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元合金[收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二元合金[收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二元合金[收 .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篇凝固理论及应用(3、4、5、6 章)第四章二元合金相图与合金凝固(10 学时)4.1 概述虽然纯金属在工业生产上获得了一定的应用,但由于其强度一般都很低, 零件远不能满足各种使用性能的要求,因此工业上广泛采用合金。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采用熔炼、烧结或其它方法制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ex :最广泛的碳钢和铸铁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黄铜是由Cu和 Zn组成的等。 ) 要了解合金具有哪些优良性能, 首先要了解各合金组元彼此相互作用形成哪能些合金相,它们的化学成份及晶体结构如何,再研究合金结晶后各组成相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分布情况, 即其组织状态, 并进一步探讨合金的化学成分、 晶体结构
2、、组织状态和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合金相图正是研究这些规律的有效工具。掌握相图的分析和使用方法, 有助于了解合金的性能, 并根据要求研制新的合金, 在生产实践中, 合金相图可作为制订合金熔炼、铸造及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一、相图相图是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的状态与温度、成分间的关系的图解, 是表示合金系在平衡条件下,在不同温度、 成分下的各相关系的图解, 因此,又称为状态图或平衡图。利用相图,可了解到不同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状态,它存在哪些相,相的成分及相对含量如何,以及在温度变化时的相变过程及组织形成规律。因此,相图可成为研制新材料设计合金成份的依据及强化和加工材料的依据。二元相图的表示方式
3、:合金存在的状态通常由合金的成分、温度和压力三个因素确定, 合金的化学成分变化时, 则合金中所存在的相及相的相对含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样,当温度和压力发生变化时,合金所存在的状态也要发生改变。因此合金的状态可由合金的成分和温度两个因素确定。对于二元系来说, 通常横坐标表示成份, 纵坐标表示温度。 其中的任一点表示一种合金的成份。成份温度坐标平面上的的任一点又叫做表象点。它对应某一成份合金在某一温度下的相组成及相间平衡关系。或说该点代表某一合金在某一温度下所处的状态。合金成份常用重量百分数(wt%)和原子百分数( at%)表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4、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 - - - - - - - - - 纯金属是单元系, 组元数为 1,它们在熔化及凝固过程中共存的平衡相数为2,根据相律,此时自由度0121f。因此,恒压条件下纯金属应在恒温下平衡熔化或凝固。 当温度提高或降低时, 便不再是二相平衡, 而只能是液相或固相单相平衡了,自由度数目的最小值是零, 因此恒压下纯金属只能一相或二相平衡,不可能三相平衡。对于二元合金, c=2,当 f=0 时,P=3。这就是说,二元合金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处于互相平衡共存状态。根据相律,二元合金二相平衡共存时,自由度
5、数目为1。由此可以断定, 当二元合金由一个液相凝固成一个固相,或由一个固相熔化为一个液相时,在恒压条件下平衡熔化或凝固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二、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或测定)方法包括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两种常用热分析法、 金相法分析(膨胀法、磁性法、电阻法、X 射线结构分析法等)。1.首先要配制不同成份的合金2.熔化,测定冷却曲线3.在冷却曲线上面找出临界点(折点、停歇点等)4.在温度与成份的坐标中,将上述临界点描出5.把相同意义的点连接起来表相点:代表某一成份合金在某一温度下组织状态成份垂线:反映某一成份合金从液态至固态的转变过程,即相变过程。任何二组元,均可组成一相图任何相图,均有三种基本类
