对训练的技能应注明其构成要素。这样便于检查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成果,这是训练教师对教学技能的识别、理解和应用能力的一项内容。学生学习行为: 教师能估计到的、 学生在回忆、 观察、回答问题时的预想行为。 对学生行为的预先估计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及时采取应变措施的基础。教学媒体:将需要用的教学媒体, 按顺序注明, 以便准备和使用。时间分配:教学中预计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持续的时间。李延平: 这些数学技能评价单能够全面的反馈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具有通用性, 就圆柱这节课的内容来谈, 我对演示技能评价单较为重视,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演示技能的好坏, 直接取决于
8、这节课的好坏,演示是否有启发性,而并非是直观的演示,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演示, 老师讲解演示和操作演示相结合,逐步由直观演示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模型刘红旗:这些评价单体现了新课程, 新课标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的操作, 能加深概念的理解, 在脑海中能建立起图形的正确表象, 我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 让学生通过把圆柱体模型转换成长方体, 让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底面积和高与圆柱体底面积和高关系从而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22 页
9、 - - - - - - - - - 5 李延平:从练习技能评价单来看, 圆柱体表面积练习题要体现出层次性,要由求用基本的概念公式来解决简单的基本图形习题过渡到解决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实际日常知识题目要体现出层次性和难易度, 评价手段要能够及时的反馈出学生当堂课的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刘俊仙: 在一堂数学课中,教师的各种教学技能的应用,对完成教学任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圆锥体积时, 不是仅单纯地演示用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容器装三次水倒在圆柱体中, 而是在演示前出示了三个圆锥体,分别与圆柱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等高,用这三个圆锥体容器都去装水, 分别倒在圆柱体中, 结果学生不仅清楚地看出当
10、一个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时,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而且能理解为什么要强调 “等底等高”,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2、李梅明老师新旧教材的对比 -圆柱的侧面积、 表面积教学反思今天上了第 12 册国标版的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这节课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求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还要会计算。在老教材中这是分为两课时教学的。我现在把两种教材的不同安排进行了对比。1、老教材第一课时,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教材中介绍了把圆柱沿着高将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而新教材中却提出了这样一个新颖的问题: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展开后是什么形状
11、?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总结下来其实也就是沿着高剪, 但这样安排就更好的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2、老教材第二课时,着重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并进行计算。而新教材紧接着在侧面积教学的基础上, 先出示了例 3,改变了以往先出现表面积的概念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把圆柱展开、 画图、分析、总结出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前者学生是被动学习, 后者变被动为主动, 效果较好。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22 页 - - - - - - -
12、 - - 6 两课时合并成一课时, 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学生掌握情况也较好。 但我总觉得有些地方挖觉得不够,因为时间来不及。记得去年教学这两课时, 时间比较充裕, 我进行了如下的一些拓展。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除了长方形,还可能是什么图形?发现、 创新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在基本知识理解掌握之后,他们对于书本上没有的方式方法有更高的兴奋点与关注点。 学生自己准备的圆柱, 沿高展开后还可能得到正方形, 这是一种特殊现象。 学生自己得出了与书上不一样的结果, 觉得很兴奋。趁着学生发现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思考还可以将圆柱的侧面怎样展开。有的说横着从中间剪一刀, 立刻有人反对说那还是两个圆柱。横剪不行,竖
13、剪过了, 还能怎么剪?同学们犯起了愁。在一阵思考之后有人冒出一句:“斜剪!”“展开之后是什么图形?” 有人猜是三角形,有人说是梯形,有人说平行四边形,带着种种可能同学们又开始给圆柱穿上一层衣服, 然后沿着斜线剪开, 结论不用说, 平行四边形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继续用平行四边形推导侧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斜边?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得出高需要重新做垂线。2、展开之后的图形可以怎样还原成圆柱?数学课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会展开那只是顺向思维,展开后会还原才能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种还原方法, 那平行四边形是否也有两种还原方法?”问题抛
14、出又产生了分歧,很多同学只会按剪开之后的形状还原, 再换个方向竖起来就不行了,总是上下各有两个尖角, 其实这是学生拿平行四边形的方式有问题,让他们把平行四边形的斜边贴到桌子上再还原,这样就有很多人展开了笑脸。“找窍门,怎样不贴到桌子上也能正确还原?” 细心的同学发现只要捏住相邻的两个角就能轻松还原了,一句话角对角。得到结论:只要是平行四边形一定可以围成圆柱。3、我让学生发现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后,为了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我追问: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和一个长方形一定能思围成一个圆柱吗?有的学生说:“不能,只有圆的周长与长方形的长相等才能围成一个圆柱。”也有的学生补充说: “当长方形形的宽等于底面名师
15、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22 页 - - - - - - - - - 7 圆周长也能围成一个圆柱。”于是我总结说:“是呀我们以后要注意,只要长方形的一条边和底面圆周长相等时,才能围成一个圆柱。”通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深入研究, 通过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探讨,同学们打开了探索、创新的思维,知道了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面的内容,应深入探讨, 多方面多角度思考,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下节课我要补上上面没有来得及渗透的内容. 新旧教材的适当对比、研究, 取长补短
