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pdf
《2022年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教育- 可编辑 -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学习时应把握以下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创造与实现。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9、认识论3) (共 30 条原理)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 8 条原理)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 【原理内容】 :辩
2、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3、 【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3、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1、 【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3、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1、 【原理内容】 :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意识具有计划性、目的性、主
4、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 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2、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 【反对】:反对否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
5、) 【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2)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6、- - - - 精品教育- 可编辑 -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 【原理内容】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2、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
7、界, 造福于人类。3、 【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2、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
8、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3、 【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七、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1、 【原理内容】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2、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3、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八、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
9、理1、 【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 【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6、发展 4、矛盾
10、 7+创新 2) (共 19 原理)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 发展、 矛盾。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 发展的、 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I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5 条原理)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制
11、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精品教育- 可编辑 - 2、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3、
12、 【反对】: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1、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2、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 【反对】: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1、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
13、样的。2、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3、 【反对】: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整体和部分在
1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 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2、 【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
15、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3、 【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的做法;又要反对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做法。五、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系统优化方法)1、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 【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
16、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3、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II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3 条原理)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 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17、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精品教育- 可编辑 - 2、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3、 【反对】: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重点掌握】1、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
18、趋势。2、 【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3、 【反对】:既要反对把事物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重点掌握】1、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主为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
19、循环,不断前进。2、 【方法论】: (1)我们在任何事物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简而言之,即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3、 【反对】: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优柔寡断,畏缩不前。III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7 条原理)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1、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
20、个方面,这两个方法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2、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3、 【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
21、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1、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 【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3、 【反对】:反对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2022 哲学原理 方法论 归纳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