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pdf
《2022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语文课进行美育不是外加的,教师应该有意识、有计划地将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像艺术创作一样,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使语文课诸任务融合一起,成为有机的统一体,使教学本身也能给人以“ 美的享受 ” 。如何将美育任务渗透并融化到语文教学中去呢?一、必须通过形象思维的途径美育是以鲜明的蕴藏着人生真理的形象和强烈的情感,来感染人和教育人的。美和形象始终是凝结在一道的多离开了具体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审美教育必须通过形象思维的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导之入境。好的文学作品都有着优美的境界。王国维说:“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 ” 境界就是作家描
2、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一般来说进行自然美、社会美、情感美方面的教育,都首先要引入意境,不入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也就谈不上鉴别和表达了。怎样导之入境呢?教师可凭借视听工具提供有关的音乐形象和图画形象使学生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进而理解教师的语言形象;或者凭自己的范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意境, 全身心地进入作品中,深深受到感染和激动;更多的是依靠分析作品描绘的生活画面和形象。 意境的创造依赖于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把作者描绘的形象再现出来,“ 状难写之景 ” 于学生面前,将“ 不尽之意 ” 适当发挥。教师要通过准确的语言、贴切的比喻助之以手势
3、、表情,形象地、富有情趣地、绘声绘色地再现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把学生带进文章的境界中去。当然 “ 导” 的手段还很多,具体运用起来也是很灵活的。如讲授荷塘月色一课,可采用多种手段 “ 导之入境 ” 。一开始,教师范读,要求学生闭目静听,把学生引进课文意境;又可配合教材选读一组有关写月、月色、 赏月的古今名家诗词散文作补充教材;还可组织一次静夜赏月活动,赏月时,让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等中外名曲。试想,此情此景,学生的心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到的是一次多么生动的感情的净化。(二)动之以情。语文教学必须运用感情的力量。人们常说,语文教学影响学生心灵,应该像春雨那样“ 润物细无声 ” ,
4、这个 “ 润” ,靠的就是情感。美感美感,关键是感。课堂上教师应抓住时机,在情感的关键处点拨、诱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都德笔下的最后一课,就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例子。这一课,连班上最不用功的调皮蛋小弗郎士也安静地坐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讲,而且听懂了。 原因之一, 就是韩麦尔老师倾吐的真情, 造成了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影响了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可见,老师的情感活动在情感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三)启发想象。别林斯基说: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文艺欣赏不能只是消极地享受,必须充分调动欣赏者的生活积累,美感经验, 发挥欣赏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对作品的形象给以补充和
5、丰富。在语文教学中, 就要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画面来“ 想象、补充、增加 ” 作品所提供的“ 画面、形象姿态、特征” 。让具体形象在头脑中“ 活” 起来。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这都是审美教育所必需的。如井冈翠竹中,五百里林海,郁郁苍苍,重重叠叠。山路上走来的两位提竹筒的老表, 让人想起了红军的硝盐罐和竹筒饭,这是从具体事物展开的想象。桃花源记 描绘的桃源胜景是推测想象。这种推测, 虽是虚幻的, 但活画出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6、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又如契诃夫塑造的别里科夫,把他叫做“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系列描写,是比拟想象。阅读时,就要启发学生通过比拟想象掌握这个典型。在教学中,还要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作品的形象加以补充、发挥。如琵琶行中描写的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境界,就需要学生去领会,让他们去补充想象:究竟这无声中包含了多少的幽愁暗恨。启发学生补充想象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由教师提示,或示范。另一种方式是在学生创造想象被挑动的时刻,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提一个问题,作一个表情,或者做一个手势,引导联想,设置悬念,唤起学生的想象。如教梁生宝买稻种一课,
7、可让学生设想:假如你是梁生宝,怎样去买稻种?假如你碰见了梁生宝,他是什么样呢,会同他谈些什么呢?假设想象,有一种移植作用,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其情。现实生活是想象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活积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积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阅读,学习作家如何观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多要鼓励创新鼓励 “ 立异 ” 。那种硬要把学生的思路纳入教师的轨道的做法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当然,这个 “ 异” ,应该是美的、好的、正确的、健康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必须考虑要求他们以什么思想境界,用什么立场观点去想象,这非常重要。有美好的心灵,才有美好的想
8、象;引导学生美好的想象,在于铸造他们美好的心灵。语文课进行美育,应利用教材中美的因素,尽量诱导学生去开拓想象的天地,使想象的境界得到某种程度的升华。以上所述,是通过形象思维的途径,对青少年进行美的熏陶。其感召力往往胜过说理的力量总之,在讲授语文课时,切忌运用政治图解的办法,或单纯作基础工具来讲,必须抓住形象性、感染性两大特点,从语言因素着手,从动之以情入口。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语文课适于进行美育的特长。二、组织教学过程要尽可能体现审美过程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 美育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融化于全过程。教学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审美过程也是有阶段性的。它们都必须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由已知到未知。
9、 前面已说到,教学过程与审美过程在各阶段都有相共的特点,因此两者是可以协调步伐的。一般来说,语文教学的程序,可分做“ 预习 -整理一总结、深究和练习-发展与应用 ” 四个阶段。预习性阅读阶段,就是对美的感知阶段。这一阶段要创造出适合于欣赏的课堂情境,并运用形象直观的手段,使学生获得美好的第一印象,产生审美的兴趣。如教荷塘月色一课,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生动地创造课堂情境,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学习描写荷花的古诗,一唱三叹造出气氛,然后,教师用深情的语言,介绍作者及这篇散文的成就,再次震动学生的心弦,并用设问造成悬念:“ 它美在什么地方呢?” 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将他们带到课文中去。 接着,教师又简要地
10、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把握感情的基调并通过范读以声传情,再让学生自读,体味作者波澜曲折的思想感情。这一切,都是为了熟悉课文,获得一个总的印象,初步感知它的美。在整理阶段,通过讲、读、议等一连串教学活动,由预习性阅读推进到理解性阅读。这阶段的审美要求,就要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美点,认识作品所表现的各种美的属性、程度和关系。这时,要带领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之中,变“ 此情此景 ” 为“ 我情我景 ” ,在美的天地里张开想象的翅膀,以教师的描述、分析、启发作向导,探幽访胜。仍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师通过画面教学,让学生置身于荷塘之上,月色之中,领略作品的意境美;在关键词句的咀嚼品味中,让学
11、生体味这篇散文语言的形象性、丰富性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音乐性,领略其语言之美;通过作品经纬交织、情景交融等艺术特点的分析,认识其构思之美。这个阶段是阅读教学中最花力气的,由此而完成审美活动的第一个飞跃。在总结阶段,应当启发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对美作出评价。换句话说,就是要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上去,让学生从个性化的形象中看到生活的本质,从而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美感。当学生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2022 如何 语文 教学 渗透 美育
限制150内