6、型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 - - - - - - - - - 4.1.1 二元合金相图的表示表象点:该点对应某一成份合金在某一温度下的相组成及相间平衡关系,或者说该点代表某一合金在某一温度下所处的状态。合金成份一般常用重量百分数(wt%)和原子百分数( at%)表示。假设合金的组元为 A 和 B,原子量为 MA和 MB,重量百分数 WA和 WB,原子百分数为 XA和 XB,重量百分数与原子百分数的换算关系为:%10
7、0%100%100%100BBAABBBBBAAAAABBAABBBBBAAAAAMWMWMWXMWMWMWXXMXMXMWXMXMXMW4.1.3 相律相平衡的约束条件;温度、压力、浓度1、相律:表示合金系在平衡条件下,系统的自由度(f)与组元数( c)和平衡相数(p)三者之间关系的定律,可以证明:2pcf自由度:表示合金系在不破坏平衡相数的条件下,可独立改变的影响合金状态的因素数目。通常情况下影响合金状态的因素有压力、温度和合金成份,但在恒压条件下,自由度就减少一个,此时相律可表示为:1pcf而成份变量数取决于合金系的组元数,例如纯钨为单元系, 成份不能变, 无成份变量,单元系的最大自由度
8、为1,即为温度,二元系为2,即温度和一个变量,三元系,应知两个组元的量才可知第三组元的量,故有两个独立变量。2. 相律的作用根据相律可知不同合金中最多的平衡相数若 f=0,则 p=c+1 那么在衡温下,纯金属组元系有l两相平衡,在二元系则有ll三相平衡。根据相律可判断不同相平衡时相图的结构形状例:单相合金存在时,由于Tf0和 X%变化无新相生成和原相消失单元系为 2 二元系为 3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 - - - - - - - - -
9、 保持单相该相可稳定存在于一个成份范围和温度区间,即在二元相图上应有一定面积。4.1.4 杠杆定理在合金的结晶过程中, 随着结晶过程的进行, 合金中各个相的成份以及它们的相对含量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某一具体合金来说, 不但要了解相的成份, 而且还需要了解相的相对含量, (用杠杆定理来解决)杠杆定理是分析相图时重要工具, 可用来确定二相平衡时的两平衡相成份和相的相对量。杠杆定理只适用于二相区。单相区无此必要, 三相区无法确定, 这是由于在三相恒温线上, 三个相可以任何比例相平衡之故。rbarabrbabarWWabrbWabarWll%100%100即:两相的重量比与两线段的长度成反比。杠杆
10、定理证明如下:设合金成份为 X,液相成份 X1,固相成份 X2,合金的重量为 W,液相重量为 WL,固相重量 W ,则下列关系成立:21XWXWWWWWLXL联立方程组,代入可得rbarXXXXWWXXWXXWXWXWXWXWXWXWXWWLLLLLL)(21212121总重量恒变总成份含量恒定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 - - - - - - - - - 4.2 匀晶相图及固溶体合金结晶4.2.1 匀晶相图基本概念1.匀晶转变:由液相结晶出
11、均一固相的过程称为匀晶转变。2.匀晶相图:具有单一的匀晶转变的相图称为匀晶相图。3.两组元在液态下彼此相互溶解,而在固态下也能无限互溶时,会形成完整的二元匀晶相图。匀晶相图是二元系几种基本类型相图之一典型相图是 Cu-Ni 合金相图凸曲线液相线合金冷却时开始出固相的温度加热时,全部变成液相温度凹曲线固相线合金冷却时液相消失温度加热时,开始产生液相的温度三个相区合金成份不同, 结晶开始温度和终止温度也不同,一般随高熔点组元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增高。4.2.2 固溶体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平衡结晶:结晶时冷却速度缓慢,每个阶段都达到热力学上的平衡,则称之为平衡结晶。举例: Cu-Ni 合金t1时开始凝固,
