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成都市 2016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为第A卷和第 B卷, A卷满分 100 分,B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在作答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 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A卷(共 100 分)第卷(选择题,共
2、24 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 分,共 12 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恻隐( c)执拗(ni )忧心忡忡(ch ng) B剽悍( pi o)黄晕(y n)鲜为人知( xi n) C挑衅(x n)屏息( b ng) 如坐针毡(zh n) D溅落( ji n)憔悴(cu)跋山涉水( b)【答案】 B 【解析】黄晕(y n)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起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谶语,原野上怪涎的风。 B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都变得焦燥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似乎大难凌头。 C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也划不动了,鬼子们紧紧追了上来。 D历史,现
3、实,在雨中溶合了变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答案】 C 【解析】 A 带着 - 戴着怪涎 - 怪诞 B 焦燥 - 焦躁大难凌头 - 大难临头 D 溶合 - 融合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答案】 B 【解析】洗耳恭听:指做好准备用心地聆听别人说的话,对自己有很大的帮
4、助。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指专心地听。 多用作虚心听人说的客气话,现也可用作讽刺或诙谐语。此处不合语境。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 左右。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 岁生日。【答案】 A 【解析】 B 项“素质改善”搭配不当,C 项“大约左右”重复,D 项“避免不再发生”否定不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5、-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 题。五柳先生传【东晋】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
6、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亦不详其姓字详:详细 B 造饮辄尽造:到C曾不吝情去留去:离开 D 不戚戚于贫贱戚戚:忧愁的样子【答案】 A 【解析】详:了解,知道。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以为号焉不以物喜B亲旧知其如此其真无马邪C既醉而退学而不思则罔D无怀氏之民欤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答案】 D 【解析】 A项“介词,用 / 介词,因为,由于” ;B项“代词,他 / 语气助词,增强反问语气”;C项“表承接,然后,就/ 标转折,却”。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好读书,不求甚
7、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A (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B (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C (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D (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新奇得忘记了吃饭。【答案】 B 【解析】理解句中重要词汇:“不求甚解”原文中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理解领会。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
8、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愿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B五柳先生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读书、饮酒、著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C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D本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
9、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答案】 D 【解析】“性嗜酒”“期在必醉” ,展示了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第卷(其他类型题,共76 分)三、默写(共6 分)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 (2 分),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答案】温故而知新只有香如故留取丹心照汗青(2)请在刘禹锡的秋词和杜牧的泊秦淮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10、4 分)【答案】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四、现代文阅读(共10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0-12 题。猴年说猴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对猴似乎并不陌生。在中国,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 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如猴形,下身似蝉状,被考证为人类早期的辟邪饰物。据史料记载,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同时,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
11、,排名第九,称为“申猴”。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呢?一是猴有“封侯”之兆。“猴”与“侯”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在民间吉祥图案上,这样的“期盼”随处可见: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表达“封侯挂印”的寄托;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就有了“辈辈封侯”的寓意。二是猴能觉察、预防马疾,是马的守护神。猴被称为“避马瘟”即由此而来。妇孺皆知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曾经当过“弼马温”。直到今天,中国云贵高原上,当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带一只猴同行。古往今来, 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文学中有猴, 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猴, 工艺作品中也有猴,一
12、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猴的喜爱心理。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猴,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民间盛行的猴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爱。在各类工艺品中, 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认识,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护娃猴” 、南阳的“猴加官” 、北京的“毛猴”由此可见,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猴。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选文略有删改)10围绕“中国人对猴的喜爱”,文章介绍了哪三
13、个方面的内容?(3 分)【答案】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猴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解析】本题考察对阅读材料信息筛选能力,只要注意把握归纳信息中心句即可解答。11举例子是文章主要的什么方法,第段划线处的四个例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的写出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使文章更有说服力。1
14、2文章题目是“猴年说猴”,却没有介绍有关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否恰当?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3 分)【答案】 不恰当。 因为这篇说明文主要说明了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 是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说明阐述的。而猴的种类、 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不是人们喜欢猴的根本原因,与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关系不紧密,所以不恰当。五、作文( 60 分)13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15、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60 分)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解析】参看评分标准B卷(共 50 分)一、诗歌鉴赏(共4 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 题。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注】窅( y o)然:远去的样子。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2 分)【答案】诗人的回答是笑而不答。“笑而不答” ,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 “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
16、碧山”的问题,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的时候,诗人觉得此处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 此时的心情是很安适恬淡的, 神态悠然自得身处幽居碧山,心里一片轻松坦然,对于诗人来说, 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2 分)A无可奈何花落去 B风住尘香花已尽 C簌簌衣中落枣花【答案】 C 【解析】“簌簌衣中落枣花”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桃花流水窅然去”这句诗描绘了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诗人把它当作一种令人神往的美,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之美,表达的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簌簌衣中
17、落枣花”句,枣花纷纷飘舞,飞落在词人的衣襟之上,词人甚至听到了它们飘落之时的簌簌声, 细小轻微的枣花轻轻飘落的声音,词人都能听到, 足见词人此时的安适与陶醉,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喜爱。二、文言文阅读(共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 题。养竹记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 - - - - - - - - - 【唐】白居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贞元十九
18、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 “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 ”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 ,书于亭之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2022 四川省 成都市 高中 阶段 教育 学校 统一 招生 考试 语文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