16、,对教学的成功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22 页 - - - - - - - - - 8 集体备课记录表4 时间2017年 3 月 8 号地点教导处学科数学年级一至六年级主发言人李海鱼发言主题出席人员刘红旗 刘俊仙 李海鱼 李梅明温海枝缺席人员无讨论内容围绕“比例”和“正反比例”这两单元李梅芝老师提出了以下三点问题:1、“正比例的意义”是一个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性知识。在教学中就直接采用课本中的例题,忽视调动学生的
17、生活经验。如果在这儿能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日常概念,用日常概念来帮助理解数学概念应该有助于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正比例关系”(教学设计中创设师生写字比赛的生活情境等)。2、学生第一次接触正比例,教师不能在简单的引导学生完成书中例 1、例 2 后就急于出示正比例的意义,其实学生根本就没有完成对新知的建构。如果能让学生依靠直接经验,从大量的具体例子出发,主动概括出正比例的本质特征,也许学生的理解要深刻得多,准确得多。在学生充分体验正比例意义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舍得花时间,学生不懂坚决不急于出示概念。3、在讲解了正比例的意义后,在学生还是囫囵吞枣、似懂非懂的时候,教师又忙不迭的给出判断题,人为地进一步造
18、成了学生认识上的混淆。也许在揭示正比例的意义后可以先出一组成正比例的例子,以帮助学生巩固正确的认识,再出示反例以进一步明确认识。围绕这三点问题,我们六年级数学组的老师开展了讨论交流:郭虹:我同意李老师的说法首先我会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会跟学生说,成绩的取得是与平时认真学习成正比的,然后我才进入例题的学习正如作者说的一节课时间不够,下节课我会出大量的习题来进行练习,从而让学生得到知识上的巩固。范斌:正比例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我认为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正如“新课标”指出的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教学例题时,首先设计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如学生从家到学校上学的速度一定
19、,也就是两个数的比值一定,从而得出商一定。又如可以设计1 分钟跳绳80 下 ,2 分钟跳绳160 下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认识到学习比例的重要性。再来学习例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22 页 - - - - - - - - - 9 让学生进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并让学生得出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扩大而扩大,缩小而缩小, 有什么变化规律?以培养学生有规律的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来完成教学任务。何芳:学习正反比例的意义,必须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书
20、本上的给出的三个数量关系式起了很好的铺垫性的作用,我们就可以从这三个数量关系式着手去编写一些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一些应用题,让他们去找规律,发现规律,获得直接经验。进而抽象出正反比例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包莉婷:学习正比例的意义, 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如果在教学中单纯地从书上例题出发进行教学, 我个人认为学生会感觉比较抽象, 因为书上的例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 老师在教学时,可选用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例子引出新知, 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能主动地去学习新知. 在巩固练习时 , 同样利用大量的例题让学生多练 , 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何芳:苏联教育家苏霍姆
21、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学习正比例意义时,学生了解了书上例题后,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自己对正比例的理解,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发言,不及早的对学生的发言下结论,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充分的表达出来,尽管学生观察、归纳的程度不一,但确实符合学生的认知,从中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情况。课堂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的这种探索精神,对理解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 采取不同形式的指导,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达到真正理解正比例意义的教学目的。李梅芝:学习正比例的意义,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
22、来说, 这是一个新概念 ,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 我认为 , 在教学时让学生主动找出和正比例有关的应用题, 再由学生自己去寻找规律, 发现规律 , 从而真正掌握正比例的意义 , 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22 页 - - - - - - - - - 10 集体备课记录表时间2017年 3 月 29 号地点教导处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主发言人温海枝发言主题确定位置教学注意出席人员刘红旗 刘俊仙
23、李海鱼 李梅明温海枝缺席人员无讨论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确定位置 教学注意点:在前面的教材里已经多次教学确定位置的知识。一年级(上册)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年级(上册)用“第几排第几个”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用东、南、西、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二年级(下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向。用方向词描述行走路线。五年级(下册)用“数对” 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本单元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联系已有的方向经验,应用度量角和画角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进一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发展空间观念。本单元是根据标准要求,在小学数学里新增加的教
24、学内容,确定位置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编排三道例题和一个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新的方向知识,学会比较精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还安排一次实际测量为内容的实践活动。 1在已有方向知识的基础上,教学新的确定位置方法。例 1 要用“北偏东 30方向 6 千米处” 表示灯塔 1 相对于轮船的位置。 其中“北偏东30”描述了灯塔1 所在的方向,“北偏东” 是新的方向概念, “6 千米”讲的是灯塔1 离轮船的距离。例题教学的确定位置是方向与距离的复合概念,可分成四步进行教学。第一步呈现一艘轮船向正北方向航行的情境图,让学生看出图中的灯塔1 在轮船的东北方向,灯塔2 在轮船的西北方向
25、,激活已有的方向经验。第二步教学“北偏东”“北偏西”两个方向知识。生活中经常使用东、南、西、北四个主要方向,以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辅助方向。航海时除了使用正东、正南、正西、正北以外还使用北偏东、北偏西或者南偏东、南偏西的方式表示方向。例题结合轮船航行的情境图,指出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方向知识,初步建立两个新方向词的概念。第三步根据情境图上灯塔1 和轮船的连线与正北方向的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体备课记录表 2022 集体 备课 记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