12、11L随温度降低,液相成份沿液相变化,固相成份沿固相线变化。首先析出高熔点组元较多的固相,随冷却过程进行,不断进行着扩散过程,高熔点组元由内向外扩散, 低熔点组元由外沿向内核扩散, 最后得到与液相同成份固溶体。与纯金属相比,固溶体合金结晶有如下特点:固溶体合金结晶同纯金属一样也遵循着形核与核长大规律,不同的是形核时除结构起伏,能量起伏外还要有成份起伏。纯金属凝固是在恒温下, 合金凝固则是在变温条件下进行 (或在一个温度区间)纯金属无成份变化, 固溶体结晶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异类原子的互扩散,发生着溶质在液固两相中的重新分配。合金液中短程规则的原子小集团与纯金属不同,它由异类原子组成, 不仅原子数
13、目、尺寸不同,且原子的比例也不同, 高熔点组元原子较多的原子集团,能量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 - - - - - - - - - 可提供较大的体积自由焓差, 更宜于形核,所以初晶中含有较多的高熔点组元原子,这也是产生选份结晶的原固。 因此,原子小集团尺寸足够大, 小集团内高熔点组元原子多,又能取得形核功的才能成核。4.2.3 固溶体合金的非平衡结晶和枝晶偏析非平衡结晶:偏离平衡条件的结晶过程称之为非平衡结晶。原因:由于冷却快, 结晶过
14、程中溶质与溶剂原子相互扩散不能充分进行,因而固溶体中出现偏析。过冷条件下凝固过程。过冷:合金成份垂线与液相相交时并不立即结晶,而需要冷至更低的温度t1时,才析出 1。成份不均匀, t2温度下,固相成份介于 1-2之间,t4时结晶应结束,但仍有部分未结晶,直至固相线以下t5时才结束。连接 1、2、3、4、5,得固相平均成份线。因此,产生固相成份与固相线偏离。 (一般,冷却速度越大,平均成份线会偏离固相线愈远。)合金系冷至固相线温度时, 结晶不能停止, 还有液相存在, 直至固相平均成份线与成份垂线相交,结晶才停止。这样,匀晶转变产生固溶体成份的不均匀(指内核成份, 外缘成份不均匀),晶内偏析 :晶
15、粒内部先结晶出来的内核含高熔点组元原子多,后结晶外缘含低熔点的组元原子多。这种内部成分不均匀称之为晶内偏析。枝晶偏析:固溶体晶体常以树枝晶方式长大,结果枝干与枝间出现成份不匀, 枝干含高熔点组元多,枝间少,而低熔点组元原子在枝间多,枝干少,转为枝晶偏析。(枝晶偏析是一种微观偏析, 会损害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蚀性。为消除枝间偏析, 可将合金进行扩散退火。)4.2.4 固溶体合金的非平衡结晶与宏观偏析固溶体合金的非平衡结晶不仅造成晶内偏析,而且也造成铸件尺寸范围的宏观偏析。如将图 4-7 中 CO成份合金,置入水平铸型中从左向右顺序凝固,由于铸型的冷却速度不同,则产生不同偏析结果,如图66 页 4-
16、9 所示。为揭示溶质在铸件内分布,需首先了解平衡分配系数和液相中溶质的混合问题。一、平衡分配系数定义:一定温度下,两相平衡时固液两平衡相成份之比即:LSoCCk或说:说两种浓度的比值意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25 页 - - - - - - - - - 1、ok 反映溶质在固液两相中的分配强度1ok即LSCC,固相中溶质小于液相中的,ok 越小,固液两相溶质浓度差越大,液相线与固相线之间水平距离越大,完成溶质重新分配所需输送的溶质量越大。1ok
17、,即LSCC,固相中溶质大于液相中的。ok 越大,两相浓度差越大,两线间水平距离越大。2. ok 反映溶质对合金熔点影响的程度1ok,表明溶质能降低合金的熔点,使液固线下倾,ok 愈小液固线下倾越历害,结晶温度区间越大。1ok,表明溶质能提高合金的熔点,液固线是上扬的,ok 愈大,固相与液相线间隔越大,结晶温度区间愈大。由于结晶过程中溶质在液固两相重新分配,造成溶质在液相中进行重新混合,是产生了不同的宏观偏析的内在根源。二、在固液界面前液相中的溶质混合固溶体顺序凝固时出现一个液固界面,由于合金系1ok,uSCC,表明已凝固相从母相中带走较少溶质原子, 多余的都排入固溶界面前的液相中,于是在固液
18、界面前液相中出现溶质的不均匀性及混合的问题。1.完全混合条件:缓慢冷却且结晶速度很小, 固液界面前液相中的溶质能通过对流、搅拌和扩散的方式,使溶质在液相中可均匀分布。结果:界面前液相中溶质始终保持均匀,且随界面的右移, 溶质浓度均匀的增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25 页 - - - - - - - - - 2.部分混合:边界层内无混合,层外有混合条件:冷却较快,结晶V大,从而在界面前出现层流液体,即边界层,边界层内无混合,层外有混合的情况称为部分
19、混合。结果:界面前的边界层内溶质原子有堆积,但边界层外分布均匀且高于母液成份。3.无混合:边界层内产生溶质的堆积,层外也无溶质的传输。条件:冷却极快,结晶V很大,边界层较厚,层内无对流,产生溶质堆积,层外也无原子传输。结果:界面前边界层液相中聚集了从固相中排入的全部溶质,而边界层外溶质基本不变,保持母液的成份。三、水平铸件中溶质的分布1.在完全混合条件下水平铸件中的溶质分布图见 67 页 4-12 成份为 CO合金,在水平铸型中缓慢冷却条件下,当铸型左端降至t1温度时,固液界面界面推进至I 位置,此时界面平衡为:111koCtCXL,随着温度降至 t2温度,界面推进至位置, 界面新平衡为222
20、koCtCL,这时固相把多余的原子通过界面传给液相, 而液相中的溶质又通过对流, 扩散混合均匀。随着结晶的不断进行, 固液界面不断向右移动, 液相中溶质浓度会愈来愈高,与之相平衡的固相中溶质可达到很高的浓度,使最后凝固的铸件的右端其溶质浓度超过平均浓度的数倍,从而使铸件左端的溶质量很少, 右端产生溶质富集。造成宏观偏析,也即指铸件整体长度范围内的成份不均匀现象。(从而造成左端溶质越来越小,右端越来越多) 。2.部分混合条件下水平铸件中溶质分布图见 68 页,图 4-13 铸型左端冷至 t1时,已凝固长度为X1,同时出现边界层随固相层增多, 边界层中溶质浓度提高排入边界层中溶质不断,由于溶质由固
21、相排入边界层的速度大于边界面层外排出速度所致。边界层中溶质浓度增至CLi时,与之平衡的固相浓度增加为LioCK即:LiosiCKC,边界层浓度越来越高, 最终出现边界层中液体的溶质浓度与层外液体的溶质浓度保持同步增长, 溶质由固相边界层排放速度等于边界层向层外液体排出速度的稳定状态。此时LBLiCC为一常数这时,凝固开始进入稳定状态,这一阶段称为初始过渡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25 页 - - - - - - - - - 即:初始过渡区建立后,
22、 固相中溶质量将均匀而缓慢的稳定增长,其溶质分布方程为:LBsieKOeSCCKLZCKCe11有效分配系数边界层的溶质富集总是存在的,故采用eKBLSOOOeCCDrKKKK度此时余下液体的平均浓处的浓度结晶过程中固体在相界2exp1i当 R 很大, D 很小,0expDR,则, 1Ke溶质无混合ii当 R 很小, D 很大,边界层层流液体时,1expDR,则,OKKe完全混合iii若, 1eoKK,液体中溶质部分混合。3.无混合时水平铸件中的溶质分布水平铸型快冷时, 其结晶速度很大, 随固液界面向右移动, 边界层中溶质会迅速增长,因为无混合, 溶质不能向边界层外液体中传输,从而其边界层内溶
23、质达到很高浓度, 那么与之相平衡的固相中溶质浓度迅速提高,这时溶质原子只能借助于浓度梯度的作用来传输原子,但由于V扩快,边界层中越来越富集原子,浓度梯度越来越大,V扩也随之加快。当固液界面前,边界层中液体的浓度达到ooLiKCC时,LiC为恒值的稳定状态,而与之相平衡的固相成份恒保持CO,此后固液界面推动成份不变的层流液体移动,而固体保持CO成份。当固液界面近右侧时, 含有高溶质的剩余液体, 凝成溶质浓度高的固相, 其溶质分布:OOsCLZCC11)1 (1小结:液固界面前液体中溶质混合得越好,其偏析愈严重, 水平棒左右的成份差别越大。 在无混合条件下, 棒的中段不产生任何偏析, 工业上利用区
24、域熔炼的方法匀化合金。 当冷至某温度时,相界面处液相的成分达到ookC,固相成分达到oC ,此时从固相中排到相界面上的溶质原子数恰好等于扩散离开相界面的溶质原子数, 即达到了稳定态, 此时固相成分保持原合金成分oC ,界面处的液相成分保持ookC,由于扩散的很慢,远离相界面的液体成份仍保持oC ,如(C)所示,此后结晶的那一小部分晶体,其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25 页 - - - - - - - - - 度往较合金的浓度高许多,溶质浓度在整个晶
25、体的分布曲线。4.2.5 固溶体合金的成份过冷与晶体形态一、成份过冷:对于纯金属结晶, 温度梯度为正值, 则界面以平面状长大, 若为负值时则为树枝状长大,但对于固溶体,即使为正温度梯度也会出现树枝晶及胞状组织,原因如下:温热过冷:纯金属凝固时理论结晶温度不变, 过冷度仅决定于实际温度分布,称为之(由实际温度分布决定)成份过冷: 合金凝固时, 由于液相中溶质变化使合金熔点随之变化,从而引起的过冷称为之(它是由变化着的合金熔点与实际温度分布两个因素来决定。 )图示见( 69 页,图 4-15)该图例中溶质在液相中是无混合的。二、产生成份过冷的临界条件当TTL时,则会得到成份过冷的临界条件LT ,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二元合金收 2022 二元